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色冶金节能》2011,(6):59-60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和调试,金川集团冶炼厂冶金用氧技术改造取得成功。该厂以集中优化供氧项目为契机,通过完善软件控制系统,使氧气放散率由15%降低到5%,年增经济效益达500万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制氧设备的氧气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有色设备》2011,(5):56-56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和调试,日前,金川集团冶炼厂冶金用氧技术改造取得成功。该厂以集中优化供氧项目为契机,通过完善软件控制系统,使氧气放散率由15%降低到5%,年增经济效益达500万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制氧  相似文献   

3.
1前言节能降耗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氧气是冶金企业一种重要能源,在我公司占自耗动力能源量的16.2%,在转炉钢中占工序能耗的50.2%。由于炼钢生产间断性与制氧生产连续性产生的供用矛盾──一方面因用户用氧过度集中,导致短时间内压力降过大,无法保证转炉吹炼及其它用氧设备正常用氧;另一方面又因主要用氧设备(转炉)减少用氧量或停止用氧时间过长,导致大量放散,无论是中压氧气还是低压氧放散都是能源的极大浪费。表1是合钢1998年前8个月氧气放散情况。目前合钢氧气放散率平均为13%左右(有时高达21…  相似文献   

4.
针对钢铁空分企业氧气放散率高、综合能耗高的问题,建立了以减小转炉用氧总量波动和降低系统能耗为目标的转炉用氧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吹炼区间时长不变、各吹炼区间起始时刻满足工艺要求、钢水温度大于1250 °C、转炉用氧调度前后变动最小等约束,以基于整数空间的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进行求解。同时,以国内某大型钢铁企业空分厂为案例,采用Pipeline Studio软件建立该厂区氧气管网输配系统模型,对转炉用氧调度的节能优化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转炉用氧节能优化调度在研究时间段尽可能安排单台转炉生产,有效降低多台转炉吹氧重叠时间,在生产时间内错峰用氧,减小转炉用氧总量波动,缓解氧气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在120 min研究时长内,调度前后系统氧气放散量由1242.1 m3降低至0,相应的空分系统的电耗节约了1192.42 kW·h,氧压机的压缩能耗增大了41 kW·h,氧气管网输配系统节约总能耗为1151.42 kW·h。综合计算来看,转炉用氧调度应用到全年,预计减少氧气放散总量5.44×106 m3,节约氧气管网输配系统总能耗5.22×106 kW·h。   相似文献   

5.
陈飚 《山东冶金》1996,18(6):11-13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通过对氧气厂、第二动力厂制氧站制氧能力和炼钢、炼铁厂等总用氧量的综合平衡分析,统一调度协调生产,使氧气放损率由14.34%降到6.94%,年节约氧气1197万m3,节电800万kW·h,综合经济效益1220万元。  相似文献   

6.
针对鞍山宝得公司制氧生产规模较小、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通过采取对制氧厂配置设备和生产运行管理优化等措施,有效降低氧气放散率、氧气综合电耗。  相似文献   

7.
高洪光 《江苏冶金》1997,25(6):68-70,83
钢铁企业氧气站是企业的用电大户之一。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氧气放散率居高不下,平均在15%左右,个别企业甚至高达25%。氧气生产(氧压)一般单耗值为0.8~0.85Kwh/m~3,氧气电耗占成本的75%。1995年南钢共生产氧气10012万m~3,年平均放散率为14.1%;1996年生产氧气11316万m~3,年平均放散率为9.3%。两年累计放散量为2464万m~3,按0.54%元/m~3成本价计算,  相似文献   

8.
随着氧气炼钢、高炉富氧等强化冶炼措施和钢坯自动火焰清理机新技术等的采用,钢铁企业用氧发展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用氧部门。各大钢铁公司,装机较多,并普遍采用大型制氧机组,而且用途广泛,从生产、检修到基建,无时无处不用氧气,甚至离氧不能生产(如转炉)。钢铁企业用氧条件要求严格,并需安全连续供氧。实际上用时不够均衡,频繁而大幅度的波动,使用制度也比较复杂,可以说钢铁企业用氧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完整体系。为了保证主体厂的钢铁生产,特别是高峰用氧,往往要求氧气供应富裕;由于供大于求的结果,必然造  相似文献   

9.
林七女 《山东冶金》2000,22(6):28-29
莱钢在氧气供需平衡方面存在使用不均衡、瞬时需求量变化较大和计划调整不及时、生产使用脱节等问题,造成氧气放散率高。通过采取合理组织生产,均衡使用氧气,增加氧气储存能力,加大调节能力,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考核制度,加强技改等措施,预计氧气年放散率将由9.39%降为7.57%。  相似文献   

10.
陈德敏  李宁  刘骁  赵义博  郦秀萍  陈光 《钢铁》2024,(2):173-184
富氧燃烧具有提高理论燃烧温度、降低过剩空气系数和增强烟气辐射能力等优点,成为工业炉窑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目前轧钢加热炉内富氧燃烧位置及氧气体积分数变化对炉内流动和传热过程影响规律尚不明确。建立了加热炉炉内流动、富氧燃烧和传热数学模型,并在案例加热炉进行了应用,利用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后,分析了富氧燃烧分别位于预加热段、加热一段和加热二段时,炉内温度场、速度场和钢坯传热过程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富氧燃烧的最佳位置。其次,分析了固定富氧燃烧位置,氧气体积分数从21%变化到49%时,加热炉烟气热损失、炉膛热效率和节能率的变化规律,得出此种条件下氧气体积分数最佳范围。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固定时,预加热段、加热一段和加热二段分别实施富氧燃烧,热流密度变化最明显的炉内位置分别出现在17~25、17~34和29~44 m,这些位置平均热流密度增加值分别为4.95、7.42和7.95 kW/m2。富氧燃烧位置分别位于预加热段、加热一段和加热二段,氧气体积分数为21%~37%时,氧气体积分数每增加1%,烟气损失分别下降0.25%、0.55%和0.72%,炉膛热效率分别提高0.13%...  相似文献   

11.
莱钢在氧气供需平衡方面存在使用不均衡、瞬时需求量变化较大和计划调整不及时、生产使用脱节等问题,造成氧气放散率高。通过采取合理组织生产、均衡使用氧气,增加氧气储存能力,加大调节能力,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和考核制度,加强技改等措施,预计氧气年亏损率将由939%降为757%。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普遍存在着氧气放散率较高的问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根据对宝钢制氧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降低氧气放散率,采用制氧优化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1引言随着柳钢公司炼钢规模和产量的不断扩大,对氧气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新增制氧机尚未建成投产之前,氧气的供求矛盾日趋明显和加剧,氧气供应不足,已成了制约炼钢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炼钢用氧的不均衡性和现有氧气储存设备的容量不足,一方面,氧气不够用,另一方面还有部分氧气放散形成浪费,并且,压力波动也很大,为此,适当增加氧气储存能力是必要的。氧气储存设备,在冶金行业,目前基本上都采用球罐。据柳钢公司设计院的分析测算,新增1000m3左右容积的球罐是合适的。这里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一为建1座1000m…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有色冶金用氧放散率高的问题,提出氧气供应网络化解决方案,并在网络化供应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梯级”减压智能匹配控制技术、氧气生产“自动巡航”控制系统等软件优化控制系统,使氧气放散率进一步降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氧枪喷头使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气炼钢的优点是冶炼速度快、质量好、产量高、能耗少。氧枪是氧气炼钢时供应氧气射流的主要部件。而氧枪喷头又直接控制着氧气射流的气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着炼钢生产。现今钢水二次精炼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炼钢炉仍是提供纯净钢水的重要前工序,所以研究氧枪喷头还不失其重要意义。氧枪喷头的良好性能不仅取决于设计和制造质量,也取决于  相似文献   

16.
氧气高炉炉身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包吕斯(Borist)炉模拟研究了不量喷煤高炉,富氧喷煤高炉和氧气高炉的炉身还原过程。结果表明:氧气高炉炉身还原条件明显改善,还原后烧结矿,块矿和球团矿的金属化率分别超过70%,80%和90%,是普通高炉的2倍以上。不论对于氧气高炉还是普通高炉,在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强度变化不大,而球团矿和块矿的强度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转炉的工作氧压由喷头马赫数决定,使氧射流对熔池的穿透深度[(L)]与熔池深度[(L0)]有一个合适的比例[(L/L0)]。据实际调查,国内有1/3转炉钢厂的工作氧压不合理。根据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经验,转炉的工作氧压应比氧气喷头马赫数所对应的滞止压力高5%~15%,可以减少射流在超音速范围内的激波损失,使氧射流对熔池有较大的冲击深度,也可防止因喷孔出口处的负压而使喷孔快速熔损。在氧气喷头设计和制定供氧制度中还需了解氧气管道压力损失[Δp],用实测法所得到的[Δp]值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变压吸附制氧过程中氧气的回收率和体积分数,提出了一种在反吹步骤中采取适当中断次数和时间的不连续反吹方法,并实验研究了该方法对氧气的回收率和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连续反吹步骤可以显著提高变压吸附制氧系统的回收率和产品气纯度;在本实验条件下,优化后反吹中断次数为2、反吹中断时间为0.3s时,与连续反吹相比,氧气回收率最大提高了9.2%,产品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19.
1 氧气转炉炼钢的开发 早在1856年,亨利·贝氏麦(Henry Bessemer)发明贝氏麦转炉炼钢法时,就曾倡议过用氧气取代空气在转炉内炼钢,以消除贝氏麦转炉法的缺点之一,即钢中具有较高的氮、磷含量,因当时尚不具备廉价的工业用氧(当时氧气生产成本约为300美元/t),限制了氧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 到20世纪30年代末叶,在德国,林德—弗朗克(Linde-Frankl)的低压、大量制氧出现后,柏林工业  相似文献   

20.
李宏  赵德珩  苑寅 《冶金动力》2013,(11):31-33
利用系统资源,根据邯钢铁钢生产以及制氧生产的现状,分析研究了降低氧气放散率的手段,解决了氧气放散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