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大推力推挽纵振弯纵复合直线超声电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大功率夹心式纵弯复合直线超声电机。电机定子主体结构由2个小端相连的指数形变幅杆组成,并在连接处设有驱动足。纵弯振动叠加并在驱动足处产生具有驱动作用的椭圆轨迹。在经典变幅杆理论和变幅杆弯振的传递矩阵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各结构参数变化对纵弯谐振频率变化的灵敏度,选取敏感度最大的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将电机的纵弯频率简并至27.476kHz。有限元仿真和阻抗特性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讨论分析了纵弯振动间的耦合作用并提出带耦合环节的等效电路模型拓扑结构,并利用单相驱动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电机样机的最大速度为1280mm/s,最大推力为45N。  相似文献   

2.
纵弯复合两自由度直线超声波电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奇  李志荣  赵淳生  黄卫清 《微特电机》2005,33(12):18-19,22
介绍了一种一阶纵振模态与二阶弯振模态复合的两自由度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的定子进行了结构动力学设计,并制作了电机样机。对电机定子的工作模态和电机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定子的工作模态与理论设计结果相符,并较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电机的输出速度和推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证明所提出的设计思路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双π型压电超声波直线电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作者首次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双π型结构的驻波型压电超声波直线电机。本文系统介绍该新型电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分析设计方法以及驱动控制方法,并通过原理样机的实验研究证实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融合一阶纵振和四阶弯曲振动模式的单模态直线超声波电动机,介绍了电动机的结构和运行机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电动机定子的机电耦合模型,仿真分析了电动机定子的振动特性,确定了电动机定子工作模态和工作频率;利用弹性杆的纵振动和悬臂梁的弯曲振动理论建立了电动机驱动足椭圆运动轨迹方程,分析了激励电压相位差对电动机椭圆轨迹的影响;利用粘弹性接触机理给出了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输出曲线,分析了预压力、激励电压幅值和激励频率等对电动机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数值和仿真分析得出:单模态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工作频率为39 860 Hz,在外加激励电压Up-p=100 V时,电动机最大输出推力和空载速度分别达到19.1 N和310 mm·s~(-1)。  相似文献   

5.
郑文灿  洪尚任  林华  鲍时超 《微电机》2011,44(10):38-40,68
以薄板面内振动的纵弯模式直线型超声波电机为目标,对其驱动机理、建模、设计和制作等方面展开研究,设计了全新结构的样机,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电机运行良好,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动子的振动对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驱动性能的影响。在传统驻波型超声波电机的驱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在定子的不同振动阶段建立动子振动时的驱动力数学模型,研究了动子振幅对驻波型直线超声波电机驱动性能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动子振幅越大,电机的驱动性能下降越严重。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采用U型结构动子,并附加阻尼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动子振幅,提高了电机的输出。有限元分析证明了动子的减振效果,实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贾小川 《微特电机》1995,(1):14-15,35
分析了一种网格型复合次级直线电机,它适合驱动带式输送机,通过建立回路方程组,以矩阵法分析直线电机的推力,得出电机起动推力的稳定值及瞬时值,计算结果与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圆柱定子超声波电机定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给出了输入阻抗的计算方法。以研制的圆柱定子直线超声波电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在10kHz~40kHz频率范围内定子的输入阻抗一频率特性。此外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超声波电机阻抗特性分析仪,并对电机定子阻抗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验方法测量得到的定子阻抗特性与理论分析相符。  相似文献   

9.
本交给出了一种计算动铁型直线振动电机动态过程的数值解法,该解法中考虑了磁路饱和的影响。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适用于动铁型直线振动电机的计算分析和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0.
汪红兵  李志荣  孙春华 《微特电机》2013,41(8):40-42,46
为适应需要大推力的直线超声电机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变幅杆的V形电机。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和动子两部分。定子由互相垂直、头部相连的两个兰杰文振子组成,它们完全对称且具有相同的一阶纵振模态。两个一阶纵振模态合成并通过定子和动子之间的摩擦作用,驱动动子作直线运动。为了获得较大推力,将V形电机定子设计成具有一定锥度的变幅杆。电机定子的结构参数对其动态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电机定子的一阶纵振频率和头部振幅的影响,计算了电机定子的一阶纵振频率和头部振幅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建立定子优化模型来获得头部较大振幅以及具有合适的工作频率。参考灵敏度分析结果,设置设计变量时,灵敏度较大的结构参数变化范围设置较大些,以增大定子头部振幅为目标函数。根据仿真结果研制了电机样品并进行了性能实验,当激励电压的峰-峰值Vp-p=300 V、工作频率f=27.3 kHz时,电机的最大输出推力接近40 N,最高输出速度为100 mm/s,电机的输出性能呈现出低速、大推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纵弯夹心式换能器的直线超声电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电机利用夹心式换能器激励纵向和弯曲振动,通过一定相位差,在驱动足上形成椭圆振动轨迹。采用了指数形变幅杆放大纵振振幅以提高电机速度。利用经典换能器变幅杆理论确定换能器和变幅杆尺寸和纵向谐振频率,并辅以有限元方法来简并纵向和弯曲振动频率。驱动足处于变幅杆不同位置时驱动椭圆振动轨迹有所不同。用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形态的椭圆振动轨迹对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发现当驱动足位于弯曲驻波波腹处电机性能最稳定。样机的最大速度480mm/s,最大推力25N。  相似文献   

12.
高速大推力直线型超声电机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出并试制了一种利用2个纵向振子的直线型超声电机。电机定子上两振子对称分布,头部分别和前端盖联接在一起,2个驱动足位于前端盖上。利用定子的对称和反对称振动模态,在驱动足上形成椭圆振动轨迹。对称振动产生驱动推力,反对称振动产生法向压力。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谐振频率对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确定结构参数使定子的两相谐振频率一致。为了获得高速和大推力,驱动头选用硬铝材料,后端盖选用黄铜,压紧螺栓选用镀铬高强度钢材料。在预压力为70 N下,样机的空载速度0.75 m/s,最大推力16 N,是定子重量的22倍。  相似文献   

13.
圆柱弯曲型超声波电动机在工作时其定子要具有合适的工作模态.为满足该工作模态,早期设计中需对定子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和试算,该方法耗时又不理想.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的环境下编制了定子结构优化设计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能准确地识别出定子所需工作模态,优化后的定子结构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且计算精度和设计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款微型直线超声波电动机的研制。该电机利用两个频率不相等的不对称弯振模态工作,可以实现单相驱动和两相驱动。建立了电机定子的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在单相、两相驱动下定子驱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推导出其椭圆运动轨迹方程。利用有限元对在不同频率驱动下定子驱动点的运动轨迹进行了仿真,检验了电机运动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制作了微型直线超声波电动机样机,该电机定子的尺寸仅为1.72 mm×1.72 mm×6mm,在驱动频率为131.9 kHz、激励电压为40 V时,电机单相、两相激励时的空载速度分别为3.9 mm/s和4.9 mm/s。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夹心换能器驱动的二自由度球型电动机,该电动机定子结构采用两对空间位置正交的夹心换能器,每对换能器驱动电机球形转子一个自由度的正反两个方向运动,换能器之间由一个支架连接,相互正交,支架连接换能器的位置在换能器一阶纵向振动的节面,从而消除了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耦合,保证各换能器独立工作.该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力矩为0.45 N·m,转速为12 r/min,实际工作频率为33.3 kHz,与设计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扭、纵超声电机定子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  陈宇  周铁英 《微电机》2006,39(1):45-46,88
扭、纵超声电机的扭振模态和纵振模态达到共振频率简并对提高电机运行性能至关重要.必须进行精心设计。介绍一些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编制了一维网络传输矩阵软件(UTD),同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电机定子进行设计。比较了两种软件的计算结果,说明了两个计算结果不同的原因。对实验用样机进行测试,该电机扭、纵共振频率差小于0.1kHz,简并良好。  相似文献   

17.
宋起超  周真 《电测与仪表》2013,50(11):106-109
为了有效提高超声电机的机械输出性能,研制了一种微小型贴片式纵弯复合激励式圆筒型行波超声电机。该电机由圆筒和一个纵弯复合换能器组成,换能器位于圆筒的外侧壁上,换能器由一对弯振压电陶瓷片、一对纵振压电陶瓷片和前端为变幅杆的长方形铝块组成。对电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实现了电机两个基本振动模态特征频率的简并。对振动特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测试结果表明,换能器的纵振、弯振和圆筒弯振模态之间均实现了很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