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结构匀质、高强、施工速度快,在桥梁设计中大量应用,由于桥梁受到大量车辆冲击及地震威胁,做好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过去多年的钢结构设计工作经验分析,着重探讨了在如何做好钢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高层钢结构抗风抗震控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综合了高层钢结构抗风抗震控制的发展。阐述了高层钢结构水平位移指标设计限值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指出了现代控制技术对高层钢结构风振舒适度控制及外伸臂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水平位移指标控制的实现。阐明了TMD/TLD及主动控制对高层钢结构抗风抗震控制的现实意义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瑞斌  王伟 《工程力学》2023,40(2):179-189
对为了实现分层装配柔性支撑钢结构体系的损伤控制行为,在建立结构体系损伤控制阶段的能量系数抗震需求指标概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能量系数的考虑抗震需求参数概率模型的抗震设计方法与评估流程。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三层分层装配柔性支撑钢结构体系对所提出的设计与评估流程进行演示说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文提出的抗震设计与评估流程所设计的结构能够实现损伤控制的性能目标,即损伤集中在易于更换的柔性支撑中,主框架保持弹性,从而使结构震后没有明显的残余变形。并进一步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范适  李硕 《硅谷》2010,(10):165-165
一个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与坏与结构设计有很大的关系,按各种建筑结构的不同(如钢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或砖混结构),分别阐述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有了长足进步,多种新的抗震设计思路和方法涌现出来,特别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受到地震工程界的关注。对目前主要使用和研究的几种抗震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特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由钢结构柱的强度和整体验算的相关公式知,双向水平地震对钢柱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本文推导了钢柱双向水平地震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效应的组合方法,并选择单层工业厂房,多层和高层框架作为钢结构的典型结构样本,通过各类场地的32组强震双向水平地面运动记录关于常用截面形式钢柱的随机试验结果,对钢柱双向水平地震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效应的组合参数进行了估计,最后本文给出了钢结构柱抗震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桥梁工程抗震的研究问题是当今热点问题,在分析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基础上,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原则,最后对于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地震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的改变以及多阶段设计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地震越来越频繁地在世界各地发生,现代桥梁建筑的抗震性能的设计问题也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桥梁建筑工程是交通网络的关键要素,因此桥梁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达到桥梁合理的抗震性能,桥梁结构设计师应通过以往的工程项目以及地震灾害等经验所获得的正确的基本设计原则及设计思想,从而可以更好地解决桥梁建筑结构上、材料以及方案上的问题,这也是桥梁抗震概念设计的精髓所在。桥梁合理的抗震设计就是使桥梁的抗震结构在强度、刚度以及延性上有最佳的组合,从而可以有效而又经济地达到抗震的目标。本文便从桥梁受到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上、桥梁抗震设计的设计原则上以及桥梁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三方面对桥梁的抗震进行探讨,从而详细地分析了现代桥梁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9.
王军 《硅谷》2010,(24)
首先介绍国内外的主要地震和桥梁震害,对国内外桥梁抗震加固常用方法进行概括,介绍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抗震设计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些年来地震越来越频繁的在世界各地发生,现代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逐渐成为广大人们群众所关注的重点,当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好了,居住的居民才能住的安心、放心,因此现代住宅建筑的抗震设计也逐步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工作,本文便通过对现代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设计的常见问题以及提高现代建筑抗震性能的改善措施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详细的分析了现代住宅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多层砖混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抗震资料和作者工程经验,就抗震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以保证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单层轻型钢结构厂房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注重概念设计、控制侧移刚度比、使结构体系合理等。合理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层钢结构建筑TLD地震反应控制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给出了TLD-钢结构系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导出了TLD-钢结构系统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分析了模态参与系数的影响。给出了TLD-钢结构系统抗震设计步骤及水箱调谐设计算例。  相似文献   

16.
低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住宅在地震区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并与传统钢框架结构比较,得出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更优的结论,同时对该结构组合墙体的抗剪性能进行了分析,根据墙体覆面板和龙骨共同承担水平荷载的特性,建议在抗震设计中,将结构抗侧力构件设计成两道防线抵御地震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要求的分析,从底部框架抗震墙设计、过渡层设计出发,给出了抗震设计中应加强的几个方面,如:概念设计的关键问题、合理的柱网布置等,从而增强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柯长华说,本次地震的发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应该结合我国的经济实力适当地提高部分城市的设防标准,尤其是对于医院、体育馆、学校等重要设施和人员密集的建筑,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是必要的。和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抗震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不算落后,只不过抗震设防标准略有不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相对偏低,而且美国在较高建筑中普遍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结构。  相似文献   

19.
王伟  王明兴 《振动与冲击》2014,33(21):13-20
介绍了铸钢件在钢结构体系尤其是梁柱框架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基于利用节点域稳定塑性耗能的理念提出一种适用于方(矩)形钢管柱-H形梁框架连接的铸钢模块化节点型式及其设计方法。对铸钢模块化节点和传统焊接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和循环往复加载非线性有限元模拟,并引入断裂指数对节点在塑性大变形条件下发生延性断裂的倾向大小作出评价。从刚度、承载力、延性、耗能能力、耗能机制、塑性变形模式等多角度分析论证了铸钢模块化节点不同于传统焊接节点的性能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新型铸钢模块化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传统焊接节点,可以在不损失延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抗震钢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关系重大,首先探讨了抗震概念.构造及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影响建筑物抗震效果的主要因素,指出了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最后,提到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