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以LNG(液化天然气)为介质、以密闭LNG生产储罐为对象进行了储罐的压力及日蒸发气体量及蒸发率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密闭LNG储罐内的温度场是非均匀的,即气相部分温度高于气液分界面处温度、气液分界面处液体温度高于液相主体的温度;在实验条件下,当初始充满率为0.475时,3部分的温差最大约为2~3℃。存在临界初始充满率,即当初始充满率小于临界充满率时,某一充满率下的日蒸发气体量和蒸发率随时间而增大;当初始充满率大于临界充满率时,某一充满率下的日蒸发气体量和蒸发率先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大,然后又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LNG储罐是LNG接收站的核心设备,LNG储罐的正常运行是整个LNG接收站保持正常运转的关键。LNG储存的过程中,外界的热量会不断的透过储罐的保温层,导致LNG蒸发引起液相体积减少且使LNG气液两相的组成发生变化。同时LNG的蒸发使储罐内的压力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储罐内的压力在设计允许范围内,需要对LNG蒸发气体进行处理。LNG储罐内的压力变化规律对储罐的安全操作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而LNG储罐内的压力取决于蒸发气相空间的压力。蒸发气相空间压力的与环境温度、LNG液体的蒸发、蒸发气压缩机的运转等有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LNG储罐内的液体的蒸发进行研究,模拟储罐内蒸发气相空间的动态过程,从而对LNG储罐的操作提出指导,对储罐本身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5.
LNG低温储罐压力安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LNG低温储罐压力安全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针对不同情况讨论LNG低温储罐超压时BOG气体泄放量和产生负压时空气补充量的计算,为LNG低温储罐的安全阀、真空阀及紧急泄放系统提供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6.
BOG处理系统是LNG接收站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安全平稳运行对于接收站储罐压力控制、LNG船舶接卸操作及BOG回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该接收站BOG产生量理论值进行分析计算,弄清了接收站在非卸船和卸船两种工况下BOG产生情况,并结合该接收站BOG处理系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BOG回收处理优化建议,也可为接收站实际生产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3):249-250
介绍LNG接收站BOG产生原因并运用不同方法计算出各种原因下的BOG产量,以此为基础探讨LNG接收站储罐压力控制的各种方式。通过对比BOG压缩外输、BOG再冷凝外输和BOG通过火炬、安全阀放空几种控制方式的能耗,结合现阶段接收站运行的实际工况,分析出使用BOG再冷凝低压外输工艺为目前工况下的最佳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石化企业固定顶油品储罐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储罐蒸发损耗的类型、蒸发损耗过程、成因及不同损耗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从储罐选型、罐漆颜色、储罐隔热、承压性能、周转频率及油气回收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降耗措施,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控制油品蒸发损耗量,提高油品利用率,降低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大型LNG储罐的不均匀沉降和抗震问题进行加固改善,一直以来都是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首先对LNG储罐的沉降、储罐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简明扼要地指出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大型LNG储罐的沉降有一定积极影响,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地震作用对储罐的不利影响,在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根据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下LNG储罐的研究趋势,给出了今后关于该研究方向的建议与展望,以推进今后该方向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分析原油储罐蒸发所带来的危害为切入点,进而对引起该危害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就此现象提出控制原油储罐蒸发危害的措施,从而为减少原油损耗、减少危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LNG储罐,即储存液化天然气的专业储罐.对于LNG储罐来说,储罐的计量系统是LNG储罐中非常重要部分.而在天然气的储存过程中会产生蒸发气BOG,当蒸发气排放到大气中时会对空气产生较大的污染.因此,文章对LNG液罐内BOG气液化进行分析,首先探讨了LNG罐区的工作流程,其次探讨了液化工艺,为未来BOG再液化工艺的广泛地应... 相似文献
13.
秦玉良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7):190-192
现阶段,油气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上述内容为基础,针对大型LNG低温储罐内罐安装控制技术展开研究,依次从内罐结构角度、安装工艺角度、壁板垂直度角度和底板平整度控制角度、检验与返修角度进行分析,并对9Ni钢内罐的安装控制方法进行说明。通过实践可知,精确定位安装壁板、反变形、多层多道双面同时埋弧自动横焊等方法的使用,均能够达到提升内罐安装壁板垂直度和底板平整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葛冰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0):218
LNG的翻滚现象是LNG安全储存的重大隐患。目前对LNG储罐内翻滚发生的机理及过程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建立了LNG储罐内翻滚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密度差为0.5Kg/m3的5000m3储罐进行了试验,清楚演示了储罐内发生翻滚的过程。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储罐内不同分层间由于密度差的存在,分层间的LNG会发生剧烈混合现象,即翻滚。通过计算和分析,可以为储罐设计和实际生产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针对车用焊接绝热气瓶检验工作中的静态蒸发率与压力的关系进行试验,对比在静态蒸发率合格的情况下,压力在几天内的变化情况,并得出在难以进行静态蒸发率测试的情况下,采用气瓶的自升压,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得出气瓶静态蒸发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考虑接收站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泄漏射流、液池蒸发、气云扩散3个过程的特点,结合相平衡原理和气体连续扩散高斯模型,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开展风速、泄漏速率和地面粗糙度对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型LNG储罐连续泄漏气云扩散过程按泄漏扩散的形态可分为重气扩散(气云受热)、被动扩散、稀释消散3个阶段;在LNG储罐背风面泄漏口附近形成24m区域内的回流和大尺度漩涡,该区域的风速减小了70%~80%;随着风速增加,甲烷浓度0.5LFL水平扩散距离在3个阶段分别减小了20%,增大了50%,减小了23%,且甲烷浓度为0.5LFL的水平扩散最远距离和液池扩展长度均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泄漏速率的增加,射流长度、池长和池径均有所增加,甲烷浓度0.5LFL水平扩散距离在3个阶段分别增加了42m、33m和45m;随着地面粗糙度的增加,池径和池长均减小,气云前端扩散面高度分别增加了15.5m、25m和16m。另外,通过研究风速、泄漏速率、地面粗糙度3个因素对LNG气云扩散的影响,确定LNG气云扩散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上的敏感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左航行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8):46-47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在世界各国都得到广范推广应用,由此带动了液化天然气(LNG)加工及贮存产业的迅猛发展。在LNG项目中最关键的装置就是贮存液化天然气的LNG低温储罐,现在我国自主研发的低温钢板新型材料(06Ni9)也已应用到LNG低温贮罐的制作材料中。以这种材料的中薄板作为LNG低温储罐的内罐材料在国内还属首次,它的焊接也就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在2010年3月承建,2012年5月建成投运的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勘探公司的液化天然气厂(100×104m3/d),它的10000m3LNG低温储罐的内罐就是采用这种新型材料设计。我就以本项目的低温储罐的内罐壁板的焊接为例,来介绍一下该种材料的焊接工艺,以便对类似的工程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LNG储罐内罐关键材料的06Ni9钢板,其预制质量是现场安装精度及焊接质量实现的保障,预制过程中的定尺、坡口加工、滚圆、吊装、喷涂等环节要求较为精细。因此,加强06Ni9钢板预制前端环节控制意义重大,内罐安装时的定位、组对、焊接需满足相应的误差及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