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绿色施工作为落实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发展还存在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不明确,在施工流程中信息共享性不足,全流程纵向分割的问题。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流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流程,并从绿色施工评价标准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与利用、绿色施工综合管理两个方面阐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流程中的应用方法与优势。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7,(10)
建筑装饰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为了确保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应做好建筑装饰施工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阐述了管理建筑装饰施工的重要性、建筑装饰施工中技术的内容和要点、做好建筑装饰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建筑装饰的施工与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建造方法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从绿色建筑建造方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意义入手,对绿色建筑建造方法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原则、实施难点、绿色建筑建造方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的措施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信息》2008,(23):F0003-F0003
深圳市茂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国家一级建筑装饰施工、一级建筑幕墙施工、甲级建筑装饰设计、甲级建筑幕墙设计资质的国有装饰公司.可承接各类建筑的室内、室外综合装饰工程和幕墙工程设计施工,铝合金门窗设计与施工、不锈钢产品设计制作与安装等。  相似文献   

5.
徐峰 《建筑技术》2006,37(9):652-655
我国建筑涂料施工技术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包括建筑涂料施工工具的发展如辊筒种类增多、喷涂机械发展、施工辅助机械应用;建筑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如仿铝塑板装饰涂膜施工技术,金属光泽复层涂料施工技术、旧外墙面修补重涂技术和功能性建筑涂料施工技术等。我国建筑涂料施工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建筑涂料特别是外墙涂料的应用,制约了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敏  张家富 《四川建材》2019,(9):120-121
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与传统施工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施工方式资源浪费较严重,装配式建筑则是以节能减排、绿色安全施工为目的,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更加符合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BIM技术的提出,不断研究探索,发现BIM技术可以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及现场装配等各阶段提供三维模拟,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7.
建筑防水与业主的功能要求密切相关,往往做不好就要进行必然的返修,影响建筑的使用价值。一个优质的建筑,其防水施工优质,间接于项目投资增值。故而施工过程必须注重"排、疏、防、控、补、堵、查",做好防水工程。  相似文献   

8.
孟庆文 《城市建筑》2014,(9):241-241
建筑墙面的饰面装饰材料主要以涂料为主,它对高层建筑墙面起着重要的保护与美化功能。使用涂料作为装饰材料,具有施工工序简单、工程造价低、色彩丰富等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外墙涂料的施工技术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对实现绿色建筑亦有很大帮助,因此BIM与建筑工业化融合的绿色建筑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对BIM技术在绿色建筑项目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模拟建筑施工,可在前期排查施工问题,对实际施工进行指导,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施工的安全和施工的质量一直都是建筑管理中关注的重点。从技术方面来分析,建筑技术为确保建筑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即建筑技术和建筑质量安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就对建筑技术与建筑质量安全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学校建筑在地震灾害控制中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安溪县学校建筑抗震安全调查情况,分析了安溪县学校建筑的现状,并从建筑规划、结构体系、抗震构造和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探讨教学楼建筑在地震灾害控制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绍祥 《福建建筑》2008,(10):101-103
本文从政策层面浅析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讨论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着重探讨了学校建筑、抗震救灾建筑和基础设施建筑。本文的工作有助于正确理解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对做好建筑物抗震设计、实现抗震设防目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几次地震灾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滑坡、泥石流、砂土液化、软土震陷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针对厦门市地质地貌状况,分析了在地震来临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造成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提出了防御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对策。本文还就减轻地质灾害、提高规划选址水平、增强防灾意识等提出建议,供今后在工程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减轻地震震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汶川大地震造成人员财产巨大损失,从震害中反思,总结经验,采取改变地震预报观念为地震预防观念,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抗震防灾宣传,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提高生命线工程以及农村建筑、旧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严格控制擅自改扩建及违章建筑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汲取汶川地震城乡房屋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救灾极其困难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增强其抗震能力的若干问题,以期提高城乡整体抗震减灾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从汶川地震的建筑震害谈结构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5.12地震部分灾区的初步考察,本文从建筑震害的现象分析入手,强调了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思考,希望引起建筑界同仁的重视,切实做好建筑物的抗震防灾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灾区部分房屋的施工质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破坏,房屋破坏严重。本文针对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等房屋的建筑震害,分析了在施工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从本文可以看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房屋的抗震能力影响很大。通过本项研究,对今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姜伟  马令勇 《特种结构》2009,26(5):27-29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供水管网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提高供水管网综合防灾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基于WebGIS的供水管网地理数据库的形成,建立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专业模型,利用MapX技术和VB+ArcObject服务器组件开发技术建立供水管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应急反应决策等信息网上发布、检索和分析,提高了供水管网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油库、加油站在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灾害中的受损情况作了简介,针对不同的受损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案.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油库、加油站受损严重的主要是建(构)筑物和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在灾后重建中,油库、加油站受损的建(构)筑物的重建应按相关的规范标准执行.搞好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检查、测试是当务之急.对受损的防雷设施、防静电接地装置必须尽快修复、完善,使油库、加油站尽快恢复营业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灾后建筑应急危险度判定系统已成为日本建筑防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在介绍鹾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特点及操作基础上并对其成功经验的中国本土化作丁初步思考,希望为我国在相同领域的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