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光荣 《建筑》1998,(9):15-16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随着改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困扰着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影响了改制的进程,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各企业的高度重视。为了搞好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加快改制的步伐,笔者对国有建筑企业改制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此谈点粗浅看法,与同仁切磋。一、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优势,盘…  相似文献   

2.
并购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也是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正确认识员工与并购后新企业之间心理契约关系的尽快构建的重要意义,是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契约的构建是企业并购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器。  相似文献   

3.
徐工改制再度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6年,社会各界对徐工改制的关注被“博客之战”引入沸点。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并且一度发展成为一场全民大讨论。一直被视为外资并购境内国有企业控股权试水者的徐工改制,其最终并购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0)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继续推进改制上市,有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积极引入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重组整合、国际并购。在此背景下,引发了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并购热潮。一、投资并购目的(1)战略转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或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需要针对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战略平衡,即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汪庆璋 《福建建筑》2007,(2):71-72,80
国有企业的改制是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大的责任,要增强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通过国有企业的改制摒弃旧体制中存在的不足,用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发展摸式,符合发展思路的战略转变,使国有企业的改制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做到国家、集体、个人都有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今日工程机械》2004,(1):19-19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重组进行得如火如荼。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并购重组的热度也呈不断上涨之势。市场是一切企业行为的主导因素,而在政策上,国家及省市政府给予支持却同样的重要。为此本刊于2004年推出“改制导航”栏目,旨在解读国家的企改政策,扫描企业改制并购现状,为业内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前 ,国有企业改制已经进入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攻坚阶段 ,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近涌现的大量合资及民营开发企业的兴起 ,其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成为绝大多数大型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必然选择。从已经改制的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实务操作和即将实施改制的企业的改制方案来看 ,一些企业脱离行业特点 ,机械套用改制模式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资产规模的量化、经营业务的拓展以及改制的规范化等方面做得还欠深入和完备 ,企业改制不彻底 ,国有企业固有…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点要从改制转向转机制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两大目标基本实现后,近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要从改制转到真正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上来。这是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蒋黔贵在6月5日召开的全国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蒋黔贵提出,从现实情况出发,近期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点要从改制转到真正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上来。一是要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扩展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的途径,尤其要重视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使国有企业重组上市,对于规模大、资产质量较好的大型企业,要积极争取到境外上市,充分利用证券市场和监管部…  相似文献   

9.
《城镇供水》2009,(1):21-23
各中央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近年来,国有企业职工(含管理层,下同)投资参与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国有大中型企业辅业改制以及科技骨干参股科研院所改制,为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规定,操作不规范,企业改制引入职工持股以及职工投资新设公司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加强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搞活国有企业不仅要“转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而且要“改制”(改革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本文着重论述企业的“改制”问题。为什么非国有企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3)
并购作为一种企业整合、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的市场建设,国家战略实施尤其是国有企业调整转型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的国有企业先后经过了以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激发市场活力为目的的拆分阶段以及为挽救濒危企业的以强带弱式的并购阶段后,进入了现阶段以产业整合,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强强联合阶段。本文选择南北车合并为案例研究对象。于2014年被提上日程的南北车合并作为该阶段的开局之作之一,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在此背景下,基于该案例来研究政府控制与企业并购整合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希望在政府控制与企业并购整合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中,得以丰富企业并购理论并得出对我国企业并购实践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施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中建三局企业整体改制、主业上市、主辅齐飞的改革思路、做法、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于目前的国有企业改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并购是企业快速"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也是国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正确认识员工与并购后新企业之间心理契约关系的尽快构建的重要意义,是企业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心理契约的构建是企业并购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今日工程机械》2004,(2):23-23
“现在,从现实的资产重组案例看,最为难办的是3个问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说。在2004年1月6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上,谈到时下热门的企业改制和并购,魏杰把目前面临的问题概括为资产清理、资产定价和价值理念的整合“三大难”。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改制不但要重形式,更要注重实质,要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体制创新上推陈出新,重点要解决改制后企业在机制、文化、意识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建改制成果的分析研究,得出国有企业改制的核心内容是稳定和发展,只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国企改制才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何能金 《建筑》1999,(11):12-1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结合起来。既要卸掉企业历史包袱,排除不合理的社会负担,优化企业外部环境,又要进行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整体推行分批渐进,实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并举。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要途径。一、进行企业“改组”促进资产存量优化增值(-)组织发展企业集团。许多发达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大企业集团。美国主要靠500家,日本靠几十家。在总结企业集团试点…  相似文献   

17.
《广州建筑》2008,(5):50-50
本公司成立于1975年3月,1992年被广东省建委批准为建筑二级施工企业,1994年3月经国家建设部批准晋升为建筑一级施工企业,1998年12月改制并更名为“汕头市建安实业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第一家由国有企业改制的国家建筑一级施工企业。2003年7周更名为“汕头市建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本司拥有员工3900人,专业技术人员558名,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104名,  相似文献   

18.
1股份改制、吸纳资本企业要正确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以搞活优势企业,壮大存量资产出发,大张其“股”,大力实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改变国有企业单一的资本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要依章进行增资扩股,不断加快企业改制步伐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制,其核心是产权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对企业价值的重新评价,它涉及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制度的创新,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在全国普遍推开,有效地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体制的转换,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持了国有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然而,在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由于主客观的因素,以及认识上的差异,产生了许多不协调的现象,引起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国有企业改制的混乱,有悖改制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程峰  任志伟 《江西建材》2011,(2):329-330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必须加强企业党的建设,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事求是,与企业改制同步发展,做全面考虑,建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使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