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结构和反应性的多方位认识和研究——Ⅰ.煤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的结构和反应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煤科学领域内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煤炭加工转化技术的发展和煤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改善。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概述煤结构和反应性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学讨论和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煤结构的多方位认识和研究。作者结合在这方面的研究实践认为,对煤的结构在化学、物理学、岩相学和矿物学方面的表征应该是互为补充而不应是独立竞争。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活性物质对煤沥青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炭化产物的显微结构根据化学活性物质的添加量的不同可是流动状、细镶嵌状和光学各向异性结构;适量的添加化学活性物质,可得到微晶发育良好,抗氧化性优良的沥青炭化产物。  相似文献   

3.
煤的孔隙结构与反应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煤在气化、燃烧与活性炭制备等热化学转化过程中,均存在着孔隙结构与表面积的变化.煤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的研究是煤炭高效合理利用的基础.从煤的孔隙结构的表征、反应过程中孔隙结构变化以及孔隙结构模型三方面总结了煤的孔隙结构与反应性关系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即加强孔隙结构与反应性关系通用规律和催化剂对孔隙结构影响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煤田地质学、矿物学、煤化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春雷煤矿晚二叠世吴家坪组煤为研究对象,对其煤化学、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剖析了煤中矿物特征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正《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属地质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内容包括:岩石学领域的专题性或区域性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的岩类学、岩理学、实验岩石学、宇宙岩石学、工艺岩石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矿物学领域的描述矿物学、理论矿物学、材料矿物学、应用矿物学、宝玉石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药学、矿相学、新矿物及矿物中包裹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中的构造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煤结构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论述了褐煤、次烟煤、烟煤、无烟煤的典型化学结构模型,分析了煤的化学结构模型在煤热解、煤气化、煤液化、煤自燃及煤的溶剂溶胀性中的应用。煤的化学结构模型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煤反应过程中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机理。煤结构模拟的方法能够有效捕获煤热解过程中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行为,解释煤气化反应机理,有效检测或捕获煤液化时生成的不稳定自由基,从微观方面分析影响煤自燃的因素,达到预防煤炭自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櫒办的学术性期刊,属地质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内容包括:岩石学领域的专题性或区域性岩浆岩、变质岩、沉积櫒岩的岩类学、岩理学、实验岩石学、宇宙岩石学、工艺岩石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矿物学领域的描述矿物櫒学、理论矿物学、材料矿物学、应用矿物学、宝玉石矿物学、环境矿物学、矿物药学、矿相学、新矿物及矿物中包裹体等方面櫒櫒的研究成果;与岩石学、矿物学有关的边缘交叉学科中的构造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同櫒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环境地质学、煤岩学、储层地质学等方面的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  相似文献   

8.
煤是我国主要的矿物能源和化工原料,但因煤组成的复杂性和检测手段的制约性,其结构至今仍未有定论。在煤结构研究的现代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从煤的主要结构特征,显微组分的分布特征,孔隙结构和其溶胀特性总结了煤的聚集态结构,并从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及综合角度阐述了近年来煤的各种结构模型,最后简要介绍了秦志宏教授提出的煤的嵌布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9.
煤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煤的聚集态结构入手,总结了几种主要显微组分的成因、结构及其溶胀特性,分析并讨论了近年来煤结构模型(包括化学结构模型、物理结构模型及综合模型)的研究及其发展情况,提出了煤结构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并指出了煤结构研究的发展方向。最后通过总结煤结构研究在新材料制备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了煤结构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对煤转化和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祖伺 《煤炭转化》1992,15(1):12-18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叙述了煤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时煤转化和制备的影响.提出了在煤转化过程的研究中应开展煤的基础研究.根据我国煤炭资源情况还提出今后有关煤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1.
煤结构的研究及其发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从煤结构研究的现代观点,煤结构的研究方法,煤的主要结构特征。煤大分子结构模型,煤分子间构造模型,煤结构的综合模型,煤的孔隙结构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煤结构的研究及发展概况。最后通过对煤结构模型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煤为固溶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煤的组成、性质以及其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介绍;从物理、化学角度对煤的结构模型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新的煤结构理论模型;最后对煤中小分子及其分子间作用力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丹凤铀矿田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东段的丹凤三角区内,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集中区。通过收集前人对丹凤铀矿田的相关研究资料,主要对区内花岗岩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特征进行了总结。迄今为止,丹凤铀矿田研究程度尚浅,如矿物学、放射性蚀变特征、成矿时代、成矿流体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何凯歌  何肖肖 《广州化工》2011,39(16):33-34,37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叙述了煤的生成、组成和结构,并对各种物理和化学结构模型做了简要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煤的生成对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煤大分子结构模型、分子间结构模型和复合结构模型3个方面对煤的十几种典型结构模型进行了归类,对各模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和简要评述,并引入了我国学者新近发表的若干煤结构模型概念,指出其中的煤嵌布结构模型是目前煤化学界所提出的最为系统和全面的关于煤复合结构的概念描述,其研究过程反映了该嵌布结构模型是煤组成结构本质的一种自然体现,对煤溶解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及煤的黏结性等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1)煤地下气化的发展史和野外试验设计;(2)苏联对水平煤层和倾斜煤层地下气化的基本设计;(3)气化前促进煤床穿透性的成功方法;(4)煤地下气化的化学和物理学;(5)煤的塑性;(6)最近美国和加拿大  相似文献   

17.
煤物理结构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主要从煤物理结构的两相和单相模型以及非共价键作用力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煤物理结构研究的新进展,旨在进一步推动煤结构的研究,提高对它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用单一的预测模型很难评价不同配合煤所得焦炭的反应后强度(CSR)。大部分焦炭CSR预测模型受以下因素影响:煤级(如挥发分或镜质组反射率)、热流变性(如基氏流动度或膨胀性)和灰成分(如碱度指数)。有些模型还包含岩相学参数和炼焦条件。但预测模型存在误差,依据煤的性质预测焦炭CSR仍无法取代实际测量。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煤的性质(煤中矿物质)对CRI和CSR的影响。加拿大炭化研究院(CCRA)研究了配合煤中添加不同矿物质对焦炭CSR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矿物质(方解石、菱镁矿、菱铁矿和黄铁矿)对焦炭  相似文献   

19.
煤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煤的许多特性是研究煤的洁净燃烧和利用的基础,对这些特性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加强和提高煤的洁净利用.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煤的特性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煤特性的研究方法、煤质程度、煤岩结构等因素对煤的燃烧特性、成型特性、粘结特性、电特性以及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煤的分形表面结构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曾凡桂 《煤炭转化》1995,18(2):7-13
介绍了分形理论在煤表面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对煤分形表面结构的实验技术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对煤在处理过程中其表面分维的变化进行了简明的介绍。最后,简要地讨论了煤的分形表面结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