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工作流元模型,结合传统工作流的建模规律和动态变化要求,对工作流元模型作了适当的改进和扩展,提出了一个支持动态特性的过程元模型,增加了对过程、活动、活动属性的动态特性描述和操作协议描述,引入了连接符、数据流以及事件、触发器和规则.可以为动态过程模型的设计提供指导,使在这个元模型之上的工作流模型具有人机交互能力和动态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柔性问题是当前工作流系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讨论了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柔性管理问题。在模型定义中用工作流接口-工作流定义的结构替代传统的工作流定义,将工作流定义具体划分为预定义操作包和扩展定义操作包,实现了动态的功能自适应;在执行过程中动态进行注册和注销执行机,引入协调机和路由规则库,实现了可变的路径自适应。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工作流技术无法满足时常变更的业务过程,工作流的柔性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从WFMC的过程定义元模型中提取出连接类型和活动状态,封装成新元素,并重定义了转移条件和角色,从而形成一种改进的柔性工作流过程定义元模型。运用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对元模型主要元素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模型在实践中的柔性。  相似文献   

4.
支持工作流动态变化的过程元模型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持动态可变并具备灵活性是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对工作流中发生变化的某个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支持动态特性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可以为动态过程模型的设计提供指导.从时间和工作流组成的过程级别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动态特性的表现,扩展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工作流元模型.扩展后的过程元模型在工作流的建立阶段力求将动态特性进行描述和定义,在工作流执行阶段可以根据已定义的动态属性,处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基于该元模型,工作流管理系统既具有灵活性,又有利于变化控制操作.  相似文献   

5.
基于扩展UML活动图的工作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工作流管理系统在表达能力和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给出三层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扩展UML活动图的工作流建模方法,扩展了多实例、条件路由和协调节点等建模元素,描述了扩展建模元素的定义、路由结构和建模规则。应用模型实例表明,此方法增强了模型描述能力,在模型适应性和柔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工作流柔性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一种改进的工作流模型,提供了对柔性工作流模型形式化描述和工作流柔性的支持能力,从而能够在执行过程中动态更改工作流逻辑,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7.
集成的青鸟工作流模型JBDelta,把依附于过程模型且为之提供支持的数据、组织、功能、资源等信息分离出来或加以补充,形成具有相当独立性的模型,其核心是改进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定义的过程模型。论文基于此元模型概念扩展UML活动图,得到扩展的工作流过程图,按各模型间的关系把工作流的活动和活动执行所需要的信息合成一体,完整地定义工作流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柔性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个柔性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柔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模型定义中加入过程元素,通过将活动分为静态过程和动态过程较好的满足了工作流系统的柔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佳乐 《软件世界》2007,(10):37-40
基于以往的研究,提出一种扩展UML活动图用于工作流建模的方法,同时,并定义扩展后的工作流过程图,它代表了青鸟的改进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个可扩展的工作流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WFMC工作流参考模型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工作流元模型。该模型分为核心层、初始层和扩展层三个层次,核心层描述工作流的核心概念,初始层用来根据企业的模型建立一些企业个性化的扩展,扩展层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动态扩展。该工作流元模型定义了工作流相关对象来抽象企事业模型中的各中对象,可适应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流建模。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meta-model for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configurable content- and context-aware dynamic service selection in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with the objective to enable greater flexibility of the modeled processes. The dynamic service selection can cope with highly dynamic business environments that today's business processes must handle. Modeling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dynamic service selection in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is not well covered in literature. Some partial solutions exist but none of them allows modeling a complete set of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he selection similar to the one we are addressing in this article. Our meta-model enables formal specification of service selection relevant data extracted from service request message, custom configuration data (e.g., thresholds), process and task definition/instance metadata, and service selection rules. The meta-model is configurable and content- and context-aware. Processes leveraging our meta-model can adapt to changing requirements without redesign of the process flow. Proposed meta-model allows users to additionally configure the models at run time (e.g., raising a threshold). Modeling can be divided into roles with different required competences. We implement our meta-model in BPMN 2.0 (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Notation) through specific extensions to the BPMN semantic and diagram elements. By measuring complexity of real-world sample process models we show that using our solution modelers can efficiently model business processes that need to address frequent changing demands. Compared to available alternatives, models using our solution have on average ~13% fewer activities, ~16% fewer control-flow elements and ~22% fewer control paths. By reading ~10% smaller models (by volume) model readers get more flexible process models that capture all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he dynamic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2.
动态服务聚合流程定义元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Web服务的动态变化性是流程驱动的服务聚合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工作流建模思想必须加以改进以适应这一新的应用需求。本文引入了服务结点和服务群的概念,从服务聚合的过程维和资源维出发定义了服务聚合流程定义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扩展的工作流网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聚合流程/资源描述模型WSCP/R-net,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基本工作流网的服务聚合建模技术所不能解决的不确定路径选择和服务的动态变化性问题。文章以城市危机应急处理的Web服务流程构建为例说明了WSCP/R-net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协同科技管理平台业务协同性和动态性的问题,基于工作流过程元模型的构建方法,结合协同活动模型和工作流动态变化的要求,对元模型进行了改进和扩展,将协同活动元素、连接符及ECA规则引入其中,并对模型属性进行修改,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业务处理过程中协同性和工作流动态性的问题,增强了科技业务工作流程的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工作流提倡过程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的理念,然而,业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程-业务动态关联的特性使这一理念在实际中难以得到贯彻,过程控制与业务处理常常以程序代码的形式耦合在一起,导致业务过程建模复杂,过程重构工作量大且不易实施。分析了WFMC元模型在过程逻辑表示方法上的局限性和难以支持业务过程简便重构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过程元模型—ESR元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事件、状态和规则等模型元素,能够以规范的形式通过过程定义的方法表示过程-业务的动态关联;基于ESR元模型的工作流模型框架清晰划分了过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界限,对"刚性过程"和"柔性过程"使用统一的过程定义方法进行建模,更好地支持了过程逻辑与业务逻辑的分离;当过程逻辑发生变化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内容,可以在不同的模型层次上对过程定义进行修改以应对系统变更的需求,从而实现过程的简便重构。  相似文献   

15.
基于ASM的元模型形式化语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在模型驱动开发过程中的形式化语义描述方法。该方法利用元建模技术,形式化地描述了元模型及其语义间的映射关系,以提供精确的语义描述,从而为模型驱动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将描述框架用于模型转换规则的定义以及元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并以简单Petri网为例,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支持模型转换和代码生成。  相似文献   

16.
工作流过程定义规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引言工作流过程定义规范定义了一个通用的交换格式,对业务流程进行形式化的说明。这种通用的交换格式,可支持不同产品间过程定义的传送。规范也内在地包括了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形式上的分离,这使得由建模工具生成的过程定义,能作为许多其它WFMS运行时产品的输入,符合了用户所要求的建模和产品运行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7.
刘大伟  王智学  禹明刚 《计算机科学》2015,42(Z11):473-478, 507
当前对C4ISR系统能力需求的描述大多基于图形、文字等静态模型,对信息和数据的具体操作没有进行定义,以至于对象之间的行为过程没有详细说明。缺乏可执行动态语义的能力模型是不可执行的,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图的能力需求过程建模方法,为可执行体系结构的建模仿真提供支撑。首先给出了系统过程模型的定义,在C4ISR系统能力元概念模型的指导下,通过扩展UML活动图得到系统的能力需求过程元模型。然后用本体表示能力需求过程元模型语义,通过对本体的逻辑推理实现对C4ISR系统能力需求过程元模型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