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无线网络中多媒体传输拥塞控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FRC是一种专门针对多媒体流在Internet中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案。在有线网络如Internet中,TFRC效率很高,然而在无线网络中.TFRC的发送速率会因传输造成的比特错误而急剧下降?因此,如何在无线网络中改善TFRC的拥塞控制机制便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沿课题:介绍了针对这一问题的两种解决方案——ZBS和TFRC Veno,并且通过仿真分析,指出ZBS和TFRC Veno在无线网络中都能获得比TFRC更高的吞吐率,而在有线网络中TFRC Veno则表现出比ZBS更好的TCP友好特性。因此.TFRC Veno是针对该问题的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TCP友好速率控制TFRC在移动IPv6下运行的性能,TFRC由于移动切换而使得性能恶化.对此,提出了改进方案,解决了TFRC不能较快适应移动切换带来的带宽变化的问题,并提出了闲值方法,使之更适合流媒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有线-无线网络中TFRC丢包区法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CP-Friendly Rate Control(TFRC)是一种专门针对多媒体流在Intemet中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案,而无线环境中存在的链路质量以及切换等问题严重影响该机制的性能.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利用有线-无线网络的AP动态地标记分组来区分丢包,并基于此设计了适合有线-无线网络的TFRC-enhance协议.通过NS的模拟验证,相对于其他的端到端丢包区分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准确性更高,并能取得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TCP友好速率控制协议(TCP Friendly Rate Control,TFRC)能够有效支持多媒体传输,而其在认知无线电环境中少有研究.本文通过在认知无线电环境中对TFRC进行仿真,考察了①感知周期,②主用户干扰,③信道异构性三个因素对TFRC性能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反馈机制改善TFRC对频谱切换前后信道容量变化适应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TFRC性能与信道检测时长和主用户行为有着密切关系,提出的改进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TFRC在认知无线电环境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仿真和试验对移动IP环境下TCP友好速率控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当移动体在不同参数的网络间切换时,此控制机制的性能严重下降,针对此点提出了改进措施——自适应发送速率的TCP友好速率控制(TFRC),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有线混合网的TCP友好速率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骐  陈涤 《计算机工程》2007,33(3):85-87
研究了实时多媒体业务传输协议在无线-有线混合网络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CP友好速率控制协议的新的实时业务的流控机制,利用延迟抖动率作为丢包分辨信号来调整TFRC的速率控制,以区分拥塞丢包和无线信道丢包。大量的NS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无线-有线混合网络中能提高有效通过量,对于TCP流具有良好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LEO卫星网络中TCP协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华  王辉 《计算机工程》2010,36(14):96-98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网络中,星地切换会造成数据包丢失,导致应用于地面有线网络中的TCP协议产生盲目快速重传,从而削弱TCP协议性能。针对该问题,在异构网络边界处加入性能增强代理模型,通过阈值调节发送速率,屏蔽切换对源端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误码率情况下,该方法的平均吞吐量优于常规TCP,可避免短时间内由连续切换和误码造成的TCP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针对TCP friendly rate control (TFRC)不能正确区分丢包原因,带宽利用率不高,网络状态变化响应迟钝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TFRC协议的改进算法TFRC BMN.该算法结合中间节点队列长度划分当前网络状态,由网络状态判断区分无线丢包与拥塞丢包,根据不同的丢包原因采取不同速率调节机制.此外该算法还引用积式增加积式减少(MIMD)的思想,当网络进入或退出拥塞状态时进行快速的响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高误码率的无线网络中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与保持,同时提高了对网络拥塞变化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TFRC协议的基础上,将延迟抖动作为网络拥塞的预警信号,对TFRC协议拥塞避免阶段的速率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TFRC协议运用到网络视频传输速率控制中,以实现视频自适应传输.通过基于EvalVid工具集的NS-2仿真实验证明了基于TFRC协议的视频自适应传输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视频传输QoS.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无线物联网的发展,如何提高其性能速度成为一道难题,而网络编码的出现,正是应了这种需要,明显的提高了无线物联网的性能,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与研究。区别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拥有共享信道与信道的时变性,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无线物联网的作用,必须提高无线信道的安全性,如今也有一些提升信道可靠性的技术,像中继技术, ARQ技术等。从网络编码技术中还发展出一些有特殊针对性的技术,比如抗搭线窃听的网络编码技术,网络纠错码技术等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展开相当的研究。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传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与实效性。本文就基于网络编码的物联网多中继切换机制进行漫谈,介绍一下网络编码的无线传输技术,针对物联网中的比如多中继,多路径的情况与物联网中的网络构造多跳切换场景等等,提出一些可能。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与终端协同选择及切换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智能切换机制,用于实现在异构网络中网络与终端的协同选择及切换功能。随着各种业务和应用的发展,异构网络融合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必然趋势。根据多接入、多终端等应用环境的要求,采用AHP与URA等多属性决策理论,为用户选择最佳的目标网络和目标终端,并提出相应的智能切换信令流程,包括网络切换、终端切换、网络与终端联合切换方式,最终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终端智能空间,实现个人移动性管理。仿真表明,该智能切换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网络和终端的协同选择,并可以保证在异构网络切换QoS性能,为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及应用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3G网络的发展和无线局域网(Wlan)的兴起,研究了Wlan和3G网络的集成架构和混合异构网络的垂直切换管理。引入Mobile IP技术来达到无缝漫游,同时提出了多接入网络环境下检测Wlan信号强度的异构网间切换方法,并根据延时和中断时间来分析切换方法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切换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改进异构网络的切换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WLAN和UMTS构建的异构网络模型,提出一种适合该模型的垂直切换安全认证算法,用临时管道密钥(TTK)对数据进行加密,在接收端再用TTK进行数据解密。用平均切换次数、传输时延和丢包率三个指标评价所提出算法的性能。与已有垂直切换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有效减少切换次数,消除乒乓效应,减少传输时延和丢包率,可为实时业务所需的无缝切换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促进多网融合是下一代网络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何把握切换时机,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准确切换是保证用户获取最佳的通信质量的核心.提出了基于无线局域网即有资源以及用户所出位置决定切换策略的机制,对用户的移动进行预测,能够掌握较为准确的切换时机,在两个不同模式的网络之间进行切换.在此机制下,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的数据,计算获得根据新呼叫失败概率以及呼叫切换失败概率数据,从而为切换提供理论数据.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新切换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异构无线网络是将不同接入技术、不同性能的网络融合到一起构成的单个逻辑网络。异构无线网络中,TCP端到端的拥塞控制机制对网络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是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异构无线网络中移动节点发生垂直切换时传输层性能下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CP Vegas的传输层拥塞控制算法B-Evegas。给出了垂直切换发生时的传输控制方法,垂直切换后拥塞窗口的恢复采用带宽估计与分段增加策略,并引入了快速恢复机制,在拥塞窗口过大时根据链路的时延指数性地减小拥塞窗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合理的,可以有效提高垂直切换发生后TCP连接的吞吐量或者减小数据包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16.
BSS切换产生的时延和抖动会严重影响实时语音等实时业务的性能。为了提高用户获得的网络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切换触发机制,可以在保证切换灵敏度的前提下解决频繁切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一种基于动态Cache机制的快速切换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地减小切换时延,性能优于静态Cache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问题,提出一种UMTS与WLAN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多终端协同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其包含切换时间判断与多终端协同算法。首先利用模糊逻辑判断网络切换时机,然后综合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采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合理定义权值并结合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实现不同接入策略的性能评价,为用户提供最佳QoE(Quality of Experience)的多终端协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和基于迟滞算法相比,切换次数平均降低7.9次,切换失败率平均降低2.25%;网络选择结果与应用需求和用户需求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实现了多终端协同用户在异构网络环境下高效实时的垂直切换。  相似文献   

18.
异构无线系统中一种改进的垂直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异构无线系统垂直切换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垂直切换方案。方案首先考虑网络费用,对原方案的代价函数进行改进。然后根据电池电量,分别采用不同的切换方法。最后将切换语音呼叫留在原网络,以达到减小频繁切换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较原方案很好的减小了系统阻塞率、平均切换次数和平均通话费用,有效提高了系统性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