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2006,33(1):I0002-I0002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创业和全面发展阶段,真正形成了市场化运作的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体系,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和主要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主要产品年产量达到40万台以上,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迅速发展,为工程机械关键基础零部件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保证。纵观工程机械主机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关键基础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可靠性有很大关系,然而国内关键基础零部件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产品的可靠性方面差距更大,这成为制约我国工程机械主机发展的瓶颈。国内关键零部件企业如何与主机企业一起合作,从研发、试验、制造环节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液压缸为例借以探讨促进我国关键基础零部件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工具技术》2006,40(1):43-43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创业和全面发展阶段,真正形成了市场化运作的工程机械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体系,已成为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和主要市场之一。年销售额规模位居世界第三,主要产品年产量达到40万台以上,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取得了突发猛进的进展。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已能生产国际国内工程建设所需的18大类,350个小类,近5000个规格品种的工程机械产品;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近1000家;2008年,全行业工程机械销售额已达2773亿元;利润195亿元;  相似文献   

5.
经过5年时间发展,"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评选活动已经成为业内人士交流和把握行业技术、产品和市场脉搏的最佳平台。2011年3月,大幕揭起,大腕云集,又一次聚会,又是一次行业把脉。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虽然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增速同比将会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17%左右的增速。到2015年,预计全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9 000亿元,出口将超过200亿美元。未来5年,将是中国由工程机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产品、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及时归纳、梳理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脉络,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尤为重要。"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评选活动,无论是在记录行业发展足迹,还是在推动行业进步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数干家,产品18大类,门类齐全、开发和制造能力较强的独立行业。在主要产品的年产量达40万台(套),居世界第二。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工程机械保有量已达200余万台,并且仍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总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装载机和挖掘机产量均为世界第一,随着年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工程机械已成为继汽车之后的又一燃油消耗主体,能量利用率已成为评价工程机械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针对影响工程机械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从提高元器件效率、降低液压系统能耗、动势能的回收再利用、动力匹配和混合动力技术方面,介绍了降低工程机械能耗的主要技术进展和新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对我国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开发新的节能产品,探索、研究新的节能理论和方法,开发新型节能元件提供有益的启发,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工程机械的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工程机械行业成为我国工业发展较快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面临市场格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重大挑战。液压件是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8日上午,广西柳工"小机器·大舞台"——开拓之旅2011年全国巡演启动仪式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拉开帷幕。近年来,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大有向小型化与大型化两极发展的趋势。在江苏柳工,滑移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小型装载机等小型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极大丰富了柳工的产品线,填补了柳工甚至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在此领域的空白,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卓越的工程机械产品,江苏柳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小型工程机械研发和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国另入WTO对工程机械带来的正反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国产工程机械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要差距;对如何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建议从行业结构、产品开发、产品质量、营销策略及网络建设、产品出口等方面着手,尽快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