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自行改进的集中约束平板法测试系统,研究了粉煤灰、矿渣微粉及硅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出现塑性裂缝的初始开裂时间、24h内最大裂缝宽度和裂缝总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能有效抑制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的塑性开裂,推迟裂缝出现的初始开裂时间,减小最大裂缝宽度和裂缝总面积;矿渣微粉的掺入在低掺量下对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的塑性开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高掺量下有增大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塑性开裂的趋势;硅灰的掺入加剧了低水胶比高强混凝土的塑性开裂,表现为出现塑性裂缝的初始开裂时间提前和裂缝总面积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现象,为了促进矿物掺合料的工程应用,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减少混凝土早期裂缝,试验采用"弯起钢板约束的平板试验装置"研究了粉煤灰、矿渣两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性、泌水性和塑性收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和矿渣均可抑制裂缝的出现,试验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小于20%,矿渣掺量为40%时,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相似文献   

3.
采用平板试验法研究水胶比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塑性收缩面积随水胶比的提高而增大;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裂缝的最大宽度均明显下降,当粉煤灰掺量达到25%时,试件开裂等级为Ⅲ级。  相似文献   

4.
采用广东省地方原材料,研究了双掺粉煤灰和矿渣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矿渣微粉和粉煤灰会导致自密实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下降,粉煤灰和矿渣微粉总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在同样胶凝材料组成条件下,为达到相同的强度等级,自密实混凝土需采用较普通泵送混凝土更低的水胶比。  相似文献   

5.
矿渣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川  杨长辉  吴芳  陈科 《混凝土》2002,(11):45-48
在试验室控制环境条件下研究了矿渣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在4000cm^2/g左右的矿渣掺入混凝土后对塑性收缩裂缝影响不明显,水胶比在0.36及以上时,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在塑性阶段较易开裂,水胶比在0.36以下时,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后对塑性收缩裂缝具有抑制作用,试验同时测试了新拌混凝土的水分损失。  相似文献   

6.
曾国东  周敏  杨腾宇  邱冰 《混凝土》2020,(3):105-107,116
针对高胶凝材料用量泵送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现象普遍存在并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衰减的问题,进行了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影响效果比对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石粉、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早期塑性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合料品种、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性能影响差异显著,15%~20%掺量的粉煤灰或15%掺量的花岗岩石粉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掺量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混凝土在碧海尚城大体积底板工程的浇筑。利用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掺量矿渣微粉与粉煤灰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剑  张金运 《山东建材》2005,26(1):57-59
介绍了大掺量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混凝土在浮山所大体积底板工程的浇筑。利用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和火山灰效应.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不等量的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对双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矿渣微粉和粉煤灰在普通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试验表明,随着矿渣微粉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7 d强度指标有降低趋势,但90 d强度增长相对较快,适宜掺量可达到3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柳州台泥二期矿渣微粉工程实例,浅谈泵送混凝土应用的质量控制,说明运用粉煤灰、矿渣双掺与复合外加剂等新工艺、新方法可实现泵送混凝土在筒仓滑模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水灰比、胶集比及水泥浆量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拌混凝土浇注成形后在模拟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固定单方混凝土用水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较低和较高水灰比混凝土拌合物在塑性阶段不易开裂,而中间某一水灰比时对应的裂缝面积最大;这一最大裂缝面积对应的中间水灰比为0.4或0.45左右。胶集比或水泥浆量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与水灰比的情况相似。水分蒸发速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对新拌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面积和水分蒸发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和集料用量一定的的条件下,在0.35-0.65范围内,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分蒸发速率随水灰比的增加而增大;混凝土塑性收缩面积最大值对应的水灰比约为0.5,当水灰比小于0.5时,混凝土塑性收缩面积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增大,当水灰比大于0.5时,混凝土塑性收缩面积随水灰比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采用自行研制的水泥砂浆塑性收缩应力测试装置和非接触式测长装置,分别研究了低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应力和塑性收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砂浆的最大塑性收缩力约为28.5 N,最大塑性收缩开裂应力约为0.003 2 MPa;未经改性处理的聚丙烯纤维对水泥砂浆塑性收缩应力影响较小,塑性减裂作用较小,而改性聚丙烯纤维可使其塑性减裂作用明显增加;水泥砂浆的塑性收缩率约为3 600微应变,该数值明显大于水泥基材料硬化后的干燥收缩率;PP纤维对混凝土坍落度及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在使用时可主要关注其对水泥基材料的塑性减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橡胶砂浆收缩开裂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平板法及圆环法测试研究了不同代砂率的橡胶砂浆在塑性阶段及硬化早期阶段的收缩开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砂浆具有较好的抗塑性收缩开裂和抗硬化早期干缩开裂性能,在砂完全被橡胶颗粒代替时,橡胶砂浆不产生可见的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采用不同工艺制作的3种不同几何形态的聚丙烯纤维在不同掺量情况下对水泥基材料抗塑性干缩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聚丙烯纤维几何形态对抗塑性干缩开裂性能有明显影响,拉丝PP纤维效果最好,膜裂ⅡPP纤维次之,膜裂ⅠPP纤维最差;(2)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抗塑性干缩开裂性能也有较大影响.随纤维掺量增大,抗塑性干缩开裂性能随之增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当拉丝PP纤维掺量(体积分数)≥0.10%时,可使水泥砂浆免于塑性干缩开裂.另外,对纤维阻止塑性干缩开裂的机理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普通纤维混凝土因可泵送性差很少用于索塔锚固区。采用多重复合技术,优选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并研究了各配合比的泵送性能;模拟干热环境,对优选的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钢锚箱锚固区专用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HPSFRC)进行了塑性收缩试验;研究了纤维掺量和减缩剂对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优化的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2h内泵送性能优良。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塑性收缩的开裂总面积下降,混凝土的抗裂等级提高。当钢纤维的体积掺量为0.8%时,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自由干燥90d的收缩值同高性能混凝土相比下降了50%;有约束的干燥收缩66d试验环未见开裂,从而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风湿,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同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相比,钢纤维的加入也改善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劈拉强度提高了近30%。试验结果还表明,纤维体积率为0.6%的钢纤维与减缩剂复合后,对抑制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和碳纤维(CBF)及其混杂后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抗塑性收缩开裂性能及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碳纤维及其混杂使用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及干燥收缩都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大小不同。单独使用纤维时,聚丙烯纤维抑制早期塑性收缩开裂效果优于碳纤维,而碳纤维抑制干燥收缩的效果优于聚丙烯纤维。混杂使用纤维时,存在纤维之间的搭配优势,当两种纤维按体积比1∶1混杂使用时,纤维总用量为0.2 Vol.%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早期塑性收缩性能最好,其抑制干缩的效果也较好。为了同时抑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塑性收缩和长期干燥收缩,试验所用纤维采用纤维总用量为0.2 Vol.%,聚丙烯纤维和碳纤维以体积比为1∶1的混杂使用最佳。  相似文献   

18.
刘慧明  陈淇 《山西建筑》2009,35(15):116-117
对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形成机理和产生原因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裂缝的预防及处理方法,以促进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研究,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水泥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及聚丙烯纤维阻裂增韧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亢景付 《混凝土》2003,(1):10-12
本文介绍了水泥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的发展过程,约束状态下塑性收缩变形及收缩应力的量测方法,聚丙烯纤维的尺寸和掺量对改善塑性收缩裂缝的影响,并尝试着对聚丙烯纤维阻裂增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某框架-剪力墙结构商办楼梁板产生的大量裂缝等质量问题,通过工程调查和现场质量抽检,根据裂缝分布特征并结合原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剖析裂缝产生原因,指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裂缝进行了有效的处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