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不仅涉及消费者个体的权益,更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救济体系不完善、金融消费者认知水平不够等不足。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我国法制建设、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保护知情权便成为了金融消费者的其他权利得以实现的关键。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并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存在其必要性。信息的不对等导致这项基本权利往往被金融机构侵犯。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完善对策。有必要思考这些意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以便逐步解决这些矛盾,促进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人身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在寻求司法救济时会遇到避风港规则与网络匿名制的障碍,这种障碍反映出受害人的人身权利与国家产业政策、公众言论自由与隐私权之间的冲突。为保护受害人的权益,我国引入了网络信息披露制度,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披露侵权人的身份信息,但对信息披露的具体条件及其法律后果却未明确。为了公正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司法机关应当根据救济效益、责任适度和最小伤害原则,在利益衡量的基础之上分配各方的权利与责任。  相似文献   

4.
分析美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失败的成因,提出中国必须认识到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业健康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致性;要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为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组织保障;要通过阳光信息披露,保证消费者从提供的金融服务中实现最大的利益;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促进消费者金融素质的提高,改善消费者管理自身金融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对消费者的保护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日益发达的市场体系使消费者直接面对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复杂消费关系,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加凸现。鉴于此,本文力图从风险防范和纠纷的救济入手,构建“消费风险防范”与“消费纠纷救济”两个法律体系,以期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网络海外代购的形式,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法律关系.认为在接受网络海外代购服务过程中,消费者的知情权、安全保障权及获得赔偿的权利都容易受到侵害.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应建立代购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健全代购商准入机制,同时引入在线纠纷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金融立法中已明确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要求。我国在加速金融发展和开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而目前我国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本文从金融消费者基本内涵的探讨开始,通过分析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意义,介绍中等收入国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构建中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开始实施的新律师法,对于律师的执业权利在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和言论豁免权方面都有进一步改善,但与刑诉法的有关规定仍然存在冲突,并缺乏律师执业权利救济机制,因此实践中部分律师权利仍然可能处于虚置状态。要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需消除律师法与相关法规的冲突问题,建立律师权利救济机制和完备的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并赋予律师作证豁免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业和金融业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形式。互联网业和金融业的结合,给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新的风险,主要有法律风险、监管风险、技术风险和网络安全风险等。为了合理规避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应完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完善风险监管法律制度,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规定,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利法律,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作为债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对于保证债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其信息披露制度仍不完善,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市场各方可以从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强化信息披露意识、规范信用评级体系、构建信息披露平台、建立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权利救济机制,已经成为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完善高校的权利救济机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处于劣势地位的教师、学生合法权益不被肆意忽略和践踏。为此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教育申诉、复议、仲裁、调解制度,保持司法对高校纠纷的有限介入,最终实现既能发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保障作用,又能尊重高校的自主管理权,有效地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配子捐赠匿名制受到质疑,不少国家选择开放捐赠者信息。保护配子子女知情权具有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避免近亲结婚、保护配子子女的人格利益等意义。我国目前的配子捐赠采取匿名制,而随着配子子女的成长,配子子女知情权的保障将成为一个现实的需求。可选择单轨制中部分开放信息的披露制度,并从立法保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以及建立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三个方面构建保护配子子女知情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消费者权利保护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持。保护消费者权利,是国家的干预手段,为了扶持消费者,抑制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强势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从产品责任制、消费者社团制、产品质量监管制、广告监管制等方面,平等自由的协调规制生产者与经营者,扶助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分析高校师生的维权意识和权利救济,认为高校师生权利救济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救济渠道过分单一,且师生与高校发生法律纠纷大多难以寻求司法救济,因而有必要厘清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与师生的法律关系,从而实现高校师生权利救济的法治化制度构建,推动我国高校的法治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夫妻侵权损害救济制度。提出从保护夫妻的权利、尊重夫妻独立主体地位出发,借鉴世界各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经验,建立以损害赔偿为主的婚内侵权救济制度,通过个人财产补偿、分割共同财产、诉讼时效中止等方式实现救济。  相似文献   

16.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处于什么地位?对消费者的保护是一种直接保护还是一种间接保护?是否给予消费者提起诉讼保护自己权利?在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明确了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应当是一种间接保护,但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没有给予消费者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保护股份公司中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如果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保护,那么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和整体经济发展将面临着重大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完善股东知情权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累积投票权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股份收购请求权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提高中小股东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措施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以保证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西方世界已经意识到金融消费者保护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性,介绍和比较了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的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我国应借鉴美、欧金融改革的有益经验,逐步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到消费者的身边,在消费者购买之时就必然需要有足够的信息来做出理性的选择来判断,但是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明显处于信息劣势。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以达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以余额宝(Yu'e Bao)、增值宝(Zengzhy Bao)、微信宝(Wechat Bao)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金融消费习惯。但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明显欠缺,主要表现在立法保护欠缺、机构机制不统一、纠纷解决机制不通畅、公平服务不到位、征信体系不健全等。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入手,就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