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前纺工序中在减少结杂、短绒方面所采取的工艺措施.论述了在发挥清、梳工序除结杂少短绒的同时,充分重视精梳在控制棉结,排短除杂方面的作用,才能获得较好的纺纱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讨纺纱过程中棉结与短绒的控制与分析方法。针对棉结和短绒的特点,依据纺纱生产流程各设备机型的功能,深入分析棉结、短绒的去除措施。重点分析清棉、梳棉工序的主要工艺设计要点及其在纤维梳理和纤维棉结、短绒排除方面的作用;并结合精梳工序对纤维的梳理作用以及并条、粗纱、细纱工序对纤维控制作用分析,旨在提高成纱质量。认为:发挥好纺纱流程中各设备机型的功能,并优化关键工艺参数设置,最终可达到减少成纱棉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清梳联流程配置与棉结和短绒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通过对纺纱工序中棉结、短绒产生规律的分析 ,进一步研究了清梳联工序对棉结、短绒的影响 ,用分梳度理论阐明了清梳联工序中棉结、短绒的成因和控制办法 ,提出了清梳联工序有效控制棉结、短绒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梳理质量,在梳理过程中降低短绒和棉结,分析短绒和棉结控制的规律和方法,重点从短绒和棉结未能兼顾、重高产轻棉结控制、重纤维梳理轻纤维取向度、重局部工艺轻系统配合、整理区紧隔距导致短绒增加、不注重管网布置造成棉结杂质线差大等方面阐述短绒和棉结控制的误区和解决措施。指出:梳棉短绒和棉结是梳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工艺配置不当造成纤维损伤,紧隔距、强分梳造成短绒和棉结增加;梳理工程需要进行系统控制、合理分配,工艺配置应配合针布柔性梳理、充分梳理,才能有效降低短绒和棉结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探讨精梳机工艺技术性能及改进途径。阐述了精梳工序的必要性及精梳后产品的性能变化以及精梳机的基本性能指标,分析了精梳机结杂及短绒排除率的影响因素。指出:精梳机纺纱性能评价时,应主要考核精梳机排除结杂短绒的效果,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计算精梳短绒排除率和纤维损伤率。认为:通过优选落棉隔距、给棉方式、给棉长度、小卷定量、锡林齿面角、锡林及顶梳密度、顶梳插入深度等工艺参数,可进一步提高精梳工序排除结杂及短绒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纤维梳理质量,分析刺辊下分梳板的梳理工艺,介绍棉结、短绒的分类、成因及其对纱线质量的影响,并从刺辊梳理区和锡林—回转盖板主梳理区的工艺要点,金属针布齿条选择,排除和气流控制方面以及转移梳理区阐述对棉结、短绒的控制。指出:梳理过程中对棉结、短绒的控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根据原料性状和喂入棉层结构制定梳理工艺;纤维回潮率和环境温湿度也影响梳理质量;梳理过程中的棉结70%被松解,15%被排除,15%进入生条,纤维损伤导致短绒增加(1~3)个百分点;刺辊握持梳理是短绒的主要产生点与最大排除点;锡林—盖板梳理决定纤维的伸直度、分离度、取向度和棉结的松解。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短绒产生的原因与危害,分析了清梳联短绒增加较多的原因,提出了清梳联工序有效控制短绒的措施,认为应采取“连续喂棉、薄喂轻打”措施,减少纤维损伤;同时注意开松梳理适度,排除结杂和减少短绒兼顾。  相似文献   

8.
降低清梳联生条结杂和短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6,他引:5  
左隄 《棉纺织技术》2005,33(1):6-12
棉结、杂质和短绒在清梳联工艺处理上是一组矛盾,通过对“青锋”牌清梳联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连续均匀喂给、薄喂柔和开松、早落少伤纤维、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气流参数保证”的工艺要点,并作了简要理论分析。指出做好开松、分梳元件的配套工作,根据品种要求与使用原料条件调整好工艺,并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是降低生条结杂和短绒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改造型清梳联纺长绒棉生条短绒与结杂的控制措施。在原有清棉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部分防护装置和联接装置、合理配置机台和优化工艺配置等措施,使梳棉生条短绒率和棉结杂质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调整JWF1204型梳棉机锡林转速、刺辊转速、活动盖板速度、出条速度以及锡林活动盖板间隔距等工艺参数,最终使改造型清梳联生产长绒棉的生条达到短绒率16.26%,棉结67个/g,杂质8.8个/g的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质量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影响特细号纱棉结杂质的因素较多,缩短开清棉工艺流程,有利于减少对纤维的损伤、减少开清工序的棉结和短绒.采用优化清梳工序各主要工艺参数,优选分梳元件等措施可以降低结杂,同时要求车间空气净化程度较高,并合理控制温湿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针织物布面质量,从棉花疵点、未成熟纤维含量及短绒率、棉花及棉条质量、原料混配、清梳联与精梳工序清除效率、飞花积花、空调除尘等方面探讨了减少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关键技术。指出: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存在严重影响针织物面料质量;纺纱厂制定原料采购控制标准和混配棉标准,是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棉纱、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基础;纺纱过程中清梳联、精梳对危害性纤维、短绒、危害性疵点的有效清除,是保证棉纱棉结、细小纱疵、针织物死棉白星的关键;先进的单纤维测试仪可以简洁明了地控制原料及半制品质量;根据纺纱号数范围制定原料的混配标准也可以有效防止针织物死棉白星的产生;强化纺纱厂的清洁和除尘是减少不必要针织物死棉白星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原棉短绒率与精梳针织纱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原棉短绒率与梳针织纱要干,每千粗细节和棉结的关系,认为所用原棉平均短绒率应控制在10.5%以下。  相似文献   

13.
清梳联有关技术问题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通过调研、试验和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 ,就当前清梳联流程中各工艺单机的配备及变革、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 ;就清梳联的棉结变化规律、短绒、生条重量不匀率、技术经济效益及使用管理与技术服务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并指出国产清梳应加强研究 ,提高单机性能和自动化控制水平 ,努力提高半制品和成纱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假性棉结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军 《棉纺织技术》2000,28(12):21-23
通过对织物上假性棉结形成原因,分布状况控制措施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假性棉结对斜卡类织物的布面风格有较大影响,其形成原因是经纱与机件反复磨擦,改变了浮游纤维分布状态所致,在布面上的出现规律是斜卡类、经面锻纹类大于类织物;纯棉织物大于涤棉混纺织物,控制好因磨擦产生的毛羽增加率,合理配置工艺及维持适宜的温湿度,假性棉结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梳针型固定盖板的作用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单介绍了梳棉机使用固定盖板的发展过程 ,从理论上分析了锯齿型固定盖板在穿刺纤维能力、纤维损伤和使用寿命方面的缺陷 ,提出梳针型固定盖板具有穿刺纤维能力强、不损伤纤维、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并进行了对比试验 ,试验表明 :梳针型固定盖板的成纱条干CV值、棉结、杂质、短绒增长率等指标明显优于锯齿型固定盖板。  相似文献   

16.
Primer aQura 测试参数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aQura棉结和短纤维测试仪测试参数稳定次数问题,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次不同实验(每次实验包括12个方案)条件下所生产生条的aQur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aQura主要检测参数稳定次数范围和30次检测结果CV值。研究认为: aQura在检测生条各项长度各项指标时,采用10次检测即可保证测试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检测带籽屑棉结尺寸、棉结总数和纤维棉结数量时,采用10次也可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检测带籽屑棉结含量则需检测19次以上,检测结果才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铜氨纤维的特性,铜氨纤维与棉纤维混和纺制针织用纱的工艺方案是采用三道并条的工艺。铜氨纤维纺纱在开清棉工序以多松少打、多梳少落为工艺原则,为减少纤维损伤及打手返花,造成过多的棉结,适当降低打手速度,并跳过A036B型豪猪开棉机,减少打击点。  相似文献   

18.
降低国产清梳联短绒棉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了减少国产清梳联纺出生条中的短绒、棉结,对流程中FA006型往得抓棉机、FA106型锯片打手开棉机、ZFA172型棉箱和FA203型梳棉机进行了工艺参数优选,优选工艺参数使生条短绒减少了22.04%、棉结减少了42%,条干CV%值、细纱断裂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探讨短纤维对棉纺纺纱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措施.通过分析短纤维对纺纱质量的影响,指出,短纤维对棉纺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纤维品质造成棉结、增加落棉、形成浮游纤维影响纤维变速、伸出纱体形成毛羽、影响条干均匀度、降低强力等方面.通过实践认为:在梳理前尽量排除短纤维和减少其增长,在梳理后采取控制短纤维运动的措施,才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从原料选配到络筒等工序生产过程中棉结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要减少成纱棉结,必须合理配棉,适度打击,加强梳理和去杂,整顿好机械状态,优选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强清洁和温湿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