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慢行交通是实现交通领域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研究多从城市交通、通勤需求等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以"绿色交通"理论为导向,以"慢行交通与休闲旅游"为主线,在对现状交通和景观资源等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公共绿地、旅游景点和开放空间,通过绿道串联城市景观,构建优美的慢行交通环境;以旅游休闲为特色亮点,系统打造慢行旅游产品,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融合性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快速公交系统的特点和在巴西库里蒂巴市的使用情况,并从投资成苓、运营成本、规划建设、载客能力、速度和灵活性、能耗等几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长沙市交通现状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结合的公共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3.
曹诗怡  高莹 《中外建筑》2011,(11):78-79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人居环境理念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介绍了慢行交通的功能特点,并通过调研分析长沙城区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反思长沙现行慢行交通的滞后性,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可持续人居环境理念的慢行交通系统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更好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下,慢行交通在原有"休闲、游憩"的定位中逐步衍生出了通勤需求,同时,交通安全的考量也使得慢行独立化、快慢分离化越发迫切。从慢行功能与需求入手,提出了策略并建立慢行交通体系,进一步研究了通勤化独立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思路。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例,对规划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努力探索的目标,而非某一固定模式.慢行交通能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伯克利、戴维斯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经验的分析,指出慢行交通的发展必须与高度集约化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式相协调.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交通本身,同时也包含着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对人类原有生活方式的高阶回归.慢行交通能够促进城市向更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念:慢行交通与慢行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也可以称为非机动化交通,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相似文献   

7.
慢行交通系统在我国中小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由于机动化交通的发展对慢行交通造成了一定影响,笔者以浙江嘉兴市为例,研究了中小城市的交通特点,论述了慢行交通在中小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现状慢行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建立慢行交通和公交一体化系统、改善慢行设施的质量、加强慢行交通的管理、协调好城市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之间的关系,对未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良好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绿色交通理念,生态城提出内部绿色交通达到90%,并按照行人>非机动车>公共交通>共乘交通(出租车等)>私有化机动车>货运车>摩托车的层次进行交通体系构建.通过国际先进的VISUM软件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分析.然后介绍了先进的公交系统网络、人性化的慢行系统、机动车系统.最后介绍了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9.
街区制的推广有助于形成窄马路、密路网和小尺度的街区,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微循环。这对于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起到的有效的积极效果。文章通过分析街区制与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缩减机动车道宽度、设置过街安全岛,总结6种主要的街道断面三个方面探讨了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希望能够以此促进城市慢行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龚苏宁 《山西建筑》2011,37(17):35-37
对永川慢行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永川城市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目标、策略、内容,并总结了此次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特色,对缓解交通拥挤问题,促进城市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