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凤翔县白荻沟水库泥沙淤积原因、淤积量与入库水量的关系以及淤积分布情况,提出了减缓水库泥沙淤积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安全饮水已成为当前生产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话题。本文从凤翔县白荻沟水库面源污染分析着手,阐述了洁净型生物净化操纵技术在白荻沟水库的应用,总结出了白荻沟水库洁净型操纵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如果水库放水洞发生堵塞,会造成库水位无法调节,危及水库大坝安全。本文以白荻沟水库放水洞堵塞情况为例,在详细分析堵塞发生原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利用水库水位差的原理解决堵塞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归纳了水库管理特别是在汛期防止发生放水洞堵塞的经验,对水库放水洞的日常维护和解决堵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一、水源地概况岸堤水库坐落于沂河支流东汶河和梓河交汇处,于1960年4月建成蓄水。水库流域面积1693km2,总库容7.49亿m3,兴利库容4.51亿m3,是山东省第二大水库,水库流域范围内目前有蒙阴县7镇2乡、362个行政村,45.7万人口,县城城区在水库流域范 相似文献
6.
采兔沟水库地处缺水地区,保护好该水库水源地,对于确保水库健康运行和支撑当地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试从保护区划分、污染控制、采煤应对措施以及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等方面,就如何保护好采兔沟水库水源地提出了系统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凤翔县白荻沟水库饮用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现状和水源保护情况的分析探讨,阐述了地表水源地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今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有效改善水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以期为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陆水水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陆水水库水质、浮游生物等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陆水水库水环境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陆水水库局部水域呈富营养化趋势,水质逐年变差,水华现象频发。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建议,即加强库区污水处理,控制点源、面源和白色污染,逐步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从生物资源养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工程、水源涵养林地植被生态修复工程等几个方面,采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坝变形观测是水库安全监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多年来,凤翔县白荻沟水库一直采用水准仪配合经纬仪对其变形进行观测,测量精度不高,而且费时费工,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分析了全站仪在白荻沟水库大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及方法,其能使水库大坝变形观测事半功倍,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科学保证。同时对其他水库的变形观测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为保证陆水水库水源区的水质安全,缓解和控制水环境污染、水质恶化的状况,依据多年水质实测资料,对陆水水库水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陆水水库水体水质总体良好,达到Ⅲ类标准,但由于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质存在恶化的趋势,点源、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库湾、支流出现富营养化,且存在一些潜在的污染风险源。针对库区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了开展水质监测体系建设、水污染的“源-输移-汇”控制、微量毒害污染物防治、生态工程修复等关键技术研究的建议,以切实保护陆水水库水环境,为保障水源质量打好基础。〖HJ〗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了缓解和控制陆水水库污染加剧,水质恶化的情况,依据多年实测水质资料对陆水水库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水库坝上峡谷出口处设置了常规水质观测断面,并在库区近坝左岸众多退水口处选择监测点监测污水直接排放入库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水库坝前水体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库区支流污染严重,靠近排污口的水域富营养程度高。指出水库流域水资源保护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切实保护陆水水库水环境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黑泉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水源地水生态补偿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参考国内生态补偿现状以及水源地运行管理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补偿原则,明确了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确定了补偿额度和分摊方案,构建黑泉水库水源地水生态补偿总体框架。对实现重要水源地饮水安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人类对优美水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对生态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山东海河流域河湖污染、生态用水不足、地下水超采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十分复杂,水生态系统恢复面临多重压力。针对这些问题,从法规标准、技术支撑体系、流域综合治理、现代水网建设、生态调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管护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实现水环境持续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良性循环,以改善人民生活空间,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