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压电缆护层连接方式对线路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0kV及以上电压的电缆线路多采用单相电缆,各相电缆护层之间及对地之间必须进行连接。不同长度的电缆线路相应的连接方式不同,从而对线路参数,特别是对零序阻抗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阐明该情况,从理论上对比分析了各种连接方式下阻抗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在一条实际电缆线路上的实测值,并介绍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指出了在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电缆外护层绝缘电阻普遍降低的现状以及其耐压水平降低的可能性,建立了单端接地和交叉互联接地电缆的ATP-EMTP仿真模型,研究了在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短路故障的情况下,配置低伏安特性保护器后保护器是否能正确动作且不损坏保护耐压水平降低的外护层。结果表明:在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下,降低保护器伏安特性能有效降低作用于外护层的残压,流经保护器的电流仍然低于其标称放电电流;对于单相短路情况,单端接地条件下保护器需要吸收的短路能量较大,降低保护器伏安特性会使保护器爆炸,而对于交叉互联接地情况,降低保护器伏安特性保护器是否会爆炸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有关,较大的短路电流会使得保护器爆炸。最后提出了电缆外护层绝缘降低时护层保护器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降低高压水底电缆护层损耗可能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10~220千伏自容式单芯充油电缆已在国内输电网络中广泛使用,为了降低电缆线路金属护层损耗,都是采用了众所周知的护层交叉互联或一端接地的方式。但在水底电缆线路中,由于护层交叉互联在技术上的复杂性,所以只能采用两端直接接地的方式,由此在护层上出现大量循环电流(以下简称环流),在长时间内的能源损耗是相当可观的。在当前电力工业不断  相似文献   

4.
在进出变电站线路段,双回单芯电缆同沟敷设的情况普遍存在,在雷电冲击电压或系统发生工频短路故障时,电缆金属护层上会产生感应过电压,降低电缆寿命。比较平行排列、"品"字形排列和自主设计的集中平衡排列方式下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发现平行排列方式极易发生环流,导致线路停电;"品"字形排列方式使得三相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效果,但仍存在回路电压;集中平衡排列方式能有效降低电缆金属护层的感应电压,降低接地事故发生率,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电缆线路改造引起的护层感应电压变化及其补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力电缆线路改造时交叉互联后容易造成换位的三段电缆不等长,从而引起护层感应电压不平衡。本文通过对电缆护层感应电压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在末端电缆护层上连接电感元件进行电压补偿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小由于护层感应电压不平衡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护层电流的瞬变、突变监测。捕捉护层电流的突变信号,分析故障原因,定位故障段,为线路抢修和前期预警提供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7.
当单芯电缆采用全属护套一端接地的方式运行时,不接地的一端将会出现过电压。关于护层工频过电压的计算及降低护层所受工频过电压的措施已在文〔1〕中讨论。本文将讨论有关冲击过电压的问题。一、护层过电压的初步估算及何护器安装地点的确定为确定保护器的安装地点,让我们先来计算波沿电缆线芯袭来时护层所受的冲击过电压。在带有金属护套的电缆中,电缆的线芯和金属护套构成了平行多导体。因此波在带有金  相似文献   

8.
110千伏及以上的高压电缆一般都是单芯的,它的金属护套两端互联直接接地时,在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流可达线芯电流的50~90%,由之所形成的金属护套电能损耗可达每公里每年数十万度。这不仅大量浪费电能,而且会加速电缆主绝缘的老化并降低电缆的载流量。由于高压进城的需要,目前高压电缆用得愈来愈多,所以金属护套一端接地有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金属护层中产生感应电压是电力电缆的普遍现象,电缆敷设时常采用三段换位的方法以降低护层电压,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加快,电缆线路的改造也越来越多,电力电缆线路改造时往往造成换位的电缆三段不等长,从而引起护层电压不平衡,产生护层环流。文中通过对电缆护层电压的理论分析,推导了电缆任意排列方式下的护层感应电压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在电缆终端加补偿装置的方法来平衡护层电压,抑制护层电流。其基本原理是将该补偿装置套装于电缆上,电缆中通过电流时,补偿装置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该感应电势来抵消电缆护层电压。导出了补偿电感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研制了电缆护层电压补偿装置,并在电力公司进行大量的现场实测,其实测结果与仿真计算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电缆护层的感应电压,从而减小护层环流,显著减小电缆损耗。  相似文献   

10.
高速动车组高压电缆金属护层在各车体同车顶单端连接是引起动车组升弓瞬间车体浪涌过电压的重要原因。为了掌握现有连接方式下此感应电压的特点,文中以CRH2型车为例,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包括接触网电源、高压电缆、车体及接地系统的等效模型。仿真研究升弓瞬间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传播过程,探究电缆长度、接触网电源等值参数及其电压相位对感应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升弓时电缆芯线电压可达60~70 kV,振荡持续时间在0.2 ms左右,振荡频率一般在60~80 kHz;金属护层感应电压幅值在不同车体之间沿电缆向前传播过程中逐渐减小;金属护层与车顶之间的电压差受电缆长度、接触网电源等值参数及其电压相位的影响较大。以上研究结果对合理设计高压电缆金属护层连接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贾宏兴 《江苏电器》2008,(10):39-40
从单芯电缆的结构原理入手,介绍了单芯电缆在使用时若没有相应的单芯电缆护层保护措施,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隐患。分析了电缆护层保护器对单芯电缆的保护原理及电缆护层保护器应用于高压电缆馈电开关设备时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其一次系统接线图的正确接法。为高压开关设备制造企业在解决此问题时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一起典型的220 kV高压电缆回流线接地端子发热缺陷,介绍了高压电缆回流线以及缺陷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回流线敷设方式以及对发热接地端子的检查分析,确认导致发热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类似缺陷的预防以及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ATP-EMTP的高压电缆回流线设置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高压电缆工程中回流线的作用,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按照工程中典型的敷设方式、正常工作电流和短路电流等条件,对有或无回流线的单、双回路电缆进行建模.根据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其中回流线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线路正常运行和单相短路时回流线抑制感应电压效果,研究双回电缆共用回流线和利用并行回路电缆的金属护层做回流线的可行性.为降低线路正常运行时回流线的损耗,提出调整回流线布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牵引电缆结构分析了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产生机理,探讨了雷电流对于金属护层对地电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构建了牵引供电系统、牵引电缆以及雷电流模型,仿真分析了AT供电方式下避雷器接地和牵引电缆接地对雷击感应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小于5Ω并且电缆在靠近接触网一端安装护层保护器时,电缆金属护层的雷击感应电压低于外护套冲击耐受电压。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高压单芯电缆的铅包护层必须接地,但它只能一端接地,如将它的两端都接地则单芯电缆芯线所产生的磁力线将在铅皮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及产生很大的电流,这种作用几乎和1比1的电流互感器差不多,所以感应电流值可达50%~90%.这一电流不仅在铅包中形成热能损耗加速电缆绝缘的老化过程,而且将使电缆芯线的载流量降低40%左右.  相似文献   

16.
高压电缆在电力系统及工业生产中使用越来越多.电缆护层的保护直接关系电缆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高压电缆在运行中除由于工频短路和雷电冲击引起护层过电压外,还可能在系统操作时出现护层过电压,此过电压的能量必然通过护层保护器释放。因此,在选择保护器通流容量要计及上述情况。  相似文献   

18.
高压电力电缆护层感应电压的补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电力电缆敷设时常采用三段换位的方法以降低护层电压,但电力电缆线路改造时容易造成换位的电缆三段不等长,从而引起护层电压不平衡,产生护层环流。为解决此问题,通过对电缆护层电压的理论分析,推导了电缆单回路和双回路任意排列方式下的护层感应电压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在电缆终端加补偿装置(实际上为补偿电感器)的方法来平衡护层电压,抑制护层电流,其基本原理是将该补偿装置套装于电缆上,电缆中通过电流时,补偿装置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该感应电势来抵消电缆护层电压。补偿电感的仿真计算表明,该法可有效减小电缆护层的感应电压,从而减小护层环流,大大减小电缆损耗。  相似文献   

19.
朱爱钧 《供用电》2006,23(6):7-9
结合上海电网电缆工程的应用实例,对超高压、长距离、大截面电缆护层感应电压进行了计算及分析,探讨了当电缆线路较长、通电电流较大时,电缆金属护套上感应电压限制值标准对电缆截面选型及电缆长度分段较长的影响,提出了提高金属护套感应电压限制值是可行的观点,以及限制值提高后相应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铅护层用来保护电缆绝缘免受外界潮气侵入,是保证电缆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运行情况表明,不少事故是由于铅层质量所引起的。为此,要求铅层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并在外界机械和化学因素作用下保持其稳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由其结构所决定,亦即与铅层合金成分,挤压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