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启平 《煤矿安全》2002,33(2):39-41
本文介绍了木冲沟煤矿“9.2 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情况 ,详细分析了事故地点、类别、瓦斯来源、火源和事故发生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正>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煤矿可能遇到的一种特大事故,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危害性最大、破坏性最严重、伤亡人数最多的一类事故。在处理这类事故时,指挥人员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采取逐段恢复通风的方法进行处理,特别是在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范围较大,灾区路线较长,遇难人员较多,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5.
王德明 《煤矿安全》1991,(11):33-35
<正> 1、矿井及事故概况某矿于1960年投产,设计能力30万吨,1989年实际产煤49万吨。矿井为斜井开拓,采深580m,分为三个水平,当前生产水平为第三水平。矿井主采石炭系太原组第19层煤,煤厚2.8m、倾角22°~28°。该矿属低沼气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33.72~40.83%,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性,发火期4~6个月。  相似文献   

6.
防治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根本改善煤矿安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武  屠锡根 《煤矿安全》1993,(6):5-11,34
<正> 根据原能源部、原总公司、东煤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原能源部安全环保司、煤科总院抚顺分院就防治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进一步改善煤矿安全状况为题材,收集、整理出一份资料,现分三个部分阐述。一、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严重性;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严重的原因和与国外的差  相似文献   

7.
徐景德  周心权  王家棣 《中国煤炭》1999,25(4):37-38,59
从预防角度建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管理系统。根据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基本特点,提出包含管理因素的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瓦斯爆炸事故管理系统的事故信息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煤矿安全》2013,(5):83-86
依据瓦斯煤尘爆炸后的特征参数及气体、固体成分变化规律,提出了确定爆炸事故调查时事故性质及爆源点确定的综合判据,为反演矿井爆炸事故过程及爆炸事故调查的物证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鲁山县新生二矿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的概况及现场勘察情况,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发生过程,给出了瓦斯积聚原因和煤尘参与爆炸的结论。提出低瓦斯矿井应加强瓦斯管理,建立瓦斯监控系统及瓦斯管理制度;煤尘具有爆炸性的矿井应建立洒水防尘系统,建立防尘管理制度,进行作业点粉尘浓度检测,及时清扫积尘,并应安设防隔爆设施。  相似文献   

10.
11.
从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分析统计来看,人因失误是导致瓦斯爆炸的重要原因,研究煤矿瓦斯事故的致因机理和加强人因失误控制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是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the large tunnel of the Chongqing Research Institute, the mechanism of gas and coal dust explosion was studied. Some concepts about gas and coal dust explosion were introduced such as the form condi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Gas and coal dust explosion propagation was researched and the lifting process of coal dust was simulated. When an explosion occurred due to great mixture of gas and air,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appeared in the neighborhood of the explosion source point. Before it propagated to the tunnel of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appeared to be in declining trend. Part of the energy was lost in the process of raising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through a shock wave, so the maximum explosion pressure was smallest on the foreside of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sector. On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sector, the explosion pressure rapidly increased and dropped off after achieving the largest peak value. Because of coal dust participation in the explosion, the flame velocity rose rapidly on the deposited coal dust and achieved a basic stable value; coal dust was ignited to explode by initial laminar flame, and the laminar flame transformed into turbulent flame. The turbulence transformed the flame fold into a funnel shape and the shock wave interacted with the flame, so the combustion rate rose and the pressure wave was further enhanced. The regen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flame combustion rate and the aerodynamic flowing structure achieved the final critical state for forming the detonatio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973) (2005CB221506);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ongqing (CSTC, 2007BA6018); National Key Technology R&D Program (2006ABK03B04)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因电气引发的火灾也逐渐增多。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对电气引发火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高瓦斯矿井针对瓦斯涌出规律及来源,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从而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对2010—2019年我国低瓦斯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进行统计,从所有制、事故发生地、事故原因、煤矿产能、发生时间、事故诱因、事故类型等几个维度,分析了低瓦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规律,发现年产量30万t以下的煤矿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通风是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低瓦斯煤矿相对更容易发生重大事故。为防止低瓦斯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必须提高重视程度,从技术和管理上清除危险源。  相似文献   

16.
祝启虎  王秉  杜建华 《煤矿安全》2021,52(1):242-246
为了实现安全决策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量化驱动的转变,增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引入循证安全管理方法,提出了最佳安全证据优化的煤矿瓦斯治理模式,构建了瓦斯爆炸事故循证安全管理体系,并选择瓦斯爆炸事故的时间数据为研究角度,通过分析获取时间相关的最佳安全证据,给出了基于最佳安全证据的安全决策。结果表明:循证安全管理应用于具体生产领域可有效优化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决策的针对性,弥补安全对策过于笼统、灾害防治效率不高的缺陷。研究是循证安全理论在实践层面的首次尝试,亦为循证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实践与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据煤层特性和瓦斯赋存状态,对煤层进行注水,把爆破范围内煤体中的瓦斯驱除、排净,利用压力水增加煤体的压力,降低煤层的透气性,阻止和隔离瓦斯释放,以达到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了低瓦斯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介绍了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灾害事故的技术措施,说明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才能使瓦斯爆炸事故及其他灾害事故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9.
受限空间煤尘爆炸残留气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煤尘爆炸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煤尘爆炸后气体体积分数变化及生成规律。结果表明:爆炸残留气体成分及体积分数与煤尘浓度、粒径、点火能量以及煤尘变质程度关系密切。随煤尘浓度升高,爆炸后残留气体体积分数φ(CH4),φ(CO),φ(H2)及φ(CO)/φ(CO2)呈上升趋势,φ(CO2)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一定范围内随煤尘粒径减小,φ(CH4)增大,φ(CO)及φ(CO)/φ(CO2)呈减小趋势,当粒径小于25μm时,φ(CH4)急剧减小。随点火能量增大,φ(CH4)及φ(CO)增大,φ(CO)/φ(CO2)整体变化量不大,当点火能量大于10 k J时,φ(O2)明显减小。随煤尘变质程度增加,φ(CO)/φ(CO2)先增大后减小,φ(CH4)整体呈降低趋势,烟煤煤尘爆炸消耗的O2量较褐煤、无烟煤少。  相似文献   

20.
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传播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矿中瓦斯爆炸容易引起煤尘参与爆炸,且掘进工作面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多发区域。在与实际矿井环境、几何条件相似的大型地下试验巷道中,进行了独头巷道瓦斯煤尘爆炸火焰、冲击波传播试验。试验中,瓦斯煤尘爆炸火焰到达各测点的时间与测点距离呈对数函数关系;爆炸火焰的传播速度在铺有煤尘段迅速上升,过了煤尘段开始下降;火焰区长度约为煤尘区长度的2倍;爆炸冲击波压力在铺有煤尘段前端降到最低值,然后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后下降。实验结论为煤矿隔抑爆装置的研制和安装提供了理论基础。瓦斯煤尘爆炸与单纯瓦斯爆炸相比,最大爆炸压力峰值大,火焰传播速度快;瓦斯煤尘爆炸的威力和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单纯瓦斯爆炸。因此,在煤矿实施防尘降尘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