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氨气法制备氢氧化镁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氯镁石和氨气为原料,在不加入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利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具有高料浆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镁阻燃剂。研究了搅拌强度、氨镁摩尔比、氨气加入流量、陈化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对制备氢氧化镁粒度分布以及料浆浓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搅拌强度350 r/min、氨镁摩尔比2∶1、氨气加入流量320 mL/min、陈化时间90 min、反应温度60℃、氯化镁浓度4.30 mol/L。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粒度分布仪表征产品的形貌、结构及粒度。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D501.43μm,D902.40μm,料浆质量分数12.26%,Mg收率69.41%,氢氧化镁纯度99.60%,白度99.34。  相似文献   

2.
以磷矿除镁后的废液与氨水为原料,在撞击流反应器中,采用氨法二步沉淀,探索了回收镁元素的工艺过程,制取了高纯度的氢氧化镁粒子,以聚乙二醇(PEG)6000为分散剂,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纳米氢氧化镁粒子。探讨了有关因素对产品中氢氧化镁含量和氧化镁回收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除镁废液中氧化镁质量浓度为0.008g/mL,第一次中和反应终点pH值为9.5,第二次中和反应终点pH值的范围为10.20~10.30,第二次中和反应时间为45min,分散剂PEG6000的用量为纳米氢氧化镁理论产量的3%,采用三次沉降方式洗涤产品。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镁粒子粒径大小在40nm左右,产品中氢氧化镁质量分数为99.27%,氧化镁回收率为83.07%。  相似文献   

3.
以七水合硫酸镁、氯化镁为原料,考察了以氢氧化钙为沉淀剂,采用二步法制备碱式硫酸镁晶须新工艺的可行性,探究了MgSO_4与Mg(OH)_2物质的量比、水热时间、反应温度和硫酸镁溶液浓度对晶须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氢氧化钙为沉淀剂,采用常温合成-水热反应可制备得到153型碱式硫酸镁晶须;得到较优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90℃、n(MgSO_4)∶n[Mg(OH)_2]=0.75∶1、水热时间为12 h、硫酸镁溶液浓度为0.5 mol/L,该工艺条件下晶须的平均长度为360~390μm。与钠法和氨法制备工艺相比,本研究探索的钙法工艺,制备成本低廉,晶须长度显著增加,晶须呈对称的蝴蝶结状。  相似文献   

4.
为回收浮选尾矿中的镁与磷,对磷尾矿进行煅烧后用CO2进行碳化,分离镁与磷矿,然后将含镁溶液用氨水中和生产氢氧化镁。介绍反应原理,探讨煅烧与碳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氢氧化镁产品w(Mg(OH)2)达96%以上,磷矿中w(P2O5)由5.79%提升至14.91%。  相似文献   

5.
盐湖卤水镁锂沉淀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水和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对高镁锂比卤水进行镁的二次沉淀分离以及母液蒸发浓缩提锂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采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作为沉淀剂,可使卤水除镁率达到88.6%,实现卤水中镁锂的初步分离;在此基础上,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控制浓度为8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速度为3 mL/min、反应时间为20 min、溶液终点pH=12.5、搅拌转速为120 r/min,采用漏斗过滤氢氧化镁沉淀,卤水的除镁率可达到99.8%。母液经蒸发浓缩析出氯化铵和氯化钠晶体,使锂得到富集。  相似文献   

6.
以白云石为原料,通过煅烧、消化、硫酸酸浸、过滤得硫酸镁溶液,采用氨水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中间体,经煅烧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加入硫酸后白云石灰乳终点pH、反应温度、硫酸镁浓度和煅烧温度对镁的浸出率、沉淀率以及产品氧化镁纯度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灰乳终点pH为6,反应温度为40 ℃,硫酸镁浓度为0.8 mol/L,煅烧温度为90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镁纯度达到99.0%以上,满足高纯氧化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油酸/聚乙二醇6000对纳米Mg(OH)_2进行复合改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油酸/聚乙二醇6000用量分别为纳米Mg(OH)_2质量的4%,1%(wt,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10 min。利用接触角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活化指数来表征改性前后纳米氢氧化镁的润湿情况、分散性、物相结构及活化程度。结果发现:改性后的纳米Mg(OH)_2与水的接触角由8°变成115°,分散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晶型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活化程度高达99.30%。  相似文献   

8.
以氢氧化镁和水合铝盐作为沉淀剂,采用实验室配制的模拟工业废水,对废水中硫酸根的去除进行研究。考察溶液中氢氧化镁投加量、铝离子的投加量、反应时间、硫酸根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并且设置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在SO_4~(2-)初始质量浓度为2 000 mg/L,溶液体积为50 m L的情况下,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Mg(OH)_2投加量1.4 g,Al3+投加量0.284 g,反应时间40 min,去除率95.84%;工艺最高去除率可达97.68%。经XRD分析测得沉淀物为镁铝水滑石。  相似文献   

9.
以天然水镁石(Mg(OH)_2)浆液为原料,在固液质量比1∶6,反应温度40℃,反应压力1.01×10~5 Pa,模拟烟道气的CO_2体积分数为15%的条件下进行碳捕集,同时产出副产品碱式碳酸镁(4MgCO_3·Mg(OH)_2·4H_2O),此方法不仅降低了捕集成本,而且副产高附加值产品.对反应过程中体系的pH值和物质组成进行了检测,探讨了不同气速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并对最终产物进行了滴定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终止的pH值为7.73~7.74,较适宜的气速为60mL/min,此时CO_2回收率达40.87%.最终产物碱式碳酸镁的镁含量达到43.16%(质量分数),失重量达到56.26%,符合碱式碳酸镁产品的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开阳磷矿粉为原料,研究了磷酸化学浸提法脱镁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脱镁剂稀磷酸溶液P2O5质量分数15%、pH值2.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5h、液固比2.0。在该条件下,Mg脱除率75.67%,P2O5损失率2.33%,镁磷比2.03%。同时研究了磷矿脱镁液氨水沉淀法制备六水磷酸铵镁的最佳工艺条件,即pH值8.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P2O5回收率99.31%,Mg回收率87.70%。  相似文献   

11.
用氯化镁生产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精制原料和两次煅烧工艺克服在Aman法分步精制原料和三次煅烧等现有工艺路线长、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等不足,将煅烧温度分为:600-800℃轻烧,800-1200℃重烧,1200-1800℃死烧3个温度段,可以分别制得高纯的轻质、重质氧化镁和镁砂。大幅度缩短了工艺路线和生产周期并降低生产成本,成功解决了从原料直接生产氧化镁的技术难题,创造了氧化镁生产的又一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一种合成氧化镁晶须的新的工艺方法。首先以活性氧化镁和氯化镁为原料合成了前驱体碱式氯化镁晶须,接着将碱式氯化镁焙烧成氧化镁晶须。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和化学分析,分析了中间体碱式氯化镁和产品氧化镁晶须的成分、形貌和热化学行为。探讨了各个工艺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活性氧化镁与氯化镁的物质的量比在0.08左右,氯化镁溶液的浓度为3mol/L,反应温度40~50℃,陈化时间在48-72h,陈化温度50℃。在此条件下制得了形貌良好的前驱物碱式氯化镁晶须。将碱式氯化镁晶须焙烧,控制升温速率在2—5℃/min,采取分段升温方式升温至600℃,即可制得氧化镁晶须。制得的晶须长度在100μm左右,直径约0.5μm。  相似文献   

13.
中国镁资源优势及镁质化工材料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镁质化工材料属于镁质材料的一种,包括镁盐中各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其原料来源广,储量丰富,主要包括含镁非金属矿、海水、卤水、盐湖苦卤,以及化工、冶金、轻工等行业副产物,可通过机械加工法或化学加工法制取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镁质化工材料。重点介绍了活性氧化镁、电工级氧化镁、硅钢级氧化镁、高纯氧化镁等开发与生产现状;分析了中国具有丰富的镁资源和能源、多种工艺路线生产镁质化工材料,以及精细镁产品发展迅速的优势,建议建立万吨级骨干企业,发挥原料及生产方法多样、镁产品品种齐全的优势,采用先进设备,提升自控水平和精细化率,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由麦芽酚生产中的碱式氯化镁废渣为原料制取氧化镁。考察了温度及反应物用量对氧化镁产率和质量的影响。证明了该方法技术可行,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废渣对环境的污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过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式碳酸镁为原料,首先经过煅烧制备出活性较高的氧化镁,活性氧化镁再与过氧化氢溶液经反应、过滤及干燥制备出过氧化镁产品.研究结果表明,碱式碳酸镁的煅烧时间和煅烧温度对合成过氧化镁的活性氧含量有较大影响,最佳煅烧时间为2 h,煅烧温度为650℃;通过对反应液固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进行考察,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在室温下...  相似文献   

16.
镁资源、镁质化工材料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镁资源、镁质化工材料现状与前景作了评述。介绍了中国镁质资源诸如菱镁矿、水镁石、水菱镁石、白云石、斜方云石、盐湖卤水和海水制盐工业副产--苦卤等。对世界镁化学制品生产企业近期变化和发展情况以及轻烧氧化镁(CCM)与氢氧化镁生产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析纯氯化镁为原材料,以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得到的白云灰乳为沉淀剂制备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做了表征,考察了影响氢氧化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加料速率、陈化时间、反应温度、氯化镁浓度等)。结果表明,在加料速率为3 mL/min、陈化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60 ℃、氯化镁浓度为2.0 mol/L时,可以实现钙镁的有效分离,得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镁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前驱体烧结法制备氧化镁晶须.首先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合成了前驱体碳酸镁晶须,接着将碳酸镁焙烧成氧化镁晶须.探讨了各个工艺条件对产物的影响,探索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氯化镁溶液的浓度为0.6mol/L,氯化镁和碳酸钠的摩尔比为1:1,陈化时间2h.在此条件下制得了前驱物碳酸镁晶须,将碳酸镁晶须焙...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镁质肥料及其应用作了评述,包括基础数据,传统和非传统镁肥诸如硫酸镁、氢氧化镁、氧化镁、含氮镁肥以及碳酸盐镁肥,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在微波辅助下,以硫酸镁、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为原料,通过均相沉淀反应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镁,经煅烧又得到了纳米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分别对纳米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的结晶性能较好,其形貌为由厚度约40 nm的纳米片团聚而成的花瓣状;纳米氧化镁亦保持了氢氧化镁花瓣状形貌。并对微波辅助下纳米氢氧化镁形成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