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超  黄辉  朱栋栋  张豪 《中州煤炭》2018,(10):198-202,206
陈四楼煤矿于1997年投产,随开采年限的增加矿井开采深度逐渐增加,综采工作面回采条件日益复杂,综采工作面布置受地质构造影响越来越大,致使小储量的综采工作面出现次数和综采工作面搬家次数逐渐增多,综采工作面收尾越发频繁。采取合适的综采工作面收尾方法,对提高综采工作面收尾速度、确保综采工作面收尾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确保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对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也起到一定作用。介绍了陈四楼煤矿2802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主要生产系统及设备布置,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和说明了综采工作面收尾上网上绳阶段及扩通道阶段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为今后综采工作面收尾方法的选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智能化无人开采是实现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途径。根据无人控制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包括远程遥控、自动控制和自主控制3个阶段。综采工作面自主控制需要解决综采工作面环境实时感知、综采“三机”协同控制、高精度煤层地理信息系统、开采工艺智能决策与无人综采工作面评估试验方法5个方面的问题。总结了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的3个目标任务:可靠割煤与装煤、保持工作面几何关系、围岩可靠支护;凝练了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的8项关键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综采装备协同控制技术、工作面通信技术、工作面可视化技术、采煤机定位技术、采煤机自动调高技术、工作面自动调直技术、工作面围岩支护控制技术,并分析了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与其目标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分析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功能需求和综采工作面自主控制的研究问题,提出了综采工作面由自动控制迈向自主控制首要解决的问题,即工作面煤层地理信息系统精细化、采煤机截割规划策略、工作面围岩智能支护策略以及综采工作面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估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矿井综采工作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基于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设计应达到的主要目标,结合当前晋能控股集团主要矿井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应用现状,提出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计流程与各主要设备的具体设计方案,以供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
杨善冲  丁强  刘思佳 《煤矿开采》2005,10(5):30-31,62
介绍了采空区侧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准备工艺和综采支架安装方法、顺序以及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调采方法,分析了采空区侧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安装及综采工作面大角度调采的技术要点、安全关键。  相似文献   

5.
赵岩 《现代矿业》2020,36(7):240-241
综采工作面的实际安装回撤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工艺展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提升煤炭开采的产生及其质量,主要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矿务工程的准备、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的概述以及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的工艺,对于促进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的专业化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厚煤层开采过程中,综采工作面的采高会比薄煤层或中厚煤层的综采工作面高,这会导致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围岩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综采工作面顶板产生较高的冒落带和煤壁产生片帮。据此,本文先分析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垮落和煤壁片帮机理,然后研究了提高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分析结果可以为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围岩稳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5,(9):93-95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顺槽自移式集中开关架的研究,提出新型综采工作面自移式集中开关架的改进优化方案,提高了综采工作面设备自动化水平及工作面生产效率,进一步保证了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从东河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各种环境条件、工作面从事生产的人员素质、综采设备的配套和运行条件等方面对东河煤矿综采工作面生产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为东河煤矿工作面的综采设备建立起关于可靠性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故障发生的函数的分布类型,计算出东河煤矿综采设备的各个子系统和总体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分析综采工作面设备系统的可靠性情况,找到了综采工作面的薄弱环节,为综采工作面的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谢国正 《陕西煤炭》2020,39(3):181-183
为了改善煤矿综采工作面的缺点,近年来我国致力于将煤矿综采工作面向智能化发展。同时,为了尽快追赶国家产业化升级的步伐,开展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分析。首先对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与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别阐述,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装备的预期前景,最后介绍了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发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其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许多煤矿应用了可视化远程干预型智能无人化综采,但是综采工作面内仍然需要1名工人进行巡检作业,为了实现综采工作面支架支护区域内真正无人,需要研究一种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实现对综采工作面巡检人员的替代,适应智能综采的发展方向。在分析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研究需要攻克的5个方面的技术难题: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控制平台健壮性,行走驱动可靠性,移动通信稳定性,群组控制协同性,配套应用合理性。给出并具体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发展所需的5项关键技术:柔性轨道技术,精准定位导航技术,高可靠控制技术,动态图像采集技术,三维采场模型构建技术。研制了一款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以电池供电驱动行走机构沿刮板输送机电缆槽外侧的轨道实现快速移动,轨道之间采用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弹簧连接件实现柔性连接,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搭载惯性导航系统,三维激光扫描装置,红外热成像摄像仪,可见光摄像仪,无线移动终端等装备,可完成对综采工作面直线度、水平度检测,工作面精确定位,工作面点云扫描,采煤机运行状态巡检与工作面快速巡检等功能,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传感数据准确、快速传输至巷道集控中心。通过在神东榆家梁煤矿43101综采工作面应用,实现最大巡检速度60 m/min,辅助构建的工作面三维点云模型实测精度0.2 m,实现搭载惯导系统在宽360 m综采工作面直线度可控制在±500 mm。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在质量和电池续航2个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优化,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研究成果可为煤炭行业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冲击地压工作面垮面事故原因 ,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综采工作面缩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立  鲁展 《煤矿开采》2002,7(2):21-22
介绍了综采工作面缩面方案的确定,前期准备及拆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放项煤工作面煤壁及支架周围应力分布的计算,对放顶煤工作面端面稳定性差、顶煤易冒落的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提出了采取全封闭措施解决放顶煤开采顶煤端面冒落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张双楼矿地质条件复杂,设计不太合理等先天不足,通过多年的实践,提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单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对大隆矿 2 0 0 0年在东二 70 5综采工作面运顺侧延面对接中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环节做了介绍与分析 ,实践证明通过系统化的科学分析论证及严密组织 ,综采工作面运顺侧同样可以延面对面 ,并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6.
综放工作面的延面与缩面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山煤矿两个综放面的延面和缩面巷道设计分析,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提高资源回收率和跨区开采。  相似文献   

17.
不等长综放工作面三角煤缩面回采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中,为了减少采区上下自然边界(断层等)煤柱损失,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邻近采区上下边界的工作面有时布置成不等长工作面,因此造成综采工作面添(拆)支架,给正常回采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姚桥煤矿7001不等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施三角煤缩面回采技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环工作面电磁法底板突水监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志新  王明明 《煤炭学报》2015,40(5):1117-1125
为了监测煤层底板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导含水构造裂隙的实时动态发育情况,避免底板突水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利用环工作面电磁法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监测的方法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全空间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底板不同空间位置异常体在环工作面电磁法观测方式下的响应特征。设计了环工作面电磁法底板突水监测观测系统,并提出了电磁法突水系数的概念。根据底板下导含水裂隙与工作面底板之间距离的大小将电磁法突水系数划分3个等级:突水提醒阈值Cr、突水警告阈值Cw和突水报警阈值Ca。  相似文献   

19.
极复杂构造煤层工作面端面顶板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作面概况 11层煤直接顶为粉砂岩,厚度17.12m,单向抗压强度36.7MPa,受滑移构造影响,煤岩裂隙非常发育。伪顶为粉砂岩,厚度0.5,2.0m;直接底为泥岩,0.1-0.25m,个别地方厚度0.6-0.8m,遇水变软;老底为细砂岩,厚度11.7m。  相似文献   

20.
对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富力煤矿-310南22号层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成功对接的方法和具体步骤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