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从东到西或由北到南,长达数千公里,在时间上,日出日落也相差几小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时差”。 在一般情况下,时差对人体无多大影响,但在作长途旅行之后,却会使大多数人产生白天精神不振,晚上异常兴奋,久久不能入睡的感觉,这便是由旅行起止两地时差引起的与人体内生物钟不相适应的“时差病”。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均受体内生物钟严格控制,并与外界时间相互协调。例如半夜至凌晨,人体各部的功能处于最低潮;上午10点钟,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达到高峰;但如果这种协调关系发生错乱,即使是几小时的差…  相似文献   

2.
老音 《中国食品》2005,(3):0-11
优惠、打折、返券、免费送生日餐、允许自带酒水等促销方式是时下餐饮业最普通不过的了,尤其是节假日.各商家的宣传用语使消费者心动不已,“满100送50”、“节日期间推出特价免费菜”、“生日免费餐”等。然而事实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节假日选择外出就餐.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其它季节相比.餐饮业显得异常火爆。  相似文献   

3.
饮食讲营养要走出误区章珏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遍由过去的“粗茶淡饭”转变为“食不厌精”。这样的变化是否都有利于人体健康呢?对此,不少人缺乏科学的认识,容易走入饮食误区。那么,怎样才能吃得好、吃得科学合理呢?专家...  相似文献   

4.
周波 《饮食科学》2000,(1):44-44
口重和口轻只是饮食的习惯,然而,无论口重口轻,对人体皆有害,那么,你知道正常的食盐摄入量每天应是多少吗?食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所谓“口重”和“口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对食盐的嗜好,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一般来说,我国北方人“口重”吃盐多,南方人“口轻”吃盐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科学,不禁要问个究竟,是“D重”好还是“口轻”好呢?若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食盐对人体的作用。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和钠都是人体必须的元素。氯化钠是人…  相似文献   

5.
张建平 《上海纺织》2005,(12):34-37
世界卫生组织于1957年将“事故”定义为:“一个不依赖于人们意志、由外力快速作用引起的,对人体或精神造成伤害的事件。”这承认了事故不仅指伤及身体,同时也包括精神创伤;因有“快速作用”一词,故把疾病排除在事故范围之外。国际劳工局1971年把事故定义为:“难以预料的、意外的、偶然发生并可能引起工伤的事件。”国际损失控制学会近期也为偶发事件下了一个定义:“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一个难以接受的突发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6.
树皮 《食品与药品》2006,8(11B):26-28
眼下,虽然人类的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但对于人体内多出来的糖,人类的办法却显得那么贫乏。 糖是人体的7大营养物质之一,是人体最经济、最直接的能源物质。 但是,过多的糖也能给人体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糖尿病便是其中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3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合理吃五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粮食消费结构已由“粗茶淡饭”发展到“食不厌精”。但从营养角度看,如果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难以保持人体各种营养的平衡,往往会引起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症。那么,五谷杂粮究竟怎样吃才科学合理呢? 粮食由于品种不同,习惯上有“粗”、“细”之分,一般称大米,小麦粉为细粮,把玉米、燕麦、荞麦,小米、高梁、豆类和薯类等称为粗粮。同时大米和面粉,由于加  相似文献   

8.
笛子 《饮食科学》2014,(3):56-57
虽然已是初春,但北方地区仍然不暖和,空气的干燥以及气温的忽高忽低,让人倍感“倒春寒”的不适。而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也让人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大大降低,为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此时不妨多吃些润肺食物。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国外有人认为多量食用白糖,会发生肥胖病、糖尿病、龋齿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所谓“糖害”问题。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料消费的增加,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开发多种甜味料,已引起一些国家的重视。在发展代替白糖使用的甜味料方面,多数合成甜味料被认为安全性不十分可靠,有些甚至限制和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在对天然甜味料的  相似文献   

10.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所、“总开关”,食物是提供人体能量的来源,尤其是高效率运转的脑力劳动者,补脑食品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且少生疾病,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现代人尤其是少儿学习高度紧张,有关脑营养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活中具有补脑作用的食物备受消费者的宠爱。下面这些具有补脑功能的食品可据你的饮食习惯及地域特点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1.
《粮食与油脂》2004,(6):F001-F001
肝脏是一个消化器官,同时还是内分泌器官和解毒器官。因此,肝脏也被人们形象称为“人体化工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模式的变更,以及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害物质日益侵袭“人体化工厂”,造成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春节刚过,门诊就出现了大量因食欲减退、吃不下饭或消化不好、腹泻等原因前来就诊的病人。总体来看,出现这种节后扎堆看病的原因有两大类:首先,节日期间饮食没有节制、暴饮暴食,或是饮食没有规律。这时人会出现腹胀甚至恶心、呕吐等病征。另外,“饮食不洁”也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人们在节日期间摄入大量食物,但觥筹交错的热闹间往往会忽略饮食卫生,使细菌乘虚而入,腹泻、呕吐等肠胃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相似文献   

13.
有待开发的补碘食物张梅申碘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适量的碘能维持人体的健康,保证儿童、少年智力的正常发育。人一旦缺碘,就会患上“碘缺乏病”(简称IDD),成年人缺碘患甲状腺肿病,婴幼儿患克汀病。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现有四亿多人生活在碘缺乏区,因此...  相似文献   

14.
《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自古以来,祖图医学就主张食物买多样化和基本食素。据调查,我国长寿老人的食谱,其主食多为玉米、麦等谷物,副食多为豆制品、蔬菜、水果,辅以少量家禽野味。素食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丰富的维生素,它们对推迟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增进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蔬菜、水果为碱性食物,人们通常摄入酸性食物较多,所以易引起体内酸碱平衡失调,有损健康。素食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多吃素食并不等于不吃荤食,合理的饮食调理应该做到“素为基础,荤素并用“,方能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5.
糖与生命     
杨锋 《中国食品》2000,(5):4-14
生活在当今社会真是苦尽甜来,然而不知因为何故,许多人却不敢吃甜食,“畏糖如虎”,甚至把糖称为“白色毒药”。殊不知,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糖,这是因为──糖是生命的“燃料” 糖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是构成各组织细胞的原料,更是神经、软骨。骨骼、眼球角膜和玻璃体的重要成分。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食糖,膳食中吃的米面、蔬菜等含有糖分,还有吃的红糖、白糖、冰糖、水果糖等,糖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会转变为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机体各组织器官都要依靠血糖来提供能量,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糖是人体的“燃料”,无…  相似文献   

16.
冯甲棣 《饮食科学》2000,(2):22-22,23
水是人体必需的。有说法,人可以7天不吃饭,但不可以3天不喝水。在地震中被埋的人,如果身边有水,常常能等到救援的人群。那么,水在人体发挥哪些作用,哪些水对人体有益?请关注:你听说过木乃伊吗?木乃伊就是干尸。如果能将木乃伊与其生前的身体加以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除去脂肪成分,它的体重大约减少了60%。这减少的部分就是水。可见,人体中要数水的含量最多了。人体的液体部分总称为体液。体液中99%的成分是水、体液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细胞内外,汇集成无数条“江河”、“小溪”与“湖泊”,奔流不息地把它所携带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饮料逐步成为现代膳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饮料产品不仅仅被单一的用来补充人体的水分,它也逐渐成为人们补充能量和营养成分并快速进入人体的有效载体。然而现在的饮料厂家在配方中多添加大量蔗糖作为甜味剂以保证饮料的口感.但过多的食用糖分会导致肥胖、诱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春节7天长假对于消费市场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黄金周”。临沂市与以往春节黄金周相比,今年春节黄金周商品走势总体比较平缓,但热点商品销售依然火爆。节日期间,百货商场以男女服装、鞋类为热销商品,超市则以休闲食品、生活用品等为主打商品,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各超市、食品蔬菜零售市场、水果销售批发店销售旺盛,各类生活消费品销售都有增长。  相似文献   

19.
很多妈妈为孩子爱吃糖而苦恼过。有哪个宝宝能抵挡得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呢?可是糖吃多了麻烦也就来了,不是有了蛀牙,就是体重不受控制一路上升。所以,很多妈妈认定糖是个坏家伙,也把这个“理论”灌输给宝宝,让他们与糖“绝缘”。其实,糖是人体重要的热量与能源供应的来源,人体离了糖是不行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陈君石教授日前说:吃糖与高血脂没有直接关系,吃糖不会引起肥胖、糖尿病、高血脂。  相似文献   

20.
人体组织,各“霸”一方,独有血液,别具一格。它无休止地沿一条“闭路系统”循环,周而复始,形成血脉,浸浴着整个机体,滋润着每个细胞。如果把人体的细胞平铺在地,那么血液的日灌溉面积竟达十万平方米!人的心脏,大若其拳,约重500克,状如倒置的鸭梨。由于它不停顿地跳动,因而是人类最先感知的自身内脏器官。古人认为,心是“神明的主宰”、“智慧的源泉”,把人的思维能力形象地叫做“心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