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复核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态法分析山西省盆地平原区和岩溶山区等重点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水情况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状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提出下一步超采区划定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基于前期划定成果对重点地区进行补充调查;②盆地平原区仍是复核、评价的重点;③确定峨嵋台地的超采范围;④重点分析洪水泉、郭庄泉对应局部地区,如汾阳杏花村水源地超采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新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在对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超采情况及近年治理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针对新疆地下水超采的成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水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新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措施和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地下水禁采区管理制度,制定退耕减水政策,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评估考核方案等。  相似文献   

3.
在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提高地下水超采区的灌溉用水效率意义重大。通过对地下水超采的重点治理区域津冀地区井灌农户玉米的生产与灌溉情况进行调研,运用随机前沿模型(SFA)与TOBIT模型,测算玉米种植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以及灌溉用水效率,从农民自身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灌溉特征以及用水管理情况4个维度分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其他地区相比,地下水超采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较高,但灌溉用水效率较低,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对于地下水超采的井灌区,农民年龄、受教育年限、农业劳动人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以及灌溉方式对灌溉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农业生产特征、水资源紧缺认知程度、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用水管理情况受井灌以及地下水超采的影响,对灌溉用水效率没有显著的作用。对于地下水超采的井灌区,应从农民自身以及家庭特征出发,发挥农户在灌溉中的能动作用,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已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配置与有效管理,依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以超采系数、地下水位、地面沉降、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污染指标为评价指标,运用GIS对北京市房山平原区地下水超采情况进行了计算与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房山平原区一般超采区面积215.7km2,严重超采区面积231.5km2,禁采区面积139.9km2。该评价结果为管理部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摸清现状地下水超采状况、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红山区地下水超采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超采区治理方案,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建议。  相似文献   

6.
某县因受水资源严重短缺影响,长期以来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及空间开采不均衡性,造成部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地下水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严重危及城乡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于此分析研究此县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对策,通过对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分析,确定超采区面积及超采量,揭示浅层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综合分析影响浅层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总体思路,研究制定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主要对策,最后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主要效益进行简析。分析研究针对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实施综合治理的对策有助于为类似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区的扩大,改善地下水环境,根据东昌府区地下水资源现状及超采区漏斗面积,针对地下水超采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总体思路和措施,以逐步实现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乌达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超采情况及近年治理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针对乌达区地下水超采的成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乌达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中,节水管理是难点。农业用水水源多、复杂多变,不同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大。现状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指标、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是政府考核指标,取水许可的相关指标无法管理到每个用水户,简单的水量、水价管理指标难以应对农业用水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为了明确不同区域的超采危害程度,提出了“超采用水当量”概念,可以“水利用电量”代表“超采用水当量”,并以“水利用电价格”作为地下水超采区的管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冯志祥 《水资源保护》2017,33(5):117-122
在继承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现有分类分级体系的基础上,从超采区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超采区进一步细分,以完善现有地下水超采区分类体系。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分类治理模式和适用条件:对地下水超采引发严重地质环境问题并具备替代水源条件的地质灾害型地下水超采区,采用以禁止开采为主导的超采区治理模式;对现状超采型及前期超采型中目前水位仍在下降或虽然趋稳,但仍在预警线之下的地下水超采区,采取以压缩开采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对目前水位已回升至预警线之上的前期超采型地下水超采区,可采用以维持现状开采为主导型的超采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昆明盆地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根据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以及其引发问题等因素评价了昆明盆地地下水超采情况,并划定了超采区域。评价结果表明至2010年底,昆明盆地地下水总超采区面积为128 km2,属于中型超采区,且各超采区均为禁采区。同时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措施和建议,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为例,阐述了由于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环境等问题,通过对地下水超采面积的确定和评估,加快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超采区,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提供正确的科学依据,为切实实现最为严格的水资源保障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德州市水资源极其匮乏,深层承压水过度开采导致德州市全域10 356 km2面积成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带来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含水层枯竭、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超采区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德州市水资源和深层超采区基本状况,分析了深层承压水超采的形成原因,全面总结了4 a来全市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治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可加速全面完成全市超采区治理,对全国其他地下水超采区整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随着水资源条件、地下水取用情况等的变化以及超采区治理的实施,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2010年河西走廊超采区面积13 156.96km~2,2016年减少为8 210.66 km~2,减少37.6%。研究显示,2006—2016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明显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与降水量、地表水来水量及地下水开采量有密切的关系,2001—2016年河西走廊降水量变化不大,出山径流量明显增加,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减少。开采量减少和地表水来水量增加是超采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因开采地下水引发了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是判定地下水超采的主要依据。通过阐述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的概念、适用条件及应用,建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尽快以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成果为依据,公布超采区范围,为新时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地下水超采现状,指出地下水超采容易引起的水环境问题,针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环境问题将制约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治理超采区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特大城市。超采地下水已经成为缓解全市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导致全市超采区不断扩大,发生地面沉降等不可逆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涵养地下水源、缓解水资源紧缺形势成为研究的热点。从种植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影响效果的角度.围绕实际灌溉用水、植物耗水和不同下垫面类型对地下水回补的影响,探讨了粮田和林地对北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北京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海河流域1980—2018年近40年地下水开发利用资料,分析了流域地下水供水量变化趋势、现状地下水的超采量及其超采区分布情况,总结了由于地下水过度开发利用引发的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从总量控制、超采区治理、动态监测、建立水资源储备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地下水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要求,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利部近日启动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力争用1年半的时间完成地下水超采区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临界区划定工作,督促各省份明确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  相似文献   

20.
陵城区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根据陵城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危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全面治理深层地下水超采为主要目标,采取建设工业供水水厂、地下水监测控制平台,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机井封填等多项措施,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根据德州市地下水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陵城区地下水水位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