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微光增强型电荷耦合装置(ICCD)成像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像质评价及测试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离散成像系统局域等晕条件的扩展定义,本文采用狭缝离散采样+数字Fourier变换方法实现了微光ICCD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测量,并结合反射式电视测试图做了一组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基于非接触测量条件下等离子体参数诊断的Ka波段透射测量系统.利用已知介电参数的泡沫介质棒验证了Ka波段透射测量系统的可靠性与测量精度,测试结果表明:在静态测量条件下该系统的测量误差小于1.5%.Ka波段透射测量系统应用于激波管等离子体参数诊断,获得了电子密度和碰撞频率的瞬态变化曲线.在相同实验条件下,Ka波段透射测量系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结果与朗谬尔静电双探针的测量结果较为吻合,表明该系统应用于动态等离子体诊断的结果可信,满足非接触测量条件下瞬态等离子体诊断要求.应用误差理论分析了Ka波段透射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结果表明其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3.
微波着陆系统(MLS)信号源需要定量测量大量的参数,传统的测试方式需要大量仪器而且连接复杂,测量效率和精度受到了很大限制.智能仪器的发展为自动测试提供了基础,通过对微波着陆系统信号源状态参数的测试特点进行分析,在MATLAB平台上完成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测试系统在测量MLS信号源状态参数的过程中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实现测试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量一种新型二维弹道修正机构的参数与动态性能,搭建了针对该修正机构的仿真测试系统。该仿真测试系统模拟了修正机构的工作环境,通过传感器测量并记录了修正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转速、电磁转矩、绕组电流等重要参数,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修正机构的性能。实际应用表明,该仿真测试系统稳定可靠,测量结果可为修正机构的设计与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外制导半实物仿真领域的红外多波段准直投影系统的应用需求,基于同轴三反射系统的物像关系和初级像差理论,计算出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并综合运用了光阑离轴、视场离轴和ZPL语言辅助优化等方法对同轴反射式系统进行离轴优化设计,设计出一个工作波段为1~12μm、视场为8°、焦距为360 mm、出瞳距为1 300 mm的反射式红外多波段准直投影系统。结果表明,在截止频率为10 lp/mm处,波段1~3μm的MTF0.81,波段3~5μm的MTF0.63,波段5~8μm的MTF0.42,波段8~12μm的MTF0.20,系统体积为240 mm×460 mm×307 mm,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弹体的质量、质心及质偏测试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弹体的质量、质心及质偏进行测量。方法:采用四点测量法。结果与结论:文中介绍了弹体质量、质心及质偏测试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其装置,并分析了该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表明该系统能准确的测量弹体的质量、质心及质偏参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火箭滑车激光测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箭滑车自身动态参数的精确测试是试验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火箭滑车速度的激光测试系统。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性高、成本低等优点。文中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实测曲线。实验表明这是一种直接的、有效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 MTF来制定光学公差适合于大象差光学系统。MTF对结构参数的微分能够反映公差对成象质量的影响。 MTF与制造误差间的关系一般为非线性 ,本文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在大批量生产中 ,制造误差近似服从正态统计规律 ,MTF也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因而得出了传函方差与制造误差方差之间关系式。又用实际生产的镜头为例 ,验证了上述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输型遥感卫星常采用的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编码器,提出了一种在卫星有效载荷系统测试图像数据压缩过程中,对压缩编码器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系统方案,可以用于PSNR(峰值信噪比)、SNR(信噪比)和MTF(调制传递函数)信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维弹性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应用行波杆对混凝土内应力波速度进行测量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该方法中行波杆的长度、外径和材质等关键参数,并构建了在爆炸载荷驱动下的混凝土实验模型,配置了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行波杆设计方法正确,各项参数符合测试需求,实验数据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维弹性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应用行波杆对混凝土内应力波参数进行测量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该方法中行波杆的长度、外径和材质等关键参数,并构建了在爆炸载荷驱动下的混凝土实验模型,配置了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行波杆设计方法正确,各项参数符合测试需求,实验数据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MEMS微结构运动参数测试算法复杂、实验条件苛刻的问题,提出一种非接触式光电测试方法,采用高精密光反射型传感器进行信号探测,经信号处理后获得待测参数。实际测量表明:该方法的实测分辨力优于100μm,可对引信的微钟表机构、微滑块机构等的运动参数进行测试,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引信微机构运动特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任芊  柏祥基  黄友之 《兵工学报》2000,21(4):372-374
本文讨论了在工业上利用物质的介电特性进行成分分析的可行性 ,并建立相应的测量系统。依据物质在微观结构上的差异及测量中介质损耗等因素的影响 ,确定以被测量体系的介电常数为主参数 ,电阻为辅助参数的组合测量方法并根据其原理进行测试实验 ,建立了初步的数学模型。研究证明 ,测量系统是行之有效的 ,可进一步用于在线分析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一维弹性波理论,提出了一种应用行波杆对混凝土内应力波速度进行测量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测量原理,设计了该方法中行波杆的长度、外径和材质等关键参数,并构建了在爆炸载荷驱动下的混凝土实验模型,配置了测试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行波杆设计方法正确,各项参数符合测试需求,实验数据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5.
传压管道是武器膛压测试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测试系统的工作频率和测量精度.利用单自由度二阶系统管道模型及其算法对传压管道频响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传压管道的几何参数以及传压介质中气体占有率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可以作为膛压测量中传压管道的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多色OTF的普遍式出发,取D_(65)光源和标准视见函数之乘积为权函数,说明目视望远光学系统多色和单色光成象性能的表示法。通过对传函仪(光源和接收器)的光谱响应校正来完成轴上多色MTF的直接测量;参考各种近似公式提出测量波长500.0mμ和589.3mμ的MTF——T_(500.0)和T_(589.3),并按近似公式1/3(T_(500.0) 2T_(589.3))简算出多色MTF。以实例与精确计算值比较,验证该两种方法是比较方便的,并具有可靠性。对轴外象质,拟测半视场的倍率色差。简述测试方法、参量处理及测试举例。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套工业电雷管延期时间分段测试系统,用于工业电雷管从点火到引爆各序列延时参数的测量,包括桥丝通断时间、点火药头发火时间、延期药点火延迟期、延期体延期时间.通过对工业电雷管延期时间进行分段测试,表明该系统能精确测试工业电雷管从通电到引爆各段的作用时间,测试结果可靠、精度高且测量过程安全易操作.  相似文献   

18.
彭澎  狄长安  王哲军 《兵工学报》2017,38(2):240-245
大口径火炮弹丸装填不到位及卡膛姿态的一致性分别会对火炮内膛磨损及射击精度产生较大影响。针对某型火炮弹丸卡膛状态参数测量现状,提出一种适用于射击现场的基于位移传感器阵列的卡膛几何参数测量方法。介绍了卡膛几何参数测量原理及组成,分别建立了药室轴线测量模型、弹丸轴线测量模型及弹丸尾端面等测量模型,并对各测量模块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测量装置对射击现场弹丸卡膛状态下的几何参数进行实际测量,通过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测试系统测量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机载式相位多普勒干涉仪在结冰风洞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喷雾系统雾化喷嘴的性能,提出一种在结冰风洞云雾参数中用机载式相位多普勒干涉仪(phase Doppler interferometer-flight probe double range,PDI-FPDR)测试粒径特性的方法.介绍PDI-FPDR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条件,给出结冰风洞喷雾系统在不同水压和气压条件下的试验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有效、可靠,可为结冰风洞云雾特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口径火炮弹丸膛内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大口径火炮内弹道参数测试的难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波干涉的测量方法。阐述了微波干涉仪测量的原理、系统组成、试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对其测量精度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针对某型榴弹炮试验进行了实测,提供了火炮发射时弹丸在膛内的运动参数,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