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密汁火方……这都是杭州莱中的精品。如今,地地道道的杭州莱在上海餐饮业中可谓风光无限。其阿拉人的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生意会餐等杭州菜都成为了首选。 李晓珲是一家公司的老板,陪客户吃饭是常有的事。以前,每陪客户吃饭,他总要冥思苦想,不知该吃什么菜才能让客户满意。自从上次公关经理推荐了上海流行的杭州菜后,他很是满意。装潢气派的杭州菜馆让他觉得颇有档次,而且菜肴的价格既有内容又很实惠。客户吃完也高声称赞。以后,他总是带客户品味杭州菜。李晓珲说,杭州菜既实惠,口味又好…  相似文献   

2.
编辑朋友: 我最近看了一些“有毒食品”的报道,感觉“有毒食品”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消费的大部分食品,餐桌上的东西都很可怕。、还有一部分人则破罐破摔:既然吃什么都不一定安全,干脆想吃什么吃什么,根本不去考虑什么营养平衡问题,以上这两种情绪,都不可能增进人们的健康、那么编辑朋友,到底我们不能吃什么食品?应当吃什么食品才是健康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火锅的魅力     
应该承认,这几年来,没有哪一种饮食能像火锅那样,无论在时间还是在地域上都产生了如此广泛的影响。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就连喜食甜糯口味的苏杭人,都在城里开满了火锅店。甚至一些人到了国外,当地华侨盛情款待时也说,今天请你们吃火锅。看吧,飘洋过海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火锅的“掌心”!吃火锅是不受季节限制的,冬天可以吃,夏天也可以吃,因此夏天火锅店的生意并不比冬天差。夏天,人们三五成群地坐在马路边的大排档里,一边大汗淋漓,一边吃着火锅、那才真叫爽!五年前的夏天,我在重庆吃过一次火锅,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吃火锅前…  相似文献   

4.
成静是北京海淀区翠微中学的学生,每到中午放学吃饭时,她就会来到学校附近的城乡贸易中心一层的食府城就餐。今天品味四川的酸辣粉,明天品尝陕西的炒凉粉,后天再吃吃山东的大煎饼……不同风味别具特色的地方小吃,让成静吃得开心,佳肴也比较实惠。其实,像成静一样碰上饭口来商场就餐的消费者很多。如今,就餐进商场已经是京城餐饮 业的新景 观。 在北京 的不少大商 场,都辟出 了经营食府 的地方,如 东安市场、 百盛、双安、 蓝岛和 SOGO等。商场的食府生意都相当红火。每到吃饭的钟点,食府的人都是人头攒动,接踵而至。如果来…  相似文献   

5.
我的先生是上海本地人,但我的婆婆即先生的母亲,则是道道地地的苏州人,故而我们一家从口味到生活习俗,十分“苏州”,如吃得精细,小菜一般只浅浅一碟,一顿吃光,不熟的人见到我们这样肯定要笑我们小气。苏州人不大用“吃”这个词,多用“尝尝”:“阿要尝尝伲(我们)屋里厢自己做的熏鱼?”“尝”比“吃”高几个层次:尝有品,评点、研究众多含义在内;而“吃”,似只是单一的牙齿和舌头的动作。因为以“尝”为主,故而苏州人家反而认为菜盆堆得太溢太满,有粗俗之嫌。上海本地菜馆则刚好相反,讲究实惠划算,莱盆堆头要笃实,大碗肉大碗鱼,方是热情待客之道。可见同是江浙人,民俗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时阳 《食品指南》2013,(7):48-51
自从学了营养,经常有朋友问我:营养师吃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们每天都吃什么、怎么吃呢?我觉得这些问题挺好玩的,因为营养师也是人,也是和别人一样一日三餐吃饭,吃的也都是市面上有的普通食物。但是既然瞳些营养知识,在食物选择和搭配上确实会比常人更花些心思。我把对家中一日三餐的安排和朋友们分享一下,看看营养师的三餐是怎么吃的。  相似文献   

7.
家的乌托邦     
前些日子.有朋友打电话找我了解关于装修方面的事情,絮絮叨叨说他们夫妻俩怎样找设计师和泡建材市场之类的事。我马上警惕地问:你们俩谁拿主意?朋友在电话那边春风满面:我们俩一块商量,一同拿主意。我转弯抹角地劝道:你们还是一个人拿主意吧。朋友兴致正高,没有听出话外之音。我放下电话,不由地摇摇头。  相似文献   

8.
有个朋友对我说,如果去欧洲定居,最理想的国家就是奥地利。奥地利人虽然没有法国人那般浪漫,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文化品位是不容低估的,音乐、歌剧、音乐家,这些精致典雅的心灵生活、文人雅士造就的艺术氛围,在欧洲无可代替。其实,奥地利的艺术与美食是并驾齐驱的。 在奥地利维也纳市郊,有一个著名的饮酒区,位于半山腰间,名叫“维也纳森林”。附近的居民常到那里饮酒、跳舞、吃德国猪脚。“维也纳森林”的猪脚外皮酥黄、内肉嫩滑,分量十足,再伴随有醇香四溢的德国白兰地,绝对要呼朋唤友,豪饮狂舞至天明。 在维也纳,文化艺术气…  相似文献   

9.
喜欢吃川菜和品辣的读者肯定听闻过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家餐厅——荣腾渔乡。以往“精典”栏目也介绍过几家在上海比较有特色的川菜馆,可是现在上海的川菜追随者是不满足于那些信息的。也许你要问,大家都知道的地方,有什么好介绍的呢?答案就是,“精典”是和读者沟通关于怎么吃好的一个栏目,吃每个人都会,但是怎么才能吃的好,吃的实惠,吃的开心就是一门学问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下厨记     
许是受了孟轲“君子远庖厨”思想的影响,婚龄已有十载的我基本上没弄过什么饭菜。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异常贤慧的妻子,在我们家她既是总统又是勤务员,因为这双重的身份我真是什么心也用不着操,她几乎包办了除我看书写作和出外游玩的任何事情。而下厨房操办“进口生意”,则更成了妻  相似文献   

11.
吃猴、吃蛇、吃熊、吃穿山甲、吃蝎子、吃蝗虫,什么都敢吃,中国人的“吃”文化可谓天下闻名,“吃什么补什么”也是自古至今的习俗。不知始于何时,野生动物又沦为国人最为时髦的盘中美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样能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然而,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明,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引发乱捕滥杀,使野生动物资源乃至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而且易得难以诊断和治疗的怪病,这并非危言耸听。据专家介绍,野生动物与人类可以共患狂犬病、口蹄疫、  相似文献   

12.
食异与食俗     
食异与食俗,似乎有因果关系。有了前人的女异,才有后人的食俗。食异者起着开创作用,承担风险,是应该受到尊敬的。食俗则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上古时期,曾有“神农尝百草”之说,说是神农氏为战胜病沿,尝百草制良药而中毒数十次。有了他的食异,才有了《神在百草经》一书。鲁迅先生称第一位吃螃蟹的人是勇士,这话极是。那储柱形态狰狞且凶恶横行之状,谁人有吃它之念!但毕竞有人首尝,始知它肉味鲜美,致使今天的翟肴蟹识,成为人们公认的美食,屯就成为了一种食俗。由此联想起来,世间可吃的、不可吃的,事先都…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而其中的“标新立异”则是饮食的一大特点。正因为标新立异,吃的世界才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食异之风,古已有之,虽然它和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有关,但人们在主观上追求食“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唐刘旬《岭表录异》一书便记录了岭南少数民族自异之风,其中连牛胃里未消化的草类,都可以当作“佳肴”,令人惊讶;明《五杂俎》中也记载了闽人吃蚁、蚯蚓等,使人觉得奇异;还有一些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吃的“铁板治鸭掌”、“猴脑”之类,也可算作一种“食异”,但这都是应该受到谴贵的。 然而…  相似文献   

14.
吃与性格     
有人曾对笔者说:“我一直认为,人是吃什么就像什么。不仅是形象,也包括语气和神态。”大概他这是在说一个人对吃的喜好,可以影响他的性情和形象。假若真的像前面那个人所说吃什么就像什么的话,那么猪肉怕是很少有人敢去吃了,至于乌龟王八大闸蟹,那更是无人敢问津。我认为,说一个人的吃有时会受他性格的影响或许更确切。在大的地域范围是这样,针对个人也大致如此。中国人和美国人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性格差异很大,所以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吃上的要求也不一样。中国人讲究菜品的色香味形器,而美国人则更注重食物的营养。由于中国人谦虚…  相似文献   

15.
浓油赤酱的上海菜和以清淡原味为主的正宗西菜,从来就像两个性格截然的人,一个务实但显市井,一个有型有格却不实惠。面对这样的选择,好食之道,只能像陷入三角恋爱中的女主角般感叹一番:2人加一加除以2就好了!上海的番菜,就是这样一个理想情人,有型有格也有实,正好合适嘴巴吃得刁钻促狭如你我之辈。  相似文献   

16.
我是重庆人,并且是一个地道的“好吃狗”,这可能也跟自己的职业(厨师)有关吧!春节期间,我跟朋友一起到成都玩了几天,有幸领略到了成都小吃的魅力,龙抄手、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每天都让我和朋友吃得不亦乐乎。我朋友说,成都的小吃真的是好吃得不得了,干脆把家搬到成都去好了。不过,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是春熙路上的一个小店——其乐锅魁。这小店卖的锅魁很有特点.咬一口.酥酥脆脆,而且还带一点韧劲。  相似文献   

17.
本刊自去年第12期开始的第二轮“食雕大擂台”已于今年11期结束。最近我们把所有入选发表的作品都汇集拢来,约请了部份专家学者与我们共同做了一次总结评审,从中共评选出本轮擂台赛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实话讲,“食雕大擂台”自两年前开设以来,一直都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每天都要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稿件,广大食雕爱好者的参与热情的确让我们感动。读者朋友在来信中纷纷要求我们将此活动作为一个固定栏目长期办下去。在此我们要特别预报一下,从明年第1期开始,改版后的《四川烹饪》将继续举办第三轮…  相似文献   

18.
说起辣或者辣椒,天下人无不想起四川.记得小时候常听人讲北京人或上海人吃川菜的笑话,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个外省人出差到成都,走进馆子吃饭,一看菜牌子,大多是带麻带辣、红红火火的名字,哪里敢吃.但又感觉肚子饿得慌,于是只好找两三样不太辣的填填肚子.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中国烹饪是饥饿文化的产物,此话不假。不信,你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就知道了———好像多半都与吃有关。初一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过年的年糕,当然旧历年三十少不了还要来个年夜饭,这算得上是一年来吃的大总结了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也就是说早年那种饥饿感的消失,我们如今天天都可以吃得像以前过年一样,于是乎这年夜饭也就变得越吃越乏味了。不过这月饼倒是搞得一年比一年隆重,成了每年的重头戏。“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可对于为了生计而颠沛流离的人来说,团圆是件奢侈的事,送月饼…  相似文献   

20.
广东人素来会吃、敢吃,粤菜历来有"用料广,选料精"之美誉,到底广在哪里、精在何处?广东人平日里又敢吃些什么呢?数天之内,我们走访了广州的五湖四海水产交易中心、黄沙海鲜批发市场、十九涌海鲜市场、江南果菜市场、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新源粮油市场等多家大型食材调味品交易市场,而在与粤菜厨师或平民百姓的交流当中,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粤菜用料之精细和粤人大嘴吞天下的气魄。这里,我们将分海鲜、蔬菜、药材、水果、食怪等部分,把那几天的所见、所吃、所闻给大家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