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8):1767-1771
综述了纳滤膜分离技术及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含有多种复杂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饮用水处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高效去除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微量污染物等有害物质。膜分离技术的去除污染物机理一般为筛分作用及电荷效应。纳滤膜在去除饮用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有良好的作用效果,突破纳滤膜制备成本、使用寿命瓶颈的膜分离技术对相应物质浓缩富集效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纳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发展中,人们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和水质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得膜分离技术日益得到关注。纳滤在去除水中污染物和保留部分必要离子、控制饮用水适宜水质等方面较超滤和反渗透更具优点。因此,文中在对膜分离技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综述了纳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纳滤膜处理饮用水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纳滤技术应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制备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成为一种先进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发展起来。文章详细论述了国内外纳滤膜技术在饮用水生产中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纳滤膜对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存在的各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4.
纳滤去除水中的有害离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纳滤去除饮用水和重金属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离子的应用研究,阐述了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效果主要取决于膜对离子的电荷效应,表现在对多价离子的截留率高于单价离子。利用纳滤膜这种分离性能,可以去除部分饮用水中微量的有害单价离子(如NO2^-、NO3^-、F^-等)和大部分的有毒二价离子(如HAsO4^2-和重金属离子),获取优质安全的饮用水;也可以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将纳滤和反渗透集成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可以做到对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利用和出水回用,实现清洁生产,既具经济效益,又具环境效益,在工程实际中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纳滤膜及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娟  白园博  张佩泽 《辽宁化工》2008,37(6):391-393
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制备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保障安全饮用水生产的有效方法.详细综述了纳滤膜的特点、分离机理以及纳滤膜对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存在的各种无机、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特性.  相似文献   

6.
高雪  陈才高  刘海燕  李虹 《净水技术》2022,41(2):53-57,94
纳滤膜技术既可以高效去除水中超标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又可以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部分矿物元素,已应用于市政饮用水深度处理中,目前国内的案例中,纳滤与水厂其他工艺流程的出水会在清水池混合勾兑后出厂.文中通过对已建成纳滤水厂项目进行调研与统计,总结了纳滤水厂应用的4类水源水质特征,并列举了常见的工艺系统.同时,建立了两级评估指...  相似文献   

7.
纳滤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纳滤膜的定义、特点、分离机理等作了介绍。综述了纳滤膜在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水软化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纳滤膜充分弥补了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空白。介绍了纳滤膜的特性及其独特分离特点,阐述了纳滤膜在处理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最后指出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活性炭-纳滤膜工艺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可同化有机碳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受其本身性质和有机物特性影响较大,去除能力有限;纳滤则可将水中总有机碳和可同化有机碳大都去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生物稳定性。两的组合是获得优质饮用水的有效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几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及其组合膜分离技术在国内外自来水厂的应用现状,结合其对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情况,说明了膜分离技术在自来水厂应用中的处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以期为膜分离技术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3):603-607
综述了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几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及其组合膜分离技术在国内外自来水厂的应用现状,结合其对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情况,说明了膜分离技术在自来水厂应用中的处理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以期为膜分离技术在自来水厂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纳滤技术的应用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纳滤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已经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滤膜在工业废水、海水淡化、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处理中的应用;讨论了纳滤膜的污染问题,对两类较难处理的胶体污染和生物污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讨论了应用NF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宋蕾  伍灵  解强  王晓琳 《无机盐工业》2007,39(4):5-7,40
无机盐溶液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已成为研究纳滤分离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介绍了目前用于解释无机盐溶液纳滤膜分离机理的几种模型(电荷模型以及静电位阻模型)和种类,综述了无机盐纳滤分离性能研究概况,分析了无机盐种类及其浓度、纳滤膜荷电性、操作条件等对单组分无机盐溶液纳滤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简要分析了纳滤膜在混合无机盐溶液体系中的影响因素,并对该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纳滤膜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滤膜具有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两个显著特性,能截留大分子量有机物和多价离子,而允许小分子有机物和单价离子通过。对于纳滤膜的分离机理,提出了非平衡热力学模型,电荷模型,静电排斥和立体位阻模型。根据纳滤膜特有的性质,介绍了其在水处理领域包括水的软化、脱除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废水处理三个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纳滤膜污染的机理以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汉铭 《广东化工》2013,(19):119-120,127
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纳滤膜不仅能有效净化废水,还能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因此,在化工废水处理中得到多数企业的认可。文章介绍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特点与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并以陶氏NF270-4040纳滤膜处理盐化工废水为基础,从考察操作压力、温度、进水流量、进水pH入手,依据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分析纳滤膜处理化工废水的优势及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6.
赵苹菊  李伟 《净水技术》2020,39(2):118-124
目前,纳滤膜应用于饮用水处理行业已引起业界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纳滤膜是一种介于反渗透膜与超滤膜之间的水处理膜,有着较高的渗透和截留性能;纳滤膜一方面能截留水体中大部分的微量污染物质,另一方面保留水体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文中主要讨论了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分离机理、表征方法、污染以及在饮用水方面的应用和所面临的瓶颈,并探讨了纳滤膜技术今后的发展工作。可以看出,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纳滤膜功能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安全问题纳滤膜,无机膜材料,有机膜材料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纳滤膜因其独特的分离特性,成为饮用水深度处理的最佳选择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纳滤膜的历史,综述了近年来一系列纳滤膜制膜材料包括无机纳滤膜材料和有机聚合物纳滤膜材料.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纳滤膜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刘嘉玮  郝雨峰  苏延磊 《化工学报》2021,72(6):3390-3398
亲水修饰是提高纳滤膜抗污染性能的重要方法。采用氯化胆碱(ChC)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TMC)纳滤膜进行后处理仿生修饰,模拟细胞膜上磷酰胆碱的两性离子抗污染表面。红外光谱(FTIR)和表面元素分析(EDS)表明ChC以共价键结合在纳滤膜分离层上。提高反应温度和氯化胆碱溶液浓度,可以增加纳滤膜的仿生修饰程度。ChC的季铵基团与GQDs-TMC纳滤膜分离层羧基基团形成两性离子结构,提高了仿生修饰(GQDs/ChC-TMC)纳滤膜的亲水性,降低了表面电势,提高了对染料分子和二价盐离子的截留率,并且显著增强了抗污染性能。经过酸、碱和氧化剂溶液浸泡处理及高温纳滤膜分离实验,GQDs/ChC-TMC纳滤膜的渗透率和截留率均未发生较大改变,表明仿生纳滤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述了纳滤膜的主要特点及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主要性能,举例介绍了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并对纳滤膜的发展做了展望,纳滤膜在优质饮用水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南方部分城市由于水质型缺水,水源呈现微污染的水质特点,给常规工艺带来较大的处理难度。为保障饮用水供水安全,该文采用了纳滤工艺进行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滤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出水CODMn、UV254、TOC含量低于0. 3 mg/L、0. 010 cm-1、0. 4 mg/L。纳滤膜可以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无机离子,保留部分对人体有益的钙镁离子。同时,对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有机卤化物的截留率在50%、90%和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