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洁  王伟  王力 《天然气化工》2020,(5):43-46+52
采用浸渍法制备MoP/TiO2催化剂前驱体,然后通过氢等离子体法还原制备焙烧和免焙烧的催化剂(分别记为MoP/TiO2-C和MoP/TiO2-NC),并采用XRD技术和N2物理吸附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质量分数为1.0%的喹啉十氢萘溶液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氮(HDN)反应活性。结果表明:与焙烧的MoP/TiO2-C催化剂比较,免焙烧的MoP/TiO2-NC催化剂比表面积、孔容略大且颗粒尺寸较小;在MoP/TiO2-NC催化剂上,喹啉的转化率高于MoP/TiO2-C,即其具有较高的HDN反应活性,且二者的喹啉转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喹啉在两种催化剂上主要以DHQ(十氢喹啉)路径脱氮。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TiO_2含量的MoP/TiO_2-SiO_2-Al_2O_3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00~400℃、反应压力3 MPa的条件下,以含喹啉的正十二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连续固定床反应器上,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加氢脱氮活性评价,考察不同TiO_2含量和助剂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含量对载体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有较大影响,当n(Ti):n(Al):n(Si)为1:4:1时,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效果最好;助剂Co的加入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助剂Co的质量分数为2%时,制备的催化剂在最佳条件下可全部脱除模型化合物中的喹啉。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iMoAl催化剂前躯体,分别在空气、氮气和液体石蜡3种环境中对其进行热处理制得3种NiMoAl加氢脱氮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氮气物理吸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透射电镜(TEM)对催化剂进行物化性质分析,以喹啉加氢脱氮探针反应,考察前躯体热处理方式对NiMoAl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气气氛焙烧相比,经液相热处理制得的NiMoAl催化剂具有更大的孔体积和更高的活性金属分散度,而采用氮气气氛焙烧使催化剂表面出现了MoS2聚集现象;与其他热处理方法相比,经液相热处理制备的NiMoAl催化剂在喹啉加氢脱氮反应中表现出更高的脱氮产物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具有与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相似的物理性质,成为新型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文中论述了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特征、制备方法和加氢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加氢脱硫、脱氮、脱氧和加氢异构的性能,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磷化催化剂,尤其是Ni2P的加氢活性优于传统的硫化物催化剂,并具有媲美贵金属催化剂的良好异构选择性和活性,且具有良好的抗中毒能力,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和共浸渍法制备了MoP/SiO2-TiO2-ZrO2催化剂。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中考察了MoP/SiO2-TiO2-ZrO2催化剂的加氢脱氮(HDN)活性;在氢分压2~5 MPa、反应温度300~400℃、氢/油体积比200~800和体积空速2~8 h-1条件下,建立了其HDN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MoP/SiO2-TiO2-ZrO2催化喹啉HDN反应中,脱氮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喹啉转化率则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略有降低;脱氮率及转化率均随着氢分压增加而增加,随着体积空速增加而降低,而随着氢/油体积比增加变化不大。喹啉HDN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为带有氮化物吸附的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结合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将喹啉HDN反应的脱氮率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6.87%。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SiO2复合载体,并进而制备出Ni2P/TiO2-SiO2 催化剂。在小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复合载体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载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Ti):n(Si)=1:2,n(CTAB):n(TBOT)=1:5,溶胶pH=3,载体焙烧终温550 ℃。采用最佳载体制备Ni2P/TiO2-SiO2 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60 ℃ 、氢分压3 MPa、体积空速3 h-1、氢油体积比500的条件下,喹啉的加氢脱氮率可达到93.2%。  相似文献   

7.
曾敏  靳广洲  贾春旭 《石油化工》2012,41(8):890-893
采用钼酸铵溶液与REHY分子筛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REHY催化剂。利用XRD,NH3-TPD,BET等方法表征了Mo/REHY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中归属于REHY分子筛的晶相峰保持完好,活性组分Mo高度分散在REHY分子筛的表面,使Mo/REHY催化剂的酸量减少,比表面积下降。考察了不同Mo负载量的Mo/REHY催化剂的喹啉加氢脱氮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6.0 MPa、反应温度360℃、液态空速4.0 h-1和V(H2):V(反应液)=500:1的适宜条件下,Mo负载量为10%(w)的Mo/REHY催化剂的喹啉加氢脱氮转化率可达81.14%。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将TiO2引入到非负载的磷化镍催化剂中,并以喹啉作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其对磷化镍催化剂加氢脱氮(HDN)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引入的TiO2都对磷化镍催化剂HDN反应活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更高。表征结果显示,磷化镍表面的同磷化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Ti物种是起促进作用的主要原因。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的Ti含量更高,因此,对磷化镍催化剂HDN反应活性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SiO2为载体的磷化钼催化剂上喹啉的加氢脱氮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原位还原方法制备了以SiO2为载体的磷化钼(MoP)催化剂。采用喹啉作为模型化合物,在300~360℃、5.0 MPa和MHSV为21 h^-1的条件下,考察了MoP/SIO2催化剂的加氢脱氮(HDN)反应活性和产物分布。结果表明,MoP/SiO2催化喹啉的HDN反应中。喹啉首先加氢饱和生成十氢喹啉(DHQ),然后再开环并脱氮生成丙基环基烷(PCH)。同时,考察了二苯并噻吩(DBT)对MoP/SiO2催化喹啉的HDN反应活性及反应路径的影响。未加DBT时。MoP/SiO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HDN活性和加氢能力。C—N键的氢解是HDN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加入DBT后,即使加入的量很少,喹啉的脱氮率也明显降低。DBT对MoP/SiO2催化喹啉的HDN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喹啉的加氢反应路径的抑制,说明DBT和喹啉在MoP/SiO2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位上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吸附,此时HDN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由氢解步骤转为加氢步骤。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加氢精制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更加严格的环境法规的要求,开发新型深度加氢脱硫(HDS)和加氢脱氮(HDN)催化剂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过渡金属磷化物由于具有与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化物相似的物理性质和优异的加氢脱硫、脱氮活性及催化选择性成为新型催化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笔者论述了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结构、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侧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最近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过渡金属磷化物,特别是Ni2P,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一种新型深度加氢精制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一步合成法制备了SBA 15和Ti SBA 15分子筛,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H2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i2P/SBA 15和Ni2P/Ti SBA 15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镜(T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等技术,研究了掺杂Ti原子对SBA 15分子筛及其催化剂形貌和织构性质的影响,并以喹啉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不同硅/钛摩尔比对催化剂加氢脱氮(HDN)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的掺杂并没有改变SBA 15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但改性后载体比表面积略有增大,孔径有所降低;Ni2P/Ti SBA 15中Ti以锐钛矿TiO2和Ti9O17形式存在,而活性组分还原后所形成的物相为Ni2P。Ni2P/Ti SBA 15催化剂的HDN活性均高于Ni2P/SBA 15催化剂,并且不同硅/钛摩尔比的催化剂呈现不同的HDN活性, n(Si)/n(Ti)=25的Ni2P/Ti SBA 15催化剂具有最高的HDN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制备条件对MoP/γ-Al_2O_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机械混合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oP/γ-Al2O3催化剂,并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XRD表征。采用高压连续微反对含噻吩、吡啶和环己烯的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加氢活性评价,反应温度为340℃和370℃,反应压力为3.0 MPa,发现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均可制得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与载体γ-Al2O3加入到制备体系中的时间有关,载体加入反应体系的时间越早,催化剂的活性越高。催化剂活性最高时的脱氮率、脱硫率和降烯烃率可分别达到91.5%,77.3%和84.1%。  相似文献   

13.
十二烷硫基硼酸镧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十二烷硫基硼酸镧,利用四球试验机和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其抗磨减磨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磨斑表面主要元素的组合和价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ME)分析了磨斑表面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在基础油HVI500中加入2%的十二烷硫基硼酸镧时,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比基础油增大约60%,不同负荷下的磨擦系数也比基础油在400N的低,十二烷硫基硼酸镧具有良好的抗磨减磨性能,其作用机理是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B2O3和La2O3起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14.
γ-Al2O3为载体,Ni-Mo为活性金属组分,采用等体积溶液浸渍法制备了焦化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Ni-Mo/Al2O3。在浸渍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磷酸二氢铵,以及同时加入柠檬酸和磷酸二氢铵,得到改性的催化剂Ni-Mo-CA/Al2O3、Ni-Mo-P/Al2O3和Ni-Mo-P-CA/Al2O3,采用NH3-TPD、H2-TPR、UV-Vis DRS和HRTEM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柠檬酸和磷改性对催化剂的性质和加氢脱氮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改性提高了Ni-Mo/Al2O3催化剂的表面酸量,但降低了其加氢脱氮活性;柠檬酸的改性提高了Ni-Mo/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氮活性,但降低了催化剂的表面酸量;柠檬酸 磷的组合改性使Ni-Mo/Al2O3催化剂同时具有较高的表面酸量和加氢脱氮活性。柠檬酸-磷的组合改性使Ni-Mo/Al2O3催化剂的表面形成了更多的高活性Mo物种,活性金属有着更高的分散性,MoS2堆垛层数集中分布在2层和3层,从而使其对焦化蜡油的加氢脱氮活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5.
以催化裂化馏分油(50-100℃)为原料,在实验室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临氢芳构化催化剂MoP/HZSM-5降烯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浸渍法,优选还原氢气流速为120mL/min,升温速率小于5℃/min,还原终温为650℃,还原压力为1.0MPa时,催化剂MoP/HZSM-5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所得液相产物收率为61.04%,其中烯烃质量分数为7.420%,芳烃质量分数为65.430%。  相似文献   

16.
分光光度法测定催化剂中镧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催化剂中镧含量的方法。用偶氮胂(Ⅲ)作显色剂,与镧在pH=2.8~3.0条件下显色,在最大吸收波长665nm处,测得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6×104L/(mol·cm),线性范围为0~37μg/25ml。方法可直接用于催化剂中镧的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8.4%~103.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7%,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喹啉存在时 Ni-Mo/MCM-41、Ni-Mo/MCM-41-Y(C)和Ni-Mo/MCM-41-Y(M)催化剂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研究了载体孔道及酸性位的分布对催化剂耐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喹啉对DBT 加氢脱硫的加氢反应路径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氢解反应路径没有抑制作用。喹啉对DBT 加氢脱硫的氢解反应和加氢反应路径的不同作用,表明 DBT 在Ni-Mo 催化剂上进行HDS 时氢解反应和加氢反应可能发生在不同的活性位。孔道结构和酸性位的分布不同的Ni-Mo/MCM-41-Y(M)催化剂的耐氮能力弱于Ni-Mo/MCM-41-Y(C)催化剂,表明载体的孔道结构和酸性位的分布对催化剂的耐氮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黏结剂对Ni-Mo-W体相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Mo-W 体相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芳烃饱和活性,但是成本过高,堆密度过大,强度较差,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在 Ni-Mo-W 体相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黏结剂,采用 XRD、TEM、XPS 及中型活性评价手段,考察了黏结剂的种类、加入量和加入方式对催化剂性质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Ni-Mo-W 体相催化剂中加入质量分数20%的氧化铝后,可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和堆密度,提高催化剂的强度,改善催化剂的孔结构性质;含有适量黏结剂的 Ni-Mo-W 体相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硫化程度较高,分散良好,活性中心密度很高,活性结构层数较高,使催化剂上活性中心数目大幅度提高。含有适量黏结剂的 Ni-Mo-W 体相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加氢性能,其加氢脱硫活性是负载型参比剂的1.46~6.4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