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辣椒中辣椒素微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波萃取法从干辣椒中提取了辣椒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辣椒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是:浓度为65%乙醇溶液,辣椒粉与乙醇溶液比为1:10,温度90℃,时间3.5min,功率400w。在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辣椒素的提取率最高可达5‰。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预处理法提取辣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应用纤维素酶处理辣椒粉的酶解条件及对乙醇提取辣椒素效率的影响。考察了纤维素酶处理辣椒粉的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温度、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值5.3,酶解温度为40℃,酶用量为10mg/g,酶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辣椒粉用乙醇提取时,辣椒素的提取率比乙醇直接提取时高出7%左右。  相似文献   

3.
超声提取辣椒素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超声波法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以HPLC法测定辣椒素总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及方差分析确定了用甲醇:四氢呋喃=(1:1)提取辣椒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功率100w,物料比1:5,提取时间45min,提取3次.  相似文献   

4.
碱性乙醇法提取辣椒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用碱性乙醇提取辣椒碱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碱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料液比1:20,以含0.5%Na2CO3的50%浓度乙醇作为溶剂,提取温度70℃,浸提时间2 h.  相似文献   

5.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提供参考,以辣椒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辣椒素,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745%。  相似文献   

6.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干红辣椒皮粉为原料,对辣椒素的不同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辣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辣椒皮粉经70%乙醇浸提,减压浓缩后经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浓缩物色价为28.65,辣椒素得率为0.163%,纯度为6.279%。70%乙醇提取后的滤渣经乙酸乙酯二次提取,减压浓缩,得到的浓缩物几乎不含辣椒素,色价较高为146.25,辣椒素提取较完全。  相似文献   

7.
酶法提取辣椒素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酶法提取干辣椒素的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和酶用量对辣椒素产量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5℃,酶解液初始pH=5.4,酶解时间为3h,酶量为7.5m/g辣椒;对酶法提取干红辣椒中的辣椒素与传统丙酮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丙酮浸提法辣椒素产量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8.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提取莲子心甾醇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总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丙酮提取甾醇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甾醇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莲子心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2 min、提取温度44℃、料液比1∶12(g/m L)、提取3次(即以料液比1∶12(g/m L)提取12 min,重复操作3次)。此条件下,莲子心总甾醇得率为(1.67±0.11)%。甾醇主要以酯态形式存在,占总甾醇含量的84.97%,游离态仅占11.95%。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测到7种甾醇。其中,谷甾醇(58.27%)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Δ5-燕麦甾烯醇(22.99%)和菜油甾醇(12.64%)。甘油酯及甾醇酯的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为丰富,占脂肪酸总量77%左右;甾醇酯中山嵛酸、木焦油酸等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甘油酯。  相似文献   

10.
试验主要研究辣椒中辣椒素的提取工艺和影响因素,如提取方法、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其提取级数等,并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丙酮浸提法中选用温度40 ℃,料液比1∶11,提取时间1.5 h, 1次提取为最佳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刘嘉  陈杰  孙文彬  蒋立文 《食品科学》2011,32(24):256-260
为分析发酵辣椒原料和成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别,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提取发酵辣椒中的挥发性成分,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对其成品与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发酵辣椒成品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有机成分,发酵辣椒原料中共鉴定出43种挥发性有机成分,成品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醇类物质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2.
郭墨亭  黄雪松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5):93-95,100
为比较胡椒幼果与黑、白胡椒香气成分的差异,按照L9(34)正交实验设计,通过超声波处理提取胡椒幼果、黑胡椒和白胡椒的胡椒油树脂,再采用GC-MS测定比较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胡椒幼果油树脂中分离出25种物质,鉴定出20种;黑、白胡椒油树脂中均分离出28种物质,鉴定出23种;胡椒油树脂香味成分主要是α-蒎烯、β-蒎烯、3-蒈烯、D-柠檬油精、4-乙烯基-4-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石竹烯和胡椒碱等;胡椒幼果具有比黑、白胡椒更为清新、丰满的香气,油树脂得率最高,且其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只是略低于黑胡椒和白胡椒,因此可用胡椒幼果油树脂代替黑、白胡椒油树脂开发新型胡椒类产品。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为提取剂,采用微波辅助蒸馏法从胡椒叶中提取精油。比较了不同类型的低共熔溶剂,并对影响精油得率的主要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的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氯化胆碱-尿素低共熔溶剂为最佳提取剂,当其液料比为16:1 mL/g,微波功率480 W,提取时间53 min时。在此条件下,精油最大得率为1.42%。对比试验发现:此方法对精油得率明显优于水蒸气蒸馏法和微波辅助蒸馏法,分别提高了17.48%、5.66%。通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共34种物质,主要成分为异桉油烯醇(25.47%)、δ-榄香烯(17.52%)、石竹烯(8.27%)、α-荜澄茄油烯(7.07%)、α-古芸烯(5.59%)、(+)-喇叭烯(5.02%)。以氯化胆碱-尿素作为低共熔溶剂提取胡椒叶精油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优化莲子心甾醇的索氏提取工艺,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物料粒径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莲子心甾醇索氏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6 h、物料粒径40目、料液比1∶16(g/mL),在此条件下甾醇得率为(18.690±0.034)mg/g。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测定莲子心甾醇的主要成分为β-谷甾醇、菜油甾醇、岩藻甾醇,莲子心中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15.
以贵州5种不同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鼻技术,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SPME-GC-MS)联用技术,对其发酵后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分析结果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辣椒品种发酵后的风味;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及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可知,PCA和LDA主成分贡献率总和分别为99.93%、99.19%,均大于95%,说明传感器识别效应和样品间的风味区分度较好。SPME-GC-MS分析结果表明,5种样品共检出124种不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黄平线椒占97种,以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为36.82%;施秉线椒和大方皱椒分别占88种和94种,且均以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31.88%、28.99%;百宜平面椒和花溪党武辣椒分别占89种和71种,均以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6.75%、35.08%。此结果与电子鼻PCA和LDA结果相一致。因此,通过SPME-GC-MS和电子鼻分析结果可知,电子鼻能够很好地区分贵州名优产地不同辣椒品种发酵后的风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燕麦油中化学成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常规提取和超临界CO2流体提取两种方法提取燕麦油中的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燕麦油的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GC-MS分析结果显示,燕麦油常规提取物中,通过人工解析结合标准图谱数据库(NIST)检索定性确认,共鉴定出6种成分,从常规提取燕麦油脂肪酸酯化产物中共鉴定出13种成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方法提取的燕麦油中共鉴定出16种成分,从超临界流体提取燕麦油脂肪酸酯化产物中共鉴定出10种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4种样品化学成分含量分别占总面积的82.7%、99.65%、64.26%和99.71%,其中含量较高的有N-(2-羟乙基)癸酰胺、顺式-十八烷酸、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等。本研究旨在今后为燕麦油的进一步食用或药用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以探究特征清香味辣椒粉的香气特点及特征挥发性物质为目的,采用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 种不同品种的辣椒粉进行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可检测到112 种不同品种辣椒粉中普遍存在的挥发性化合物,从中筛选出63 种与特征清香味相关的特定的化合物并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清香味辣椒粉主要与感官属性煮熟蔬菜味、青草味和新鲜味有关。煮熟蔬菜味与β-月桂烯、(E)-2-戊烯醇、(E)-2-己烯醛、辛醛、4-辛烯-3-酮和2-戊基呋喃呈显著正相关,与大部分挥发性化合物呈非显著正相关,与己醛、(E,E)-2,4-癸二烯醛和2,3-丁二酮呈显著负相关;青草味与雪松烯、(Z)-3-己烯醇、己醛、(E)-2-庚烯醛和2-甲基丙酸呈显著正相关,与4-甲基-1-戊醇、己醇、(E)-2-辛烯醛和2-甲基丁酸己酯呈显著负相关;新鲜味与3-蒈烯、柠檬烯、(E,E)-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2-甲基丙酸和2-甲氧基-3-异丁基吡嗪呈显著正相关,与己醇、壬醛和2-甲基丁酸己酯呈显著负相关。由此确定特征清香味辣椒粉的香气特点及其特征挥发成分,为清香味辣椒粉的品质控制和系列风味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脱水与冷冻干燥青胡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成翠  徐志  章程辉  牛雷 《食品科学》2012,33(4):196-19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脱水青胡椒和冷冻干燥青胡椒中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25%和2.56%;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两种青胡椒产品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其中从脱水青胡椒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从冷冻干燥青胡椒挥发油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两种产品中共同检测到的化学成分有31种,但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