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德金 《治淮》1997,(9):27-28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面积1313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占20%,畈区占80%,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占80%,水田占76%,实灌面积860万亩,灌区内农作物以水稻为主。上游五大水库(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梅山、龙河口)共拦蓄60多亿立方米水是灌区灌溉的主水源。  相似文献   

2.
张邦跃  张伟 《治淮》1998,(10):47-48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担负着3个地市、10个县的农业灌溉和部分城镇工业及生活用水的重任。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950万亩,其中自流灌溉占80%,提水灌溉占20%。灌区干渠总长979.7公里,  相似文献   

3.
史河灌区水稻节水灌溉成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史河灌区位于梅山水库下游,渠首在金寨县红石咀,地跨安徽、河南两省的六安、金寨、霍邱、商城、固始等县(市),属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设计灌溉面积安徽273万亩,河南98万亩,自流灌溉占80%,水田占耕地面积的72%。灌区内降雨量多年平均为870~1250毫米,年际变化很大,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据史河灌区近30年水文资料统计,多年平均中稻生长期雨量为444毫米,最  相似文献   

4.
1 灌区概况 我省渭河流域有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等10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21个,设施灌溉面积1214.72万亩,占全省设施灌溉面积的54%。这一区域南依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东到撞关,东西长约360km,南北宽约30~80km,土地总面积5.54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6.9%。灌区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海拔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80%以上。农业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区。要按农业用水量控制灌溉水量,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和微咸水。在河水灌区打井,发展井渠结合灌溉,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优化利用水资源,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的根本途径。必须统一管理水资源并改革水价。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80%以上。农业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区。要按农业用水量控制灌溉水量,要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和微咸水。在河水灌区打井,发展井渠结合灌溉,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优化利用水资源,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的根本途径。必须统一管理水资源并改革水价。  相似文献   

7.
李翔  王朝玉 《人民黄河》1997,19(2):45-46
1基本情况河南省现有设计灌溉面积2万hm2(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25处(不含在建工程三义砦、赵口、大功等灌区)。按灌溉水源分,海河流域4处,黄河流域9处,淮河流域10处,长江流域2处。设计灌溉面积119.5万hm2,1995年底有效灌溉面积达67.4万hm2。灌溉保证率50%~80%。灌区于渠设计总长3936km,实有长度3420km,实有长度占设计长度的87%;支渠设计长度6625km,实有长度5951km,实有长度占设计长度的90%;斗渠设计长度17621km,实有长度13566km,实有长度占设计长度的77%。干支两级渠道基本完好长度占实有长度的35%,斗农渠基本…  相似文献   

8.
唐山市丰南区陡河灌区控制面积75万亩,占丰南区耕地面积的80%以上,灌区粮食单产650kg,高于非灌区300kg,在丰南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陡河灌区面临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管理落后等问题,加之连年干旱少雨,目前灌溉水量严重不足。通过节水改造,不但可以解决缺水问题,而且在不增加灌溉用水总量的前提下,还可在灌区控制范围内扩大灌溉面积。陡河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周期长、综合性强、投入巨大,技术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引黄灌区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左右,灌区上游主要靠引黄河水灌溉,而远离黄河的灌区下游则主要依赖开采地下水灌溉。进入20世纪8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持续干旱,黄河进入山东省的水量逐年减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黄河下游需水量逐年增加,沿黄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0.
1、概述汉沽农场土地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公顷,其中水稻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5%以上。全场划分为4个灌区,总场灌区最大,控制面积123平方公里,占农场总面积的84%。1.1总场灌区概况总场灌区主体工程主要包括5座扬水站、配套渠系及其...  相似文献   

11.
宁夏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上游,是全国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有效灌溉面积为550万亩,约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90%;年产粮食15.5亿公斤,占全区总产量的75%;灌区工农业产值分别占全区的97%和87%,灌区是宁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国20个商品粮基地之一。 但是,由于整个灌区工程老化损坏严重,供水能力下降,效益难以保持,制约了我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工程老化损坏现状 工程老化失修,致使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是灌溉管理工作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灌区仍然存在着灌溉水利用率低的问题,一般仅0.5左右,灌溉水损失的原因较多,据各地实测,渠道渗漏损失约占灌溉水总损失的80%;其它因管理不善、灌水技术不良造成的田间损失,以及泄水、决口跑水等约占18%;蒸发损失约占2%。灌溉水的损失数量往往很大,如宝鸡峡灌区年灌溉用水7亿立方米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0.535,每年的水量损失达3.255亿立方米,其中干支渠损失水量2.45亿立方米,约占总损失水量的75%,斗渠以下(包括田间)损失0.805亿立方米。灌溉水的大量损失,不仅直接降低灌溉水利用系数,而且会减少可灌的面积,  相似文献   

13.
1 灌区概况 庙宫灌区是承德市唯一大型灌区,受益范围包括围场、隆化、滦平三县及双滦区,区内农业人口8.8万人,总劳动力4.5万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0.67万 hm~2,占受益范围总耕地面积0.72万hm~2的92%,灌区内种植比例为水稻58%、玉米32%、杂粮8%、经济作物2%。年总产量 4850万 kg,年产值 39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洋河灌区位于张家口市洋河中、上游北岸,设计面积2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是万全县粮菜生产基地。灌区通过洋河大渠,四清渠、洋河二渠以下简称“三渠”向灌区内配水,渠系配套建筑物比较齐全。三渠灌溉面积17.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占洋河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80%,它的灌溉用水主要是引取上游友谊水库和东洋河的基流。其中友谊水库供水量占灌区总用水量的77.7%。近些年来,水库上游来水偏枯,供水量较前偏少,显得提高灌渠水利用率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朝新 《治淮》1999,(1):45-45
农业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以上,如果全国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每年可节水约11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线南水北调工程每年的引水量。如果全国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提高1.5%,节省的水量就可以解决当前工业和生活的缺水问题。目前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只达到40%,可见发展农业节  相似文献   

16.
庆安县针对多年来灌区旧管理体制带来的诸多弊端,主动进行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包租相辅,使改革后的灌区水资源利用率达80%以上,工程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职工工资发放率达70%以上,使灌溉站和用水户双方都尝到了甜头,为灌区体制改革又创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用水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是世界上最为缺水的国家之一,有占世界22%的人口,而淡水资源却只占世界总量的8%。我国可发展灌溉的农田面积约有9.6亿亩,但由于缺水,每年实际灌溉面积只有6亿多亩。目前,全国80%的粮食、90%的棉花、95%的蔬菜产自约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的灌区上,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和耕地减少,灌区耕地的负荷越来越大,水的充分供给和高效利用就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水将主宰中国农业的命运和21世纪16亿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一)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并日趋…  相似文献   

18.
泾惠渠灌区灌溉面积锐减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泾惠渠灌区曾对陕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近年来一直呈锐减趋势。以2004年度冬灌为例,全局引水5300万m3,按定额80m3/亩计,其有效灌溉面积不足4.67万hm2,仅占注册面积的52%。处于灌区上游的石桥、泾阳、杨府、三原等管理站有效灌溉面积锐减趋势更为明显。现以杨府站为例,就泾惠渠灌区灌溉面积锐减的原因作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春小麦是内蒙古后套灌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184万亩左右,占灌区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8.3%。春小麦灌溉用水在灌区年引黄水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定量评价水利工程灌溉的直接增产效益及其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位置,确定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20.
叶阳 《治淮》2014,(10):23-24
淮河流域现有大型灌区92处,总灌溉面积5055.62万亩。大型水库灌区共35处,占大型灌区总数量的38%,灌溉面积2103.45万亩,占大型灌区总灌溉面积的42%,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两省。 一、管理基本情况 淮河流域大型水库灌区一部分是库灌统一管理,一部分是库灌分离、灌区单独管理,基本采取“统一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灌区的渠首和跨行政区域(市、县)的总干渠、干渠工程由灌区管理单位直管,灌区分干渠以下骨干工程由所在县(区)设专管机构或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支渠以下的渠系工程由乡(镇)水利站组织受益村民组群众建立群管组织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