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质素电氧化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氧化降解过程中木质素磺酸盐的分子结构、功能团、分子量和表面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氧化过程中木质素磺酸盐中的芳环被打开,-SO3H含量和表面活性降低,-COOH含量和分子量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2.
用C、Ti合金和PbO2电极对木质素磺酸盐进行电氧化.结果表明,C和Ti合金作为阳极,氧化能力弱,氧化效果不显著;PbO2电极氧化木质素磺酸钠,效果明显,氧化前后,其IR,UV和1H-NMR谱图发生显著变化,-COOH含量升高,苯环结构被破坏。其数均分子量随氧化电量的增加而有一个上升到降低的过程,说明电氧化过程中聚合与降解反应共存。电氧化能改善木质素横酸盐作为水泥添加剂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3.
工业木质素的氧化氨解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氧化氨解方法对工业木质素进行改性,探讨了氧化氨解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比较研究了三种不同的木质素磷酸盐的氧化氨解反应性能。制备出含氮量较高、C/N比较低的氧化氨解产品,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活性,可作为一种缓慢释放的氮资源应用于相应的领域,尤其是作为长效缓释氮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一种新型电极一PbO_2膜电极对木质素磺酸盐溶液进行电氧化反应,研究了溶液pH值、电解电压和电量对电氧化过程中木质素磺酸盐脱色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解电压维持在2.5V左右时能有效地使木质素磺酸盐发生脱色反应,高pH值条件有利于脱色反应的进行,电解电量的增加可提高脱色程度。  相似文献   

5.
用一种新型电极—PbO2膜电极作阳极对本质素磺酸盐溶液进行电氧化反应,研究中发现在电氧化过程中木质素磺酸盐除发生分子链断裂之外,芳香环开环反应也很显著。研究了溶液pH值、电解电压及电量对芳香环开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pH值条件对芳香环开环反应有利,这种条件下电压维持在3.0V左右具有良好的开环效果,电解电量的增加可提高芳香环开环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用一种新型电级-PbO2膜电极作阳极对木质素磺酸盐溶液进行电氧化反应,研究中发现在电氧化过程中木质素磺酸盐除发生分子链断裂之外,芳香环开环反应也很显著。研究了溶液pH值,电解电压及电量对芳香环开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pH值条件对芳香环开环反应有利,这种条件下电压维持在3.0V左右具有良好的开环效果,电解电量的增加可提高芳香环开环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木质素降解制备芳香醛的催化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NaOH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即:木质素1.6g、催化剂cus(XO.05g、2.0mol/l,NaOH30.0ml。、反应压力1.5M、反应温度175℃和反应时间90min。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所得反应产物芳香醛(香兰素、紫丁香醛、对羟基苯甲醛)总收率为24.4%。  相似文献   

8.
氧化氨解木质素化学结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麦草和木材碱木质素氧化氨解反应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产物中有羧基产生 ;芳环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升温阶段。在木质素的部分芳环被氧化断裂的同时还发生了脱甲氧基反应。硝基苯氧化降解的结果表明 ,木材和麦草碱木质素分别有近 1 /2和 2 /3的未缩合单元被破坏。  相似文献   

9.
木质素磺酸制取香兰素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是绿色可持续的再生资源,但结构复杂,是通过C-O和C-C键交织相连的大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转化可以得到系列的高附加值的化学品。通过将转化中的催化剂类型分类,对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氧化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近十几年来,煤浆液电化学氧化制取氧气及有机羧酸类产物的研究进展。指出将来实际应用中应该着重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子川  崔振水 《化学世界》2001,42(8):407-409
在低浓度水溶液中 ,木质素磺酸可被臭氧 ( O3 )氧化降解。其氧化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有明显改变。在臭氧作用下木质素磺酸大分子中的芳香结构被破坏 ,转化为CH3CO RO;R CO CH3O;CH3SO2 R三类链状化合物 ,原木质素大分子中的磺酸基主要被转化为 SO2 -4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伏安法对六种煤浆的电解氧化特性进行研究,考察了煤种、铁离子溶液催化剂、温度和搅拌速度对氧化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电压和转速的增加可以提高其氧化电流密度,在室温下加入5 mmol Fe3+,可以使神木煤浆的氧化电流密度提高至18.4 m A/cm2。通过XRD分析可知,电解破坏煤的大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4.
电催化氧化技术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张芳  李光明  胡惠康  盛怡  王华 《化工进展》2005,24(8):860-864
介绍了平板二维电极和三维电极在含酚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现状,与传统平板二维电极相比,三维电极具有面体比极大增加、较高电流效率和单位时空产率等优点;评述了电解质、pH值、电流密度、进水浓度及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酚去除效率的影响;讨论了机理及动力学方面的内容;最后分析了导致阳极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表面电化学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刘杰  郭云霞  梁节英 《化工进展》2004,23(3):282-285
主要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连续氧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对碳纤维表面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SEM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其表面的粗糙度和比表面积增大。XPS表面化学分析表明,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羟基含量提高55%,活性碳原子数增加18%。DMTA谱图表明经电化学氧化处理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其玻璃化温度(Tg)提高5℃、损耗角正切(tanδ)较未处理的降低30%。定量计算出的界面黏结参数A和α与CHRP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所反映的碳纤维与树脂间界面黏结效果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处理条件可使CFRP的ILSS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木质素光催化氧化的产物分析及机理浅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使用GC(气相色谱)-MS(质谱)联用仪对木质素光催化氧化的产物进行分析,从中检出了香兰素、愈创木基丙酮、愈创木基乙酸、1-羟基-3-愈创木基丙酮等具有较高价值的化合物。在木质素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中,氧化降解和交联并存,两者是一对竞争反应。木质素的氧化可以经愈创木基丙酮和1-羟基-3-愈创木基丙酮、愈创木基乙醇、愈创木基乙酸而获得香兰素,然后继续氧化成分子量更小的化合物,直至变成水和CO2。愈创木基乙醇的氧化是氧化过程的控制反应。氧化与交联的并存,使得反应过程中木质素的平均分子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应地分子量分布是先变窄后变宽,而峰值分子量则持续增加。同时交联反应的存在也降低了木质素氧化生成小分子产物的效率,而且反应时间越长,小分子化合物产率越低。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电化学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电化学氧化机理,包括阳极氧化技术和阴极还原技术,介绍了影响电化学氧化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电极材料、电化学反应器、溶液的pH值、溶剂体系以及其它因素.从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机理的研究、电极材料的研制、电板结构的研究和高效电解反应器的开发、对特定的电化学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含氯漂白废水的电氧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铅为阳极,不锈钢网为阴极,用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多段漂白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其中二氧化铅电极是通过在碳棒上电镀而成的。研究发现,废水的电导率和pH值对于不同的废水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的变化是不同的;而废水的COD和色度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减少;氯化木质素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无隔膜电解槽中,以NaCl为电解质,利用形稳阳极(DSA)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和原位电生成的活性氯氧化降解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模拟废水。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SD及其产物含量变化,水杨酸捕集羟基自由基法测定·OH的浓度,探讨工艺参数对·OH、氯离子、余氯、总氯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10 min后SD去除率达100%,反应4 h后溶液TOC明显下降;反应4 h后,pH=3、4、8、8.5、10和12的反应体系中TOC去除率分别为29%、46%、55%、61%、52%和47%,峰值出现在pH=8.5时;提高电流密度、电解质NaCl浓度及降低SD初始质量浓度可增大TOC去除率。该实验最优工艺条件为:pH=8.5,外加NaCl 0.025 mol/L,电流密度20 mA/cm2,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 SD,经4 h的电化学氧化降解,TOC去除率达到66%。  相似文献   

20.
Chlorine dioxide is widely used for pulp bleaching because of its high delignification selectivity. However, efficient and clean chlorine dioxide bleaching is limited by the complexity of the lignin structure. Herein, the oxidation reactions of phenolic (vanillyl alcohol) and non-phenolic (veratryl alcohol) lignin model species were modulated using chlorine dioxide. The effects of chlorine dioxide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the model speci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optimal consumption rate for the phenolic species was obtained at a chlorine dioxide concentration of 30 mmol·L−1,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40 °C, and a reaction time of 10 min, resulting in the consumption of 96.3% of vanillyl alcohol. Its consumption remained essentially unchang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chlorine dioxide oxidation. However, the consumption rate of veratryl alcohol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from 78.0% to 17.3%. Additionally, the production of chlorobenzene via the chlorine dioxide oxidation of veratryl alcohol was inhibited.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lignin before and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lignin remained stable dur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hlorine dioxide oxidation treatment. The signal intensities of several phenolic units were reduced. The effects of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lignin by chlorine dioxide on the pulp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Pulp visco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wing to the preferential oxidation of phenolic lignin by chlorine dioxide. The pollution load of bleached effluent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at similar pulp brightness levels.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chlorine dioxide bleaching. An efficient and clean bleaching process of the pulp was develop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