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竹叶黄酮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和食用历史.竹叶黄酮是竹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本文综述了竹叶黄酮的结构与分析方法、分离方法、生理活性以及应用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竹叶黄酮的生理功能及提取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竹叶黄酮是竹叶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医疗功效。现对竹叶黄酮的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提取工艺及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以竹叶黄酮为主,与决明子、柚子汁等不同成分优化组合,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和降脂功能的竹叶黄酮复方产品。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根据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组,口服灌胃。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竹叶黄酮复方片(复方Ⅰ:竹叶黄酮、决明子、柚子汁和维生素C棕榈酸酯复配;复方Ⅱ:竹叶黄酮、决明子和柚子汁复配)和竹叶黄酮单方片,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实验结束后检测实验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血清总抗氧化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肝脏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药物干预6周后,竹叶黄酮复方Ⅰ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的TC、TG、LDL—C水平,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的脂肪沉积和变性状况;与高脂模型组比,竹叶黄酮复方Ⅰ和Ⅱ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血清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优于竹叶黄酮单方实验组;此外,竹叶黄酮复方Ⅰ降低实验大鼠肝脏MDA水平的作用极显著(P〈0.01),竹叶黄酮复方Ⅱ作用显著(P〈0.05)。结论竹叶黄酮与决明子和柚子汁复配,并添加维生素C棕榈酸酯后降脂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生物利用度提高,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突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技术,从竹叶中同步提取黄酮和茶多酚活性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取竹叶黄酮和茶多酚的最优化工艺。结果表明,竹叶粉与60%乙醇按料液比1∶20胶磨匀质、电场强度22k V/cm、脉冲数为9的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黄酮提取率达到2.49%,茶多酚提取率可达1.26%。该工艺可有效地从竹叶中联合提取黄酮和茶多酚。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压脉冲电场协同酶法技术从竹叶中综合提取竹叶黄酮、茶多酚和竹叶多糖三种活性成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法水提多糖、高压脉冲电场技术提取竹叶黄酮和茶多酚的最优化工艺。结果在复合酶浓度为0.8%,温度55℃,pH 5.0,酶解80 min的条件下,竹叶多糖提取率为3.47%,提取多糖后的滤渣与60%乙醇按料液比1∶20匀质,在电场强度22 kV/cm,脉冲数为9的条件下进行高压脉冲电场提取,黄酮提取率达到2.49%,茶多酚提取率可达1.26%。该工艺可有效地从竹叶中联合提取黄酮、茶多酚和多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及协同效应。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加和法研究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与维生素C和芦丁复配物的协同作用。结果: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3,0.062 mg/mL,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与维生素C或芦丁组成的复配物抗氧化活性高,且在复配比例为1∶1时抗氧化性最强,维生素C+黄酮提取物组成的复配物的抗氧化活性较芦丁+黄酮提取物组成的复配物高。结论:竹叶花椒黄酮具有强抗氧化性,其与维生素C及芦丁组成的复配物可提高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抗氧化协同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7.
竹叶提取物的研究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活性多糖、特种氨基酸、芳香成分和微量元素,其提取物是我国新开发的植物类资源,具有优良的抗活性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增强免疫力、阻断亚硝化反应、抗菌、抑菌等生物学功能.竹叶提取物以其丰富的原料来源、明确的功能因子、良好的食用安全性、高效稳定的制剂品质和清新甜香的竹子风味,近年来在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医药保健品、农业工程等领域崭露头角.本文在综述了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以及各成分的生理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抗氧化、清除活性自由基、防腐抗菌的功能以及其在食品生产和农业工程上的应用.此外,本文还比较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分析了其主要活性成分的食用安全性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今后竹叶提取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富含淀粉的食品在热加工过程中伴随美拉德反应形成的化学污染物,是一种公认的神经毒素和准致癌物,环氧丙酰胺是丙烯酰胺的强致癌形态.竹叶抗氧化物(AOB)和竹叶黄酮(BLF)均来源于竹叶的酚性部位,主要含黄酮和酚酸等酚性植物化学素.前者自2004年起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后者则主要用作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原料以及食品和饮品的功能性成分,二者均具有优良的生物抗氧化活性和卓越的丙烯酰胺抑制能力.本文就AOB和BLF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以及防护环氧丙酰胺在体内的毒害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竹叶酚性化学素在保障食物安全和化解人类丙毒危害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竹叶黄酮(Bamboo Leaf Flavonoids,BLF)是一种新型植物黄酮制剂,具有多种优良的生物学功效,而来源于竹叶酚性部位的竹叶抗氧化物(Antioxidant of Bamboo Leaves,AOB)也于2004年列入GB 2760,现允许在很多类食品中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使用.本文阐述了竹叶黄酮的质量控制及其标准化建设,重点对制剂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作用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竹叶黄酮在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竹叶黄酮作为一种关键的生理活性成分,拥有丰富的来源,并且表现出卓越的疗效,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对竹叶黄酮主要攻效的研究,发现其具备抗氧化、抗菌、保护心脑血管、防止辐射、保护肝脏等药理效应。未来,随着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开发,其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会更加深入,其价值会得到更深度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用响应面分析法 (RSA)对竹叶黄酮糖苷 (Ebl971)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解得率为响应值 ,确定在甲醇体系中最适的水解参数为 :底物浓度 1mg/ml,盐酸浓度 1mol/l和水解时间 55min。用此优化条件重复试验 2次 ,平均水解得率为 55.0 % ,水解产物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为 56 .6 % ,水解完全 ,且水解产物的亲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竹叶碳苷黄酮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易于降解,导致其生物可及性低,因此,本研究拟探究黄原胶存在时,4 种碳苷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异牡荆素、牡荆素)在各模拟消化阶段生物可及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在有/无黄原胶存在的条件下,竹叶提取物中4 种碳苷黄酮质量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相较于直接消化样品,添加黄原胶的样品可以明显减弱模拟消化过程中碳苷黄酮的降解;口腔、胃、肠道模拟消化对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影响存在差异,黄原胶的加入可以明显提高4 种碳苷黄酮,尤其是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生物可及性,模拟肠道消化后,黄原胶保护组的异牡荆素和牡荆素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62%和59%,远低于直接消化组(分别降低84%和80%)。结论:黄原胶可以明显提升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竹叶碳苷黄酮的生物可及性,对于相关功能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竹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刘江 《食品科技》2005,(7):76-79
对于竹叶提取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化学比色法)。但是,在测定过程中某些杂质,如原花青素,会严重干扰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重现性。通过将过滤法应用于竹叶黄酮测定中,并对滤纸对于黄酮类物质的吸附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滤纸对黄酮类物质吸附甚微,此方法应用于竹叶黄酮体系能大大提高测量稳定性,且准确度较高,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竹叶石膏汤中人参药材进行鉴别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对竹叶石膏汤中人参药味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竹叶石膏汤中人参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所建立的薄层方法中,竹叶石膏汤供试品与人参单煎、人参药材、人参对照药材及人参皂苷标品相同位置呈现相同斑点,证明复方中人参药材的存在。建立了竹叶石膏汤中人参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其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测得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含量分别为0.25、0.21、0.22mg/g。结论建立的竹叶石膏汤中人参药材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重现性良好,操作方便快捷,可用于竹叶石膏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竹叶叶绿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从竹叶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色素的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安全性以及主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Ames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6.
竹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多酚及黄酮类物质等。竹叶多糖作为竹叶提取物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和降血脂等功效。近年来,为提高纯度、提高产率和保留生物活性,竹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技术有了许多创新。其次,对竹叶多糖的复杂结构,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及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加深。本文综述了竹叶多糖在提取纯化、结构解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深入研究竹叶多糖提供一个全面的认识,推动竹叶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为后续开展对竹叶多糖进行结构修饰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增强生物活性,并为其在食品、医药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推动竹叶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李净 《酿酒科技》2004,(5):115-115,114
将密封的楠竹筒放入酒中,于0.2MPa压力下渗透7d,酒液因负压沁入竹筒,7d后破竹取酒,酒为宝石红色,清澈透明,竹香醇香和谐,并含有黄酮、氨基酸、多糖、维生素类、锌、铁等元素,产品具有洋酒风格。该法适合各种酒类。(陶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墨旱莲的茎部和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墨旱莲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