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几种含γ′+Ni7Hf2共晶组织的镍基合金,采用多种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中存在的两种共晶组织,分析了有害相βNiAl的形成原因及析出方式,探讨了控制βNiAl相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降低钨含量可降低凝固后期液相中钨的饱和度,从而可有效地减少βNiAl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Ni3Nl基合金堆焊熔池凝固过程中的相变分析和堆焊层中的热应力分析,研究了电弧堆焊条件下Ni3Al基合金堆焊层中热裂纹产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当电弧堆焊速度比较高时,由于堆焊熔池中液相快速冷却而发生非平衡相变,使所析出的富Ni枝晶r相间的富Al液相最后发生共晶反应,而生成γ相和β′相片层组织。另外,高的堆焊速度堆焊层中产生高的热应力,当堆焊层中局部热应力超过γ′相和β′相的内聚强度时,产生枝  相似文献   

3.
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快速凝固组织与室温塑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熔体旋转法研究了Ni-31at.%~37at.%Al的快速凝固组织及其室温塑性。结果表明,Ni-34at.%Al和Ni-37at.%Al快速凝固时形成等轴晶组织,Ni-31at.%Al倾向于形成柱状晶组织。其中Ni-37at.%Al组织全部为马氏体,Ni-34at.%Al除形成马氏体外,晶界上尚有少量Ni3Al相,Ni-31at.%Al则得到亚稳态层片状组织。Ni-37at.%Al具有1.4%的伸长率,Ni-34at.%Al和Ni-31at.%Al的伸长率仅有0.8%和0.6%。分析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形成规律和增塑机制。  相似文献   

4.
用定量电子晶体学方法分别测定了β′-FeAl和β′-NiAl的8个低指数结构因子值,以此为基础再加上理论计算的高指数结构因子值进行数理转换得到了β′-FeAl、β′-NiAl的电荷密度分布,并绘制出β′-FeAl、β′-NiAl的(110)面电荷密度分布图。根据电荷密度分布图和成键理论,对β′-FeAl、β′-NiAl中的键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对电荷密度分布及键结合情况与位错结构、形变行为进行了研究,从电荷密度分布层次解释了β′-FeAl、β′-NiAl的形变和位错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5.
特殊钢信息     
《特殊钢》1996,(3)
特殊钢信息X96301PH13-8Mo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PH13-8Mo是一种靠从马氏体基体中析出β-NiAl相而强化的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与15-5PH和17-4PH沉淀硬化不锈钢相比较,PH13-8M。钢的特点是大断面上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以及...  相似文献   

6.
稀土在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变质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稀土变质的过共晶Al-Si合金中共晶Si的形貌。结果表明:稀土在过共晶Al-Si合金中对共晶Si的变质不同于稀土在共晶或亚共晶Al-Si合金中的变质作用,即在初晶Si周围存在不完全变质组织。产生该组织特征的原因是共晶Si在初晶Si表面形核生长以及稀土对共晶团中α(Al)和共晶Si两相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指出了在过共晶Al-Si合金中采用稀土变质时提高冷却速度和使初晶Si均匀分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XRD、TEM、EDS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Ti-Cr-V-Al合金的显微组织与热处理制度的关系。并从热力学的角度揭示了α相的析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i-Cr-V-Al合金中有α相、碳化物相和硅化物析出,在试验条件下α相的析出量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有较大差别的原因是从β相的驱动力很小。  相似文献   

8.
用SHS工艺合成TiAl,TiNi,Nial金属间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明  郭继红 《稀有金属》1995,19(4):272-276,268
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的热爆模式制备了TiAl、TiNi和Ni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合成产物的形态及相组成,TiAl和NiAl系得到了铸态的组织,相组成为单一的TiNi相和NiAl相。TiAl系的产物形态为疏松的多孔体,由TiAl3、TiAl和Ti3Al三种相组成,获得的合成粉末颗粒尺寸比原料粉末小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对喷射成形经热挤压处理的Al12Si1Cu0.4Mg共晶和Al20Si4NilCu1Mg过共晶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两种合金的拉伸性能随温度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是由其微观组织上的不同所决定,其中初生Si相的形貌、大小及其分布状况是关键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过共晶合金中形成的Al3Ni相则是减缓其高温度度下降趋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喷射沉积快速凝固Al-Si-Fe-Cu-Mg合金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含有α-Al、β-Si、δ(FeSi2Al4)、Al8Si6Mg3Fe和β(Fe2Si2Al9)等相;初晶硅相呈颗粒状,共晶硅相和δ(FeSi2Al4)呈细小的片状,Al8Si6Mg3Fe相呈细小的颗粒状;经T6工艺热处理后,新析出Al2Cu相,Al8Si6Mg3Fe相数量增加,少量δ(FeSi2Al4)转化为β(Fe2Si2Al9)。  相似文献   

11.
以WC-13%Fe/Co/Ni合金作为基体合金,添加少量Al以研究其对WC-13%Fe/Co/Ni硬质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Al可以细化合金中的WC晶粒,并在提高合金硬度的同时,使其抗弯强度提高100~200MPa,金相研究表明,添加Al的WC-13%Fe/Co/Ni合金中的粘结相主要是γ相和板条马氏体,局部有α+(Fe,Me)3C的片层状组织存在。  相似文献   

12.
用秀射龟镜研究了Ti3Al-10Nb-3V-1Mo合金在1170℃加热1h,以不同速度冷却后的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W,Q.组织由单一B2相组成,A.C.组织由B2相基体组成,B2相晶粒内开始第二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13.
高宝东  千东范 《稀有金属》1993,17(6):405-409
研究了锰对Cu-An-Al形状记忆合金的Tβ(α+β/β)点、晶粒度、相变温度和形状恢复率的影响。研究结构表明Cu-An-Al合金中添加少量锰,可以降低Tβ点、细化晶粒、降低相变温度、不影响形状恢复率,添加少量的锰是细化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粒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技术制备Al-3.8Li-0.8Mg-0.4Cu-0.13Zr(No.1)和Al~2.15Li-1.28Cu-1.26Mg-0.1Zr(No.2)合金,对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快速凝固Al-Li合金的δ'相粒子与铸锭冶金法Al-Li合金的δ'粒子有较大差异.高Li低Cu含量的No.1合金δ'相的体积分数明显高于低Li高Cu含量的No.2合金,δ'相的粗化速率较大,但仍然符合Ostwarld粗化规律;长时间的时效处理使δ等平衡相在晶内或晶界析出,导致晶界无析出区的形成和宽化。  相似文献   

15.
周东海  郑子樵 《铝加工》1996,19(4):35-38,49
研究了一种2094型Al-Li合金的时效特性、室温拉伸性能和时效析出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无论经在人工时效或自然时效条件下,所研究的合金都具有很大的时效硬化能力。时效前的预变形在人工时效条件下可促进T1强化相的析出,但在自然时效条件下却抑制GP区的形成,因而减少时效硬化效果。Ag的添加促进了T6条件下T1相的析出,从而减少了T6和T8状态的强度差别。  相似文献   

16.
配制了含磷量分别为0,0.04,0.08和0.12wt%的过共晶Al-22Si合金粉末。研究了粉末的形貌,粒度大小与分布,以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粉末组织存在着差异,含0.04wt%磷的Al-22Si合金粉末,平均粒度最小,粉末中硅相得到了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Ti-5Al-8Ni和Ti-5Al-8Co合金低温应变速率下的超塑性性能和超塑性加工后组织形貌。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No.1)和Al-2.15Li-1.28Cu-1.26Mg-0.1Zr(No.2)合金,对合金在时效过程中的析出相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快速凝固Al-Li合金的δ相粒子与铸锭冶金法Al-Li合金的δ粒子有较大差异,高Li低Cu含量的No.1合金δ相的体积分数明显高于低Li高Cu含量的No.2合金,  相似文献   

19.
低脆性FeCrAlY电热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15Cr-4Al-Y合金克服了FeCrAl合金的高温脆化和475℃脆性,热强性和冷加工性也明显改善,FeCrAl使用温度高,抗氧化性好等优点则得到保留。还研制了使用温度更高的Fe-20Cr-4Al-Y和Fe-25Cr-4Al-Y合金,形成了低脆性合金系列。加入强化元素能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热强性,用轻稀土元素代替Y则能降低生产成本。合金生产中的工艺困难已经解决,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合金用于电热、电阻元件,耐热结构件和耐高温涂层。用它代替Ni—Cr系合金可降低元件成本,提高其使用温度和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用材抗腐蚀研究的进展,通过对熔融碳酸盐腐蚀机理和Ni、Ni-Fe合金、Cr以及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在熔碳酸盐中的腐蚀行为的分析,认为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