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高密度管层流控冷模型中既有连续变量又有离散变量 ,且为多峰值全局优化问题的特点 ,以钢板终冷温度为目标函数 ,以钢板运行速度、集管开启组数 ,上、下集管流量为变量 ,基于遗传算法对控冷模型进行了优化。遗传算法采用二进制编码 ,比例选择、多点交叉和变异等算子 ,终冷温度的相对误差低于 5%。  相似文献   

2.
热轧65Mn钢板表面常存在粉化的氧化皮,导致酸洗后钢板表面有色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了热轧后在不同温度卷取随后以不同方式冷却的65Mn钢板发生表面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热轧后在700~730℃卷取随后坑冷的65Mn钢板表面氧化皮粉化最严重,而热轧后在600~620℃卷取随后空冷的65Mn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粉化最轻微,这是因为较高的卷取温度使钢板表面发生了较严重的脱碳和晶间氧化,晶界耐蚀性降低,酸洗过程中产生色差;热轧后在600~620℃卷取随后空冷的65Mn钢板表面晶间氧化深度从20μm下降至小于5μm,脱碳程度明显减轻,晶界耐蚀性提高,酸洗后色差减少。  相似文献   

3.
舞钢轧钢厂轧后快冷ACC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新研制开发的中厚板轧后快冷系统的组成、特点和性能参数,该系统可冷却厚12~250mm的钢板,最大冷却速度可达30℃/s。  相似文献   

4.
巫宝根  范银平  马志军 《轧钢》2005,22(2):64-66
针对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线厂生产60Si2MnA盘条控冷工艺不当造成盘条性能不合格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当终轧速度为105m/s、吐丝温度为805~835℃、入口段辊速为15m/min时,φ6.5mm60Si2MnA盘条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交流阻抗(EIS)、线性极化、动电位极化和失重法,研究了炔氧甲基季胺盐对N80在常温CO2饱和的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溶液中N80的累计失重在4m/s以后急剧增大,即介质的临界流速为4~5m/s.动态下炔氧甲基季胺盐存在与静态下相同的浓度极值现象,流速低于5m/s时缓蚀剂的极值浓度与静态时相同,都为150mg/L,而流速高于5m/s后极值浓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Q345D连铸坯料(0.16C,0.26Si,1.40Mn,Nb+Ti0.040)制备Q420E钢,采用不同冷却速率和终冷温度的快冷工艺进行了厚30 mmQ420E钢高强度板试验,研究了冷却速率和终冷温度对其强度及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和终冷温度的降低,铁素体晶粒尺寸减小,钢板强度和韧性提高,伸长率下降;当终冷温度控制在480~520℃之间,冷却速度控制在8~15℃/s之间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组织,心部铁素体晶粒尺寸为7.2μm,钢板综合性能达到国标Q420E级别的要求,成功实现采用Q345D轧制30 mm厚的Q420E钢板的低成本生产,并为更高级别钢种的性能提升提供了依据,但轧制过程中部分钢板出现了心部偏析,以及快冷工艺对于钢板焊接性能的影响,仍然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工程试验法在棕刚玉-黑碳化硅混合磨料树脂切割砂轮研究中的应用。实验表明:工程试验法能够以最少的试验次数优选出最佳的试验配方。优选的配方为:棕刚玉与黑碳化硅之比在90:10~95:5;酚醛树脂在18%~20%;填料在6%~8%;成型密度在2.24g/cm^3左右。该产品与单一棕刚玉树脂切割砂轮相比,在不增加综合成本的情况下各项使用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切割效率从2.52g/s提高到2.97g/s,提高了17.86%;耐用度从3.61g/g提高到4.29g/g,提高了18.84%;砂轮工作线速度从70m/s提高到75m/s以上,提高了7.14%;回转强度从6240r/min提高到6560r/min,提高了5.1%。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商艳  李龙  丁桦 《轧钢》2007,24(1):10-14
通过对含Nb微合金钢控制轧制后,进行快速冷却+超快速冷却工艺的研究,得到了针状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及下贝氏体多相组织。实验钢在850℃终轧后,以高于50℃/s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到中间温度(600~550℃),空冷2~3s,之后采用超快速冷却至低温卷取。实验钢具有多相组织,屈服强度达到500MPa,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同时保证了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节约了生产时间。快冷与超快冷相结合的工艺为开发高强度微合金钢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9.
郭喜平  崔立刚 《机床与液压》2019,47(11):177-180
基于传热学及有限元理论,采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60 kg/m、U75V重轨三维瞬态非线性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重轨轧制后自然空冷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重轨在冷却过程中及终冷时刻,轨头的温度始终最高,轨腰、轨底依次降低,两端部分其温度较中部温度低。重轨在冷却过程中及终冷时刻,其横截面上的温度均不相同,其主要是受重轨的固态相变与重轨异型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搭建了连铸二冷气雾射流热态传热试验装置,进行了连铸二冷区钢板试样冷却过程的模拟。通过在试样内部布置热电偶测量试样实时温度值,利用一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计算法反算了表面温度、表面传热系数和表面热流密度。结果表明,试样气雾冷却过程中其表面热流密度随喷射过程呈现波动起伏,在射流冲击区宽度方向上呈现中心大,边部小的趋势,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为2 454.6W/(m2·K)。  相似文献   

11.
高速线材轧机的控制冷却技术 ,也称在线热处理 ,是直接关系到产品力学性能及其均匀性的关键工艺 ,采用轧后控制冷却技术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实现了生产节能。在我国新建高速线材车间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相似文献   

12.
田鹏  韩威  李鑫磊  董占斌  李群  孙伟明 《轧钢》2014,31(6):57-59
在深入研究某中厚板厂新增超快速冷却系统的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已掌握的德国西马克层流冷却控制技术,提出了两个冷却设备的基础自动化系统和过程自动化系统联动控制技术方案,为新增超快冷控制系统的嵌入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基于UFC-ACC联动冷却控制系统,该厂已开发并批量生产了多个钢种(管线钢、高强钢、压力容器钢等)中厚板产品。  相似文献   

13.
GCr15轴承钢棒材在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往往会有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对轴承钢的质量和寿命产生影响。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其轧制后的控冷工艺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860 ℃终轧温度下,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晶界处二次碳化物由网状分布逐渐变为半网状、短条状分布,珠光体球团直径明显细化,CCT曲线得到的珠光体析出温度区间主要集中在600~700 ℃范围内,高温终轧后,控制冷却速率和终冷温度可以达到控制网状碳化物析出并得到珠光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余海 《轧钢》2006,23(3):38-41
介绍了带钢轧后冷却系统采用的先进技术及以层流冷却为基础的新型架构的带钢冷却装置,重点介绍和分析了普通层流冷却装置与加强型层流冷却或快速冷却装置不同组合的概况、优缺点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胡小东  胡林  高朋  韩立涛  王丽惠 《轧钢》2005,22(1):23-26
针对斯太尔摩风冷线上因线圈搭接而导致线材通条冷却不均问题,对风冷线前部增加气雾冷却方式进行了实验室和工业实验,探讨其对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雾冷却不仅可提高线材的强度,而且可使因线圈搭接而导致的冷却不均现象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攀钢热轧厂层流冷却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晓辉  张中平  李成花 《轧钢》2009,26(6):53-55
介绍了攀枝花钢铁公司热连轧厂层流冷却系统在改造后的的总体情况,包括冷却设备、一级计算机硬件配置、冷却控制方式、冷却策略,以及计算准备处理、预设定计算、修正设定计算等过程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7.
戚新军  靳玉海  韩彩凤 《轧钢》2004,21(2):68-69
通过在冷床上增加冷却水喷雾装置及采用风机强制散热的方法,提高了冷床的冷却能力,改善了冷床的工作环境,满足了既要提高产量又要保证钢材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甄立东  刘永利 《轧钢》2005,22(3):31-32,42
介绍了秦皇岛首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水幕冷却系统的概况与控制,以及控制冷却技术对部分中厚板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9.
穆兰剑 《轧钢》2002,19(6):48-49
介绍了浸水式冷床的工艺特点和具体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唐钢中型厂采用此冷床后,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冷却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韩占光 《连铸》2014,33(3):11-13
连铸过程中,坯壳表面回温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二冷区换热方式的差异性;另一种是由于放热强度和换热强度的差异性。拉坯速度、冷却强度及冷却段长度均对坯壳回温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拉坯速度及冷却强度的影响可通过二冷优化配水来减缓,而冷却段长度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之初优化连铸机二冷区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