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高能球磨法和热还原法分别制备了长度为5 μm的片状与粒径为150 nm的球状铜粉。对比了两者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与不含铜粉的基础油相比,含超细铜粉油样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最高增大了27.5%,PB与铜粉粒度和形貌关系甚微;摩擦系数(μ)降低了43.6%,磨斑直径(WSD)减小了47.9%;热还原法制备的铜粉由于粒径小、呈球形,具有更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抛光机制、转移膜机制与反应膜机制三者的共同作用使含超细铜粉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氧化是润滑油变质的主要原因,简要介绍了润滑油的氧化机理。抗氧剂是润滑油的重要添加剂,重点阐述了氢过氧化物分解型抗氧剂,无灰酚类抗氧剂和胺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机理,同时也概述了酚/胺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邓广勇  陆明  崔光淑 《润滑油》2008,23(5):48-51
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油品可以使用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品的氧化安定性。研究改善油品的氧化安定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润滑油生产的重要课题,而采用添加剂是提高其抗氧化性能有效而经济的手段,通过对润滑油抗氧机理的研究可以使润滑油抗氧剂应用更科学。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简介了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导致其氧化的影响因素和所形成氧化物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机理,叙述了酚类、胺类、有机铜盐、有机硫、烷基硫代氨基甲酸盐、有机磷、硫代苯并三氮唑、硒化物抗氧剂的抗氧化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航空润滑油高温抗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通过对胺型抗氧剂的改性来获得酯类航空润滑油高温抗氧剂的方法和协合抗氧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抗氧化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以茂金属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和有机硼化物为助催化剂,煤制α-烯烃为原料,采用釜式聚合法合成了低黏度聚α-烯烃基础油(PAO)。通过考察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煤制α-烯烃转化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主催化剂/煤制α-烯烃质量比为1×10~(-4),Al/Zr摩尔比为9,有机硼化物/茂金属质量比为2,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2.5h。在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PAO基础油的运动黏度(100℃)为8.15mm~2/s,黏度指数158,倾点-54℃,闪点286℃,诺亚克蒸发损失为3.46%,是一种低黏度、高黏度指数、低倾点、高闪点、低蒸发损失的聚α-烯烃,产品主要由四聚体、五聚体和少量的三聚体、六聚体组成,该工艺具有较好的试验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油、二乙醇胺和三氧化钼为原料,合成了油溶性无硫磷有机钼酸酯(ME)。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实验(DSC)和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TMOT)考察了ME在聚α-烯烃(PAO)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以及与胺类抗氧剂的协同性能,并借助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和气 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油样的氧化程度和p,p′-二异辛基二苯胺(DODP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ME与二苯胺(DBN)、p,p′-二异辛基二苯胺(DODPA)、苯基-α-萘胺(PNA)均具有抗氧协同作用,其中ME与DODPA的协同效果最好,两者复配能有效减少油样的质量损失、抑制沉积物的产生。GC/MS分析表明,ME能够有效降低DODPA的损耗速率,延长其抗氧作用时间,两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  相似文献   

8.
《润滑油》2021,36(1)
采用ASTM D4636标准试验方法,探究了不同金属催化及不同类型抗氧剂作用时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颜色变化情况,并利用GC/MS测试手段分析了生色产物的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对油样颜色影响程度为:Fe+Cu Cu Fe;不同类型抗氧剂对油样颜色影响程度为Tz516 T501+Tz516 T501;油样生色产物分子中存在着n-π*分子结构,具有波长较长而强度较低的性质,因此能够产生很深的颜色,使得高温氧化油样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烯蜡裂解产物α-烯烃为原料,在AlCl3催化作用下合成聚α-烯烃(PAO)。考察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合成PAO性质以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Cl3用量为3%(占原料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60 ℃的条件下,合成PAO 40 ℃运动黏度为29.71 mm2 /s,100 ℃运动黏度为5.74 mm2 /s,黏度指数为145,倾点为-43 ℃,合成PAO收率为63%。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的种类,结构和在润滑脂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生物质燃油作为化石能源燃料的替代品之一,应用过程中的燃油稀释问题不可避免,研究生物质燃油对发动机润滑油成膜性能的影响极为重要。利用活塞环 缸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发动机新型代用燃料--生物质燃油对发动机润滑油(CH 4 20W 50)成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附带的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分析手段对摩擦后的缸套表面形貌、摩擦反应膜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燃油(其质量分数为10%)稀释致使润滑油黏度从2455 mm2/s下降到1455 mm2/s,进而引起油膜厚度降低;此外,摩擦诱导缸套表面形成含有ZnO、Fe的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和含氮有机物类物质的摩擦反应膜,其中ZnO、FeS、含氮有机物和磷酸盐起着主要的抗磨减摩功效。燃油的稀释作用及引起摩擦反应膜的组成的变化是生物质燃油对润滑油成膜性能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 number of metals are found in used lubricating oil. In this article, performance of solvent extraction followed by adsorption on magnesite has been studied for removal of metals from used oil. The suggested process is one of the efficient methods to remove not only sludge, but also the metals either present in the lubricating oil as additives or picked up by the oil during its working life. The re-refined oil has metal content comparable with base oil. In some cases, even lower metal content has been observed.  相似文献   

13.
采用白土精制和溶剂精制工艺对再生润滑油J和B进行了脱色处理,并采用裂解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Py GC/MS)分析方法探究了白土吸附物和萃取物的化学结构。对脱色精制前后的油品进行了氧化安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脱色处理降低了再生润滑油的色度号。J油脱出物中含有较多杂环氮化物或疑似抗氧剂烷基二苯胺氧化产物的含氮化合物,而B油脱出物中氮化物含量较少,但含有多种润滑油使用的添加剂。J油中的着色物质主要是天然氮化物和二烷基苯胺类抗氧剂的氧化产物;B油中的着色物质主要是烃类的氧化产物--酮、醛等衍生物。精制后油品抗氧性能相比于精制前下降比较明显。精制工艺脱出物的分析结果与精制后油品抗氧性能下降的实验现象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无灰抗氧剂的协同抗氧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MBTD与BODPA的协同抗氧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过渡金属碳化物作为一种催化新材料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催化加氢、脱氢、脱硫(HDS)、脱氮(HDN)和重整等方面,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综述了碳化钒、碳化钼、碳化钨、碳化铁、碳化钛等碳化物的催化性能和碳化物在各个反应中的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量有代表性的样本,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预测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模型交互验证结果表明,近红外方法与实验室标准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配置在线近红外分析系统和应用所建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多性质近红外分析模型,将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润滑油加氢异构装置,对加氢裂化尾油和基础油进行在线分析,可在30 min内完成对6路物料馏程、黏度、黏度指数和倾点的在线分析。加氢裂化尾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7和6 ℃,100 ℃黏度为0.261 mm2/s,黏度指数为2;基础油初馏点和终馏点的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5和6 ℃,40和100 ℃黏度分别为1.01、0.151 mm2/s,倾点为3 ℃,黏度指数为1,满足工业现场快速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碱金属掺杂的尖晶石结构NiFeAlO4载氧体,考察了制备方法、碱金属种类、碱金属掺杂比例对NiFeAlO4载氧体结构、煤化学链燃烧特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钾掺杂NiFeAlO4载氧体具有更好的反应性,当载氧体与煤质量比为20∶1时,掺杂质量分数为5% K2CO3的NiFeAlO4载氧体与煤反应的碳转化率为99%,高于NiFeAlO4载氧体与煤反应时的碳转化率(87%)。与NiFeAlO4载氧体相比,掺杂质量分数为5% K2CO3的NiFeAlO4载氧体呈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主要归因于碱金属K的掺杂改善了载氧体的反应活性,对载氧体的团聚有抑制作用,且反应前后载氧体晶相结构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