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渣水泥粉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矿渣水泥的粉磨工艺原理以及不同粉磨工艺对矿渣水泥浆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渣和熟料在混合粉磨过程中将产生“微介质效应”,该效应对偻磨过程的影响程度与混合料组成及粉磨细度有关;矿渣掺量低量,宜采用混合粉磨工艺,而当矿渣掺量高时,采用矿渣预挤压后的混合粉磨工艺或单独粉磨工艺,对于提高矿渣水泥浆体强度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郑林昌 《云南建材》2012,(16):58-61
某水泥有限公司粉磨系统设计采用矿渣与熟料单独粉磨系统,实现了降耗、节能、高效的良好效果,本文就单独粉磨系统的设计与效果做个浅析。  相似文献   

3.
某水泥有限公司粉磨系统设计采用矿渣与熟料单独粉磨系统,实现了降耗、节能、高效的良好效果,本文就单独粉磨系统的设计与效果做个浅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粉磨工艺是将矿渣混合材与水泥熟料进行同时粉磨生产水泥。由于矿渣在粒度、易磨性等物理性能方面与水泥熟料有较大的差异,导致矿渣难以被粉磨至一定的细度,抑制了矿渣的活性,水泥中矿渣的掺入量一般只能达到30%~40%,过高比例的掺入,导致水泥的28d强度下降,早期强度也不符合国家标准。目前,我国新建的粉磨站或水泥厂已采用分别粉磨工艺,即将熟料和矿渣分别粉磨至一定的细度,再通过均匀拌合,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矿渣单独粉磨,可将矿渣粉磨成400~600m2/kg(或更高比表面积)的矿渣微粉,作为水泥或混凝土的掺合料使用,其潜在的胶凝性和…  相似文献   

5.
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我国矿渣粉的生产和应用起始于1996年,矿渣粉生产工艺从最初的振动超细磨系统、改造原有的球磨机系统到现在的立磨系统,目前国内已建成多条采用国产立磨的大规模现代化矿渣粉生产线。把矿渣单独粉磨成超细微粉,以充分激发矿渣的早期活性,矿渣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矿物细掺料,使用矿渣粉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益,符合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科学发展战略,是当前重要的生产技术实践。由于矿渣致密度高,易磨性小,  相似文献   

6.
赵洪义 《山东建材》2006,27(6):20-23
在当前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再循环利用中,水泥企业一般是将矿渣与熟料及其它组份物料按配比一起加到球磨机中共同混合粉磨。由于各种物料易磨性差异较大,当出磨物料达到工艺要求时,其中某些工业废渣组份的细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指标。如:粉磨矿渣水泥时,矿渣比水泥熟料难磨得多,当水泥比表面积达到了300 m2/kg以上时,水泥中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只有200~250 m2/kg,其水化活性不能在水泥构件或建筑工程中正常发挥。因此专家建议:有条件的水泥企业应该将矿渣与熟料等其他组份物料分开,将矿渣单独粉磨,把熟料、石膏及其他混合材一起粉磨,然后再…  相似文献   

7.
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大量掺入高细度矿渣和粉煤灰是水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之一.分析了单独粉磨混合材的优势和生产混合材超细微粉的技术路线.介绍了应用分别粉磨超细微粉生产大掺量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实例,并进行了投资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将低品质粉煤灰和矿渣(磷渣)混合共同粉磨后所得掺合料的特性,并与单独粉磨后混合所得掺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合共磨所得掺合料在细度、需水量比和净浆流动度方面都有较明显的优势;SEM结果显示,混合共磨所得掺合料颗粒级配更加合理:混合共磨所得掺合料水化热较低,活性指数高于单独粉磨后混合所得掺合料.  相似文献   

9.
就闭路球磨和立磨2种粉磨系统制备的矿渣粉基本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立磨还是球磨矿渣粉,其粒度分布均符合Rosin-Rammler表达式,但是,球磨矿渣粉的粒度分布范围比立磨矿渣粉宽,均匀性较差.在粒度表征参数中,比表面积和中位径都可以很好表征2种矿渣粉的总体粗细程度.立磨矿渣粉的内摩擦角小于球磨矿渣粉,因此其流动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获取矿渣粉细度.有效的激发粒化矿渣的活性.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粉磨方法和粉磨设备。我国矿渣粉的生产和应用兴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早期的矿渣粉生产工艺主要是振动超细磨系统。近年来随着立式磨耐磨材料技术的发展.立式磨生产矿渣粉已经成为矿渣粉磨的主选设备之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开发研制的HRM型立式矿渣磨,是集破碎、烘干、粉磨、分离、输送为一体的集合式设备,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允许入磨物料粒度大、占地面积小、噪音小、节能、高效及环保等优点。本文就HRM型立式矿渣磨的设计、制造及应用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