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纳米TiO_2整理织物的自清洁性能,首先使用自制的宽光谱响应型纳米TiO_2水溶胶通过浸染工艺整理涤纶织物,然后采用染料罗丹明B作为特定模拟污垢,定量化考察了纳米TiO_2水溶胶添加量和染料浓度对整理织物自清洁性能的影响,并与浸轧整理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纳米TiO_2水溶胶通过浸染工艺能够制备具有优良自清洁性能的整理涤纶织物,提高纳米TiO_2水溶胶添加量不仅能够增加纳米TiO_2粒子在涤纶织物表面负载量,而且能够对吸附于表面的染料、咖啡和酱油等实现自清洁效应,其对3种污渍最终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24%、57.14%和70.06%.此外,浸染法制备的纳米TiO_2整理涤纶织物比浸轧法具有更好的自清洁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棉织物为载体,含有季铵盐阳离子、交联基团、长链烷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为改性剂,通过浸轧整理制备相转移催化织物,并将其应用于Williamson醚合成反应。研究了整理温度、时间、磷酸用量、负载量和改性剂中烷基长链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相转移催化织物的适用性与回用性。结果表明:当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5 h,12%的磷酸乙醇溶液用量为0.60 g,负载量为20%,十八酯为改性剂中烷基时,催化织物的催化活性最佳。此外,催化织物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稳定性,在应用于多种苯酚衍生物的Williamson醚合成反应时转化率均可达到92%以上,且在回用5次后,催化活性无明显变化。该研究可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固定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常用鞋里材料的保暖性能,以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采用剪切乳化法分散,将纳米远红外复合粉体制成水基型远红外整理液,并采用二浸二轧法对鞋用棉布里进行整理;用温升法检测了所制备远红外鞋里布的保暖性,并测试了其耐用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经远红外整理液处理后的鞋里布温升性能明显提高,耐用性良好,且不影响其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甲基磷酸二甲酯和1,2-丙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棉用磷酸酯型无醛阻燃剂,并运用1H-NMR,31P-NMR和IR对合成的阻燃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BTCA为交联剂,Na H2PO2为催化剂,通过浸轧、预烘、焙烘和水洗的整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阻燃剂用量、p H值和焙烘温度对阻燃织物性能的影响,得出合适的整理工艺条件.利用垂直燃烧法、热解重量法和电镜扫描对阻燃织物进行了阻燃性能和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阻燃织物阻燃性能较好,但耐洗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棉织物的纳米TiO2抗紫外及抗菌整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 TiO2功能整理剂.X射线衍射(XRD)表明主要为锐钛矿型纳米 TiO2.采用该整理剂通过浸-轧工艺处理织物,研究其时纯棉织物的抗紫外线和抗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防护因子(UPF)值有很大提高,UPF等级达到50 的水平;织物对于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整理织物有较好的白度保留率,断裂强力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锅法,在碱性体系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以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前驱体制备出二氧化硅水溶胶,再用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一锅改性,获得了改性二氧化硅水溶胶.经过传统的浸轧烘工艺,将其应用于棉织物上制备超疏水棉织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棉织物的表面形貌,用OCA 20型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织物表面的润湿性能,用耐洗色牢度测试仪测试织物的疏水持久性.结果表明,改性织物表面的水滴接触角为160°,并且其超疏水性能可以耐10次家庭洗涤.  相似文献   

8.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氨化改性工艺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活性染料对棉织物的可染性,用新型盐剂A对棉织物进行氨化改性.得到3种改性方法(浸渍法、轧烘法、浸渍+轧烘法)的优化工艺条件;同时比较了不同改性工艺对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法改性织物能减少最多的无机盐量;轧烘法改性织物的吸附速率和平衡上染百分率最大;浸渍+轧烘法改性织物的染色牢度和匀染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环氧基封端聚硅氧烷(ETPS)和氨基封端聚醚胺(ED-600)为原料,通过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合成了氨基聚醚聚硅氧烷嵌段型聚合物(SAPB).研究了反应因素对SAPB特性粘度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采用1H-NMR和GPC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探讨了环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分子量对SAPB整理织物柔软性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ETPS)∶n(ED-600)=1.0∶1.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0h,溶剂异丙醇用量为30%(相对反应物总质量)时,所合成的SAPB特性粘度为17.47×10-2 dL/g,数均分子量为19.57×103 g/mol;选取分子量为5 328 g/mol的环氧基封端聚硅氧烷合成的SAPB,能赋予整理织物良好的亲水、柔软性.  相似文献   

11.
聚硅氧烷季铵盐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基分布均匀的反应性氨基聚硅氧烷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季铵盐抗菌柔软整理剂,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且通过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实验表明,采用聚硅氧烷季铵盐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和耐洗性,并可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和较高的白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I)-109)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十二烷基/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RASO),然后R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十二烷基改性聚硅氧烷(RCAS),RCAS经乳化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处理.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ζ电位分析仪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液粒子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ζ电位及坯革粒面水静态接触角(W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结构.乳胶粒表面光滑,呈规则圆球状,平均粒径约为110Flm,粒径分布窄,乳液ζ电位为-24.09mV.蓝湿革经其质量1.92%的RCAS有效物处理后,粒面wCA可达126°,具有较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相法以硅基上原位合成的金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和模板,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用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silane)作为前驱体合成了纳米线状化合物.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该线状化合物形貌的影响,能量散射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该线状化合物为聚氧硅烷,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当反应温度控制在110℃和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可得到均匀的纳米线状化合物.最后提出了聚氧硅烷化合物可能的形成机理,同时也为制备硅基上的硅氧纳米线状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方便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为起始单体,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合成了两种含有不饱和侧基的聚硅氧烷,分别为PA151和PA174.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分析并确定了两种聚合物的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的分子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聚合物的紫外光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均可紫外光固化,而且PA174的固化速率和最终双键转化率均比PA151高.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对固化后产物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DSC研究发现PA151固化产物在-30℃~100℃之间没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而PA174的固化产物则在13.9℃左右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TGA结果显示PA151和PA174固化后产物的分解温度分别为503.1℃和429.1℃.  相似文献   

15.
氨基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氨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是一类亲水性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可以明显降低表面张力,在农药、印染、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钠、烯丙醇聚氧烷基醚,环氧氯丙烷,低含氢硅油和二乙胺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和胺化反应,合成目标产物氨基聚醚改性聚硅氧烷.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表面张力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6.
1Introduction Recently,anincreasingattentionhasbeenpaidtopolysiloxanebecausepolysiloxaneisthermallyresistantpolymerinhightemperaturewiththermalenduranceinoxidativeatmosphereupto300℃andmoreininertat mosphere.Thermoanalyticaltechniques,suchasthermo gravimetric(TG),differentialthermolgravimetric(DTG),and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havewidelybeenusedtocharacterizepolymericmaterials.Qingzeng Zhu[1]investigatedthethermaldecompositionofsilazanepolymerswiththermogravimetrymethodandindicat…  相似文献   

17.
We put forward a large-area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 to fabricat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by introducing in-situ functionalized nano-SiO2 into side-amino modified hydroxy-termin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SA-HTPDMS) curing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zation using water contact angle(WCA) teste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and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sis, the as-prepared coating displayed a tremendous WCA of 154.8±1°, sliding angle(SA) about 3.5° and stable self-cleaning property range from-10 to 80 ℃.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urface micro-nano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hydrophobicity, stability from matrix had made contributions to the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excellent heat resistance up to 300 ℃.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提供了混凝土反应式引气剂的产品--聚硅氧烷混凝土引气剂,完成了制备混凝土反应式引气剂研制的全部过程和初步中试4个环节的全部制备工艺设计、反应参.开展了掺聚硅氧烷混凝土引气剂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冻融试验以及抗冻机理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硅氧烷混凝土引气剂对提高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聚丙烯酸酯的耐寒热性能,制备了新型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采用聚硅氧烷乳液为种子乳液,将丙烯酸酯和聚硅氧烷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该共聚物乳液.探索了D4和VD4物质的量之比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利用红外(IR)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结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测试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最大热分解温度.研究结果表明,聚硅氧烷被有效地共聚到丙烯酸酯单体中.当硅氧烷单体中D4和VD4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0∶1时,该共聚物乳液聚合稳定性好.随着硅氧烷质量分数的增加,该共聚物的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水性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端活性有机硅的合成及其嵌段水溶性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二氯二甲基硅烷与二缩三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反应,制备了两种端活性有机硅齐聚物,讨论了反应所得预聚物的结构。利用所合成的端羟基有机硅及聚乙二醇,聚氧化丙烯醚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有机硅嵌段的聚氨酯。初步考察了其水溶或水乳液的耐酸碱性,浊点,粘度等基本性质,主要讨论了其水溶性,粘度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