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有线网络环境中,分组丢失往往是由于网络拥塞造成的,因此传输控制协议(TCP)能够良好运行;然而当TCP运行在无线环境中,由于误码率高,信号衰落以及频繁的移动等特性造成丢包时,TCP拥塞窗口依旧盲目减半,导致其性能大幅度下降。本文首先阐述了无线环境中出现的拥塞丢包、随机丢包、突发丢包以及发生包的重新排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对他们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网络拥塞对VoIP应用的影响,基于VoIP应用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应于VoIP队列的主动丢包的调度算法——VASA算法。结合VASA和RED算法可实现新的VoIP队列管理和调度模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网络拥塞状态下语音包转发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作为拥塞度量,排队时延具有很多优点,但仅利用排队时延并不能完全避免丢包,而在链路缓存不足出现丢包时,排队时延已不能有效反应网络拥塞情况。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时延和丢包率的拥塞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双模控制的方法。在瓶颈链路上有足够缓存时,模型利用排队时延作为拥塞度量,使各流获得稳定的动态性和成比例公平性。当瓶颈路由器上没有足够缓存不可避免要丢包时,模型利用丢包率作为拥塞度量,使各流仍能获得与不丢包情况下相近的流特性。模型在两种模式的切换中保持稳定,实现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络丢包率的动态自适应的主动队列管理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用早期网络的丢包率标记到达的数据包,并作为数据包的丢弃概率。这样使得到达数据包的丢弃概率逼近当前实际网络的丢包率,然后经过自适应调整丢弃概率使得缓冲队列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NS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可以很好的控制队列长度,降低延迟抖动。 相似文献
5.
6.
7.
无线网络因为误码丢包导致的错误拥塞使发送端降低发送速率,正确判断网络拥塞状态对网络性能非常重要,实时传输协议的速率控制单元丢包检测方案设置于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边界上,它能够提供网络状况信息给源端,使得源端能够正确的判断网络拥塞状态。仿真实验证明,RTP/RCU的反馈信息可以较好的区分拥塞状况和误码丢包,使得速率控制和差错控制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实时IP 语音通信在数据包会丢失的情况下,语音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恢复传输过程中丢失的语音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相位差(Instantaneous Phase Deviation, IPD)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 DNN)的丢包隐藏 (Packet Loss Concealment, PLC)方法。在训练阶段,将语音的对数功率谱(Log Power Spectrum, LPS)和IPD作为训练DNN的输入特征,以学习从接收包到丢失包的映射关系;在重构阶段,将丢包前接收到的语音包送入训练好的DNN中,恢复出丢失包的语音。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丢包率下,所提方法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LPS和DNN的PLC方法。 相似文献
9.
拥塞控制一直是网络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它可以避免因网络拥塞而导致的传输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确保网络带宽的高效利用。TCP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角色,是实现网络拥塞控制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多种TCP拥塞控制算法,其中基于丢包和网络测量两类算法最为典型。文章梳理了TCP拥塞控制算法的发展历程,并详细分析了基于丢包和基于网络测量两类算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国内,目前VoIP业务的市场监管尚不明朗.但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已经有大量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分析VoIP在中国的监管现状。并通过详细的调查,列举了在目前监管框架下VoIP服务提供商进入市场的几种模式,给从业者以启发。同时,也对于VoIP管制的着眼点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日益成熟和3G牌照发放的推迟,基于IP的移动软交换方案被认为是运营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并成为移动运营商扩容和优化2G核心网选择。文章对2G核心网络中的移动软交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基于IP方式下的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通信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低价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通信资费的大幅度降低,VoIP的迅速发展使IC卡公话的消费群体急剧萎缩,IC卡公话业务进入了衰退期.如何延长IC卡公话业务的生命周期,本文从IC卡公话业务面临的困难、创新发展的措施两个方面分析了IC卡公话业务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希望对IC卡公话业务运营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16.
比较了当前流行使用穿透NAT的几种方案,分析了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穿透NAT的问题所在。提出了一种新的穿透方式,即采用远程服务获取真实端口的策略,对当前终端、NAT设备不做任何修改,不增加新设备的前提下,达到穿透NAT。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VoIP的语音动态加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针对目前VoIP语青加密的不足,使用一种对语音进行分组加密的动态加密方法,通过对加密算法的动态选择。以及密钥的动态分配米增加加密的复杂度,提高通话安全,同时利用数字信封技术来保证密钥的传输,并对加密模块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提出了基于口可堆叠式的VoIP通信应用系统的系统架构,重点介绍了面向IP可堆叠式的VoIP语音板卡的固件程序设计.每块VoIP语音板卡支持8路语音,通过自定义的通信协议可使不同的VoIP语音板卡独立地通过IP互联,实现基于IP可堆叠.自定义通信协议实现了VoIP语音板卡中芯片内部通道之间、VoIP语音板卡上芯片之间、不同VoIP语音板卡之间,以及VoIP语音板卡与管理PC间的通信.VoIP语音板卡控制软件以内核模块方式运行,并在内核模块方式下由VINETIC-2CPE语音芯片中断服务程序激活回调函数,提高了实时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