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秋韵  杜春兰 《园林》2022,(7):98-107
历史地段老旧社区兼具历史文化和居住生活双重属性,是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当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的更新发展面临重物质改善而轻文化回应、发展施力不均、社区内外落差明显、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博物馆理念的解读,构建该视角下历史地段老旧社区“空间载体+文化内核+主体驱动+外部催化”的更新路径,并以重庆李子坝片区作为研究范围,通过资料整理、实地调研、人群访谈等方法,分析其中老旧社区在空间、文化、人群、运营层面的现状特征及发展问题。对应提出重塑山地立体空间体系、活化多元山城文化价值、强化居民主体行动框架、发挥周边产业介入优势4个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历史地段的老旧社区更新实践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解读国外历史地段更新的典型案例,研究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城市肌理,剖析其肌理生成、空间发展、形态特点等内容,梳理出延续、生长、重塑3种处理历史地段中新旧城市肌理的方法,促进历史地段"新"与"旧"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康峰 《山西建筑》2005,31(10):269-270
从城市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意义与构成的角度,讨论了城市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强调树立正确的“历史环境观”。从这一高度去认识与评价城市传统建筑环境的问题,以此作为进行更新与保护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汪芳  刘迪  韩光辉 《华中建筑》2010,28(5):159-162
"活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探讨城市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理念和方法,是在Eco-museum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应于城市空间中的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活态博物馆以居民集体记忆、社区居民、空间元素为组成要素;古今并重、主人为主、动态保护为主要特征,本质是社区更新。在山东临清中洲运河活态博物馆案例中,借助已有的资源魅力,激发出地段的活力,对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实现有效保护,进行了规划尝试。  相似文献   

5.
赵志荣 《新建筑》1998,(2):28-30
城市保护与城市更新不断转化,交替进化,共同构成城市持续的生长活动。历史性城市往往表现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拼贴”,应着重选取典型历史风貌地段进行保护。而历史风貌地段不能切断自身的发展,应是顺应城市新陈代谢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段保护更新问题具有复杂性,“单元”式保护更新是将历史地段的复杂性、整体性问题分解进而求解。以厦门市营平片区为例,在充分梳理街巷格局、地块类型、建筑类型等形态类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产权和规划因素划分出5类空间单元,构建适应于历史地段内涵的“单元—建筑”双层管控策略。根据历史地段内涵确定空间单元—建筑的综合价值评价体系,提出保护利用、触媒活化、自主更新、更新改造4种保护更新模式,明确单元内建筑“保留改拆”4种整治方式。以期为历史地段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单元”式保护更新路径,实现空间形态与治理模式的有机融合,助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7.
涂劲鹏 《建筑学报》2007,(12):92-95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越边境友谊关历史地段整体设计项目的设计要素,进而从整体设计与单体设计这两个层面介绍了设计构思,并强调了保护更新原则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新城市主义视角对历史地段住区更新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段的住区更新开发总处于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之中,一边是市场经济下的投资回报,另一边是历史场所的消逝.探索以“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在历史地段更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试图从历史地段住区改造开发面临的问题、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的理论及永清片案例探析3个层面来进行诠释,并使其成为解决开发中诸多矛盾的平衡点,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希望对现今旧城更新改造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对量大面广的一般历史地段提供有效保护,从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入手,挖掘提炼文化资源,对街巷节点、街道绿化、市政设施、城市照明、广告牌匾、标识系统、公共艺术等环境要素进行微更新,形成低成本、易应用、多元化、活态化的环境微更新的历史地段保护框架.  相似文献   

10.
贾艳飞  吴烨  罗融 《华中建筑》2010,28(6):102-105
该文在研究国内、外工业历史建筑,地段保护成功案例的基础之上,以武汉锅炉厂厂区保护、更新案例为例,研究工业历史地段保护、改造与更新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在工业历史地段更新改造中解决历史风貌延续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工作普遍面临保护要求不明确、难以划分保护与更新界线、特色塑造与多样化历史记忆难以兼顾的问题。文章以兴化市西门片区为例,采用“城市—街区—建筑与环境”多尺度保护思维探讨解决路径。城市尺度统筹特色定位,理清保护与更新的方向,确保历史文化保护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范围扩大到完整的街区尺度,明确保护与更新对象,衔接、织补城市功能与空间。建筑与环境尺度进行精细化设计引导,落实多样化历史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保护特点,提出该城保护的核心--明故宫历史地段,同时通过对其现状的考察,提出该地段风貌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试图从历史地段的空间结构、图底关系的转换等方面提出一些更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析板桥镇青龙街典型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文化、景观三方面分析了板桥古镇青龙街的价值,从保护板桥古镇整体的方法、保持青龙街原生态的原则、制定特殊的保护政策多方面论述了青龙街的保护与更新措施,充分体现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魏枢  危良华 《城市规划》2006,30(10):89-92
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关注,其历史地段的保护和更新这一敏感话题更是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从观念上重视到有效保护和有机更新之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尤其一些经济基础较差的城市,面临的问题更多,更新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内历史建筑和地段的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社会、文化及生活层面分析了大学校园与其内历史建筑(地段)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得出对此类建筑与地段界定保护层次进行不同的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快速变革背景下,历史地段面临自然消逝与商业开发的双重压力,对历史地段人文环境认识不足,缺乏延续人文环境的方法是保护工作需要面对的困境。针对这一困境,文章浅析了历史地段中人文环境的内涵、特点与演变机制,通过借助国内外相应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历史地段更新中实现人文环境延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本理念揭露历史地段更新改造中土地-产权、公共-私人、更新-保护、搬迁-留下等多组冲突集合,暴露出以往城市更新政策与经验的局限,新路径亟需探索。基于南京市“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更新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理念下历史地段更新需同时具备民生改善、历史保护和自主更新的三重使命。在项目实施中,政府、产权人、项目方和社会各界形成往复博弈的集体行动,取代了“增长导向”下规避博弈的机会主义运动;构建搬迁、利益引导与自主更新“小利益群体”和物质与非物质组成的“选择性激励”,渐进地化解各类冲突,推动更新政策创新与各类项目落地,形成有章可循的历史地段自主更新路径选择,并突出新路径中探索经营性空间长效运营与统筹分配的策略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视角,结合创作实践,探讨了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遗址的综合开发问题,对设计原则、创作观念、规划方案作了详尽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地段更新改造过程中,单一角度难以满足复杂的更新需求,生态健康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概念,其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手段在保证各类系统平衡的前提下,为历史地段的更新提供了综合的和整体的理论基础。文章以此出发对柳林明清街展开研究,在综合历史地段的资源价值因素与内外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体系,并采用熵值G1法修正。评价结果得出现阶段主要制约因素——院落,进而明确更新重点及策略。研究试图拓展生态系统研究范围并为历史街区的评价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历史地段有序更新的市场机制──北京胡同旅游实证研究郑杨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载体。历史城市只有通过更新,才能保持不断的繁荣和发展;只有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有选择地、有序地更新城市形态及其结构布局,才能避免没落,远离消亡。拒绝更新的城市是行将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