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我国高震区首座沉管隧道——天津市海河隧道施工为背景,结合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实际概况,通过方案比选,采用轴线干坞施工技术.并通过对沉管隧道轴线干坞的锁口钢管桩施工研究,解决了采用大直径锁口钢管桩成孔与止水防渗透以及一次性成型预制吊装等难点.详细介绍了锁口钢管桩施工流程及关键施工工艺.结果表明,该技术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3.
1 工程概况 正在建设的常洪隧道位于宁波市区东北的东外环路穿越甬江的路段,全长3226m,为双向4条车道,甬江宽375m,江中段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沉管管段长395m,由4节组成。江北暗埋段长80m,引道段长283m;江南暗埋段长69m,引道段长249m。隧道最大纵坡4%,江中段最小复土1.5m。隧道纵剖见图1所示。工程所处地层主要为灰色淤泥质粘土、灰色粘质粉土、灰色粉质粘土,具有含水丰富、  相似文献   

4.
基于襄阳内河沉管隧道项目,结合工程富水砂卵石地质条件,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干坞选型及坞口结构形式.针对干坞坞口处锁口钢管桩施工技术展开研究,解决大直径钢管桩预制、吊装及与格型地下连续墙连接等问题,给出了精度控制及纠偏措施,解决锁口钢管桩防绕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理清沉管隧道干坞基坑开挖使用过程可回收锚索的力学特性,以典型工程实例为背景,简析干坞基坑可回收锚索的作用机制,借助数值法建立可回收锚索精细仿真模型,计算揭露干坞基坑支护体系受力变形特征,开展与普通锚索受力特性对比分析,并提出可回收锚索修正设计思路。研究表明:实例干坞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和锚索轴力均小于规范限值,基坑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可回收锚索轴力呈均匀的“矩形”分布,而非现有研究提出的单调递减曲线分布;坞内蓄、排水过程,在往复水压作用下,土层与可回收锚索力学特性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实际工程应充分考虑;蓄、排水作用诱发的变形为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引起的锚索内力变化幅值由上往下逐渐增加;可回收锚索抑制基坑侧移能力较普通锚索差,内力比普通锚索总体更大,且两者分布规律不同,普通锚索锚固段轴力呈“阶梯形”分布;实际工程可回收锚索应用设计时,内力可参照常规锚索设计思路,通过修正满足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地区应用到隧道技术。尤其是我国的新疆地区,虽然气候、土壤以及地质等自然条件恶劣,但同时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运输成为一大难题。笔者将从沉管技术的定义出发,浅析沉管法与其他隧道技术之间的差异,对沉管法流程的分析,旨在促进沉管技术的进步和油气运输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江中最终接头施工为工程背景,对"止水板式"的最终接头的原理进行说明,对最终接头的流程及工艺进行介绍,最后分析最终接头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沉管管节的预制主要在各种干坞内进行,广州仑头-生物岛沉管隧道工程首次采用在半潜驳上进行沉管预制的方法,是隧道沉管预制工艺的创新,为在城市密集地区进行沉管预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羊 《建筑施工》2005,27(2):29-31
以上海外环沉管隧道管段沉放施工为工程背景,阐述管段沉放施工技术关键和适用条件以及相应的沉放施工技术,以确保沉管下沉对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0.
1 沉管隧道的发展1 .1 水底隧道工程由于海峡的存在 ,陆地被分割 ,造成两个区域之间的交通障碍及文化差异。连接海峡两岸主要有 3种方式 :轮渡、桥梁和隧道。轮渡受气象影响较大 ,并且不能直接连通 ,人员物资的转运十分麻烦。修建桥梁往往受跨度、水深的影响 ,且建成运营后也同样受到气象影响。而修建海峡隧道既可以穿越较大跨度直接连通海峡两岸 ,又可使其运营很少受气象条件影响 ,能保持连续通行。世界上已建成许多海峡隧道 ,也有一些正在研究中。日本关门海峡两岸在本世纪 40年代即用隧道连接 ,以后又建了桥梁。该隧道是世界是上最早的…  相似文献   

11.
李荣高 《建筑施工》2008,30(4):290-294
上海外环线穿越黄浦江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施工,用于制作管段的为大面积放坡开挖基坑干坞,为确保在施工、使用过程中干坞的稳定,通过一系列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控制研究,解决了干坞边坡及整体稳定、地基变形等施工过程控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张志安 《施工技术》2012,41(18):113-116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采用沉管法施工。该沉管隧道连接段是连接沉管水中段与陆地段之间的主体段,基坑开挖深度深,且位于滨海相软弱土区内临河施工,需经历管段出坞、支撑拆除、钢围堰施工以及最终接头施工、支撑再次安装等过程。通过对大型沉管隧道连接段主体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在小基坑多道支撑下有限空间内,PC拉索、端钢壳、外包防水、端封门等工程部位施工难点,保证了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沉管隧道管段是大体积混凝土构件且结构形式较为复杂,由于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水化热的原因,导致管段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从而削弱了混凝土管段的抗渗性和耐久性.结合国内外已建或在建沉管隧道的混凝土控裂技术,介绍了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优化配合比,加强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能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4.
王朝辉 《施工技术》2012,41(18):117-12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穿越海河,采用沉管法施工工艺。由于位于内河上施工,其管段浮运和沉放与传统海上或者江河上沉管施工有较大差异。从管段浮运、二次舾装、沉放、初步对接、拉合、基底注浆和回填覆盖等施工工艺上,开辟了一条简单、实际可行的沉管隧道浮运沉放新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市政技术》2019,(4):1-2
<正>"沉管法隧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项目于2012年1月立项,2016年10月完成,2018年3月通过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科技专业委员会组织的项目成果鉴定。该规范由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等单位联合编制。该项目成果获中国市政工程协会2017年度"全国市政行业市政工程  相似文献   

16.
《市政技术》2017,(3):77-79
试浮检漏是沉管管段正式出坞沉放前重要的一次检测,因此,结合南昌市红谷沉管隧道沉管管段试浮检漏施工,分别从管段试浮检漏前条件准备、试浮检漏作业流程及控制要点等方面,对沉管管段试浮检漏作业过程进行了总结,对试浮检漏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应介绍了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供类似工程施工者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型沉管隧道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上海外环沉管隧道这一横断面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管段结构制作施工技术作了介绍,并着重从大型沉管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角度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针对性分析。其技术措施及分析方法对类似工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刚刚 《施工技术》2012,41(18):121-124
地下工程结构防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日后工程投入运营阶段,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通过对我国高烈度区第一条沉管隧道——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暗埋段施工为背景,研究总结出施工缝、变形缝、围护结构穿过防水层、主体结构外包防水卷材等关键节点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