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裂缝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常见的问题,给工程安全运行带来隐患。通过对敦化西崴子水库混凝土结构因基础不良或基础处理不当、温度应力过大、混凝土密度不均匀、自身结构设计不合理、混凝土干缩等原因产生的裂缝进行分析,提出表面修补、灌浆修补、凿槽嵌缝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确保敦化西崴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合格,为水库运行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团山水库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0m,大坝在施工期混凝土面板产生较多非结构性裂缝。经对裂缝进行检测和钻孔压水试验分析,认为施工期面板较长累计变形收缩量较大、表面止水施工期间养护效果不佳和施工速度快是引起面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文章选择研究低压灌浆修补和裂缝表面封闭相结合的处理方案,经现场检查和压水试验分析成果表明:裂缝处理效果好,蓄水试验运行未见明显裂缝,水库运行状况稳定。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黑尔水库混凝土面板裂缝的情况及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即混凝土原材料引起的裂缝、塑性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干缩裂缝、施工工艺产生的裂缝;通过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降低水泥水化热、掺入粉煤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并补充细小颗粒、控制混凝土出机入仓和易性;喷洒DH10表面养护剂等措施减少面板混凝土裂缝;裂缝处理的方法,采用LW-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对裂缝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淮阴第二抽水站工程进水流道裂缝问题,运用温度应力理论分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泵送混凝土施工是形成裂缝的主要原因;高温季节施工,拆模过早有助于裂缝的形成;配置的构造钢筋不能满足混凝土抗裂要求.提出对表面裂缝采用抗渗聚合物砂浆或环氧玻璃钢进行表面封闭;对贯穿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  相似文献   

5.
倒虹吸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复杂而繁多,其中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在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应力和变形超过混凝土内的自身约束应力,是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以环氧、聚氨酯灌浆料与"XYPEX"浓缩剂为材料,采用裂缝内部化学灌浆、表面封闭处理的施工方法对裂缝的防渗补强、堵漏加固作用显著,取得了良好的内在质量和外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库大坝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施工中受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产生裂缝,直接威胁大坝安全。针对狗鱼塘水库基础垫层混凝土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认为产生原因为混凝土级配变化、未采取温控措施、未设纵缝,提出裂缝处理方案为裂缝宽度大于0.2 mm水泥灌浆、裂缝宽度小于0.2 mm化学灌浆、在裂缝面上方布置骑缝钢筋。方案实施后,4#和6#坝段满足规范要求,5#坝段两处裂缝灌浆水泥结石体填充质量不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进行补充灌浆。  相似文献   

7.
邱庄水库溢洪道闸室混凝土裂缝成因主要为结构应力集中,基岩对混凝土约束产生拉应力,施工期间混凝土温控及养护条件差和温度筋配置偏少等.裂缝宽0.1~2mm,长度4~13m之间.灌浆施工运用改性环氧装液,采用单液法灌浆,即按事先已配制成既定组成的桨液进行灌浆.压送浆液的动力为气压法,即使用压缩空气压送浆液,化灌方式为纯压式.  相似文献   

8.
辽宁东港市罗圈背水库迎水侧坝体、背水侧坝体、溢流堰面裂缝表面出现了渗漏、表面混凝土缺损等现象。为了修补这些裂缝,修补施工中采用了遇水膨胀的柔性灌浆料灌注缝内部、微细化学浆液缓慢渗透裂缝内外、手刮聚脲弹性体表面封闭等技术措施,其主要技术手段为化学灌浆、手刮聚脲表面封闭。检测表明:采用聚氨酯类柔性灌浆料、手刮聚脲弹性体处理溢流堰面部位的温度缝、裂缝、施工缝,可以取得较好的修补效果,修补后裂缝表面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工况,能够适应东港地区的冷热温度变化,适应冻融环境;修补处理后,不影响温度缝发挥其正常的变形作用;通过黏结试验发现手刮聚脲材料不仅与混凝土基面具有较好的黏结性能,同时满足抗冲耐磨要求,对溢流堰面结构缝的保护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沙老河拱坝采用外掺MgO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浇筑完工后先后产生了5条贯穿性裂缝,裂缝从坝基一直延伸至坝顶。分析认为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坝轴线较长,未设横缝释放温度应力;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量偏小,不足以补偿温降收缩;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大,弹性模量高,对抗裂不利;局部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保温措施不及时;水库未按计划蓄水,大坝空库越冬等。坝体温度稳定后对裂缝进行了嵌缝和水泥灌浆处理,经多年蓄水运行,裂缝未出现渗水。其处理过程对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温度应力及基础约束等产生的细小贯穿裂缝,采用新型聚氨酯灌浆液进行处理,效果显著。本文综述了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1.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通过对面板混凝土裂缝定期检测,发现裂缝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对面板防渗性和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面板运行的外界气候条件和电站运行条件,对冬季运行期的混凝土面板温度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由此得出了混凝土面板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根据上述计算分析及混凝土面板裂缝检测结果,认为冬季运行期温度应力是上水库混凝土面板裂缝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为确保上水库钢筋混凝土面板长期安全运行,选择SK手刮聚脲对上水库混凝土面板裂缝进行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水工地下隧洞衬砌混凝土为满足抗冲耐磨要求,一般其设计标号高、水泥用量大,同时因基岩硬度大、弹性模量高等原因,导致该类混凝土即使采用低温混凝土浇筑,其最高温度也超过允许标准。在隧洞衬砌混凝土浇筑形成后,结构混凝土由于受到内外温差所引起的温度应力影响,会因不均匀收缩而出现裂缝,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隧洞会出现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有一定水压的环向渗水裂缝。为处理这类渗水裂缝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高渗透改性环氧浆材,并采用打斜孔埋管和无损贴嘴灌浆的灌浆施工工艺方法,裂缝处理的效果满足设计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混凝土施工中难免会产生裂缝。对出现较浅的混凝土裂缝时,一般采用表面涂抹、表面贴补法或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当出现较深的混凝土裂缝时,往往采用灌浆的方式处理。在制定处理方案确定灌浆孔的深度、斜度时都要以裂缝深度为依据。由此可知,准确测定裂缝深度对于裂缝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浅谈声波穿透法在混凝土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艾坝水库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简单阐述该水库工程大坝混凝土在原材料控制、优化配合比、拌合控制和浇筑分层、预埋冷却水管、冬季保温等几项主要方面所采取的温度应力及温度裂缝控制措施,总结已采用的相关温度应力及温度裂缝控制措施布置和技术要求在该水库大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类似水库大坝工程混凝土浇筑温控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韩铁马 《人民黄河》2006,28(10):74-75
通过对某闸墩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宽度的计算,分析了闸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的原因,指出水泥水化热过高、养护措施不力及早期遭遇气温骤降等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对该裂缝采取化学灌浆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导流洞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受到施工干扰、温度、围岩变化、渗水等因素影响,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部分危害性裂缝不处理可能对混凝土结构安全和导流洞过流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在处理方案上,采取化学灌浆方式对裂缝进行补强处理。介绍了化学灌浆技术在锦屏二级水电站导流洞工程中的运用,以及裂缝产生的原因、Ⅲ类裂缝采用化学灌浆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和灌后检查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黄前水库除险加固溢洪道泄槽段工程,由于施工环境温度高、地基的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存在裂缝等问题,加上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质量缺陷。经过全面检测和优化设计方案,采用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化学材料,结合打磨、灌浆等方法对工程缺陷进行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1  相似文献   

18.
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面板及趾板混凝土施工期出现了较多裂缝,裂缝以深层缝、渗水缝为主,裂缝长度1.1~13.2 m,裂缝宽度0.03~1.12 mm,其中面板裂缝基本为规则横向,趾板裂缝垂直于趾板延伸方向,有极少数斜向裂缝、X型裂缝、Y型裂缝,初步分析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混凝土干燥收缩、温度变形、基础约束等因素有关。针对Ⅰ~Ⅳ类不同类型的裂缝,分别采用了表面封闭、封缝无损贴嘴+表面封闭、切线槽化学灌浆+表面封闭、凿槽封缝后化学灌浆+表面封闭等不同方法进行处理。蓄水前压水试验检查结果表明,裂缝处理效果良好,缝内填充密实,裂缝隐患得到有效消除。蓄水运行后未见明显渗漏,下水库运行状况稳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湾水利枢纽工程所出现的混凝土裂缝成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地基岩石卸荷松弛变形和固结灌浆抬动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裂缝;对裂缝的处理给出了具体实施方案,采用化学灌浆并凿槽配置限裂钢筋;对今后该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防裂措施进行了讨论总结,要从结构设计、原材料选用、施工过程温度控制、后期混凝土养护等多方面共同工作,以避免或减少裂缝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余琳 《陕西水利》2023,(12):108-109+116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为选取适宜的重力坝施工温度控制措施,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不同施工方案温度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冷水管可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当冷水管过密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较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拉裂缝。根据数值模拟分析,冷水管采用2 m×1 m的间距布置时温度控制效果最佳,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