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郝响 《衡器》2021,50(9):4-5
皮带秤高精度测量的关键是称重桥架将皮带上的物料重量全部、准确的传递给称重传感器,传递过程没有任何干扰力。目前,多托辊皮带秤秤架结构有单杠杆式、双杠杆式、悬浮式等多种结构形式,称重传感器与秤架的连接多采用刚性连接,其中多数设有水平力、侧向力限位装置,这种限位连接形式存在一定的限制力、结构内应力,该限制力、结构内应力无法很好释放,容易产生过定位,干扰了重力的准确测量,特别是小重力或重力变化小的情况,干扰影响尤为突出,无法提供高精度的称重计量。  相似文献   

2.
张学成  王海军 《衡器》2012,41(12):11-18
称重传感器在现代电子衡器中是核心器件,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试验设备手段是保证其性能的必要条件。传统杠杆式力标准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设备手段,一直以来,它的工作效率(加载时间)、设备一次性投入(造价)和准确度等现状,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信心。实验研究表明,应用了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与理念的新型杠杆式力标准机,上述三项性能指标与其它任何形式的力标准机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称重传感器的负荷特性、蠕变特性、温湿度特性等性能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张加营  宋雪  马云天 《衡器》2010,39(10):44-47
文章阐述了杠杆式皮带秤的一种设计方法,使用有限元分析确定杠杆式皮带秤中称重传感器位置,使称重传感器受力方向不受秤体变形的影响,提高了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及性价比。  相似文献   

4.
四铰链-杠杆式增力机构铰链-杠杆增力机构在气动夹具中用得也较广泛。[图十五]为常用的铰链-杠杆增力机构的基本形式。用得最多的是单杠杆(图十五a),其增力系数i_p为i  相似文献   

5.
罗伏隆 《衡器》2021,50(11):15-20
钢坯连铸生产,是钢铁冶金企业的重要生产线.钢坯产品下线或进入轧钢续轧工序,都需要对钢坯实物进行称重作业.钢坯和钢材生产都需要在线称重计量.冶金辊道工作现场,属高温环境、不利因素较多;辊道为连续工作方式.传统型结构电子秤不能适应在线计量需要.杠杆式辊道称量装置,模块化、杠杆式机械手结构.承载器(秤体)固定于辊道的一侧,仅载物台位于辊道之间;辊道运行对称重传感器基本无冲击,称重受力直接,计量准确度高.称量装置安装时,无需对原辊道进行改造,制造简单、方便,整体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6.
铰杆-杠杆串联组合机构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度效应的杠杆增力机构和基于角度效应的铰杆增力机构进行分析分类的基础上,用串联、对称、反向、双向对中输出、双向浮动输出等创新演绎方法,创新设计出了系统性的单边铰杆-杠杆串联组合增力机构和双边铰杆-杠杆串联组合增力机构,形成了该类机构的完整图谱,并对各类型机构进行了力学分析,最后应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衡器》2016,(3)
传感器技术作为一种测量的手段,由于其拓展了对物体性能测量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测量仪器的性能。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显示仪表的结合,使得电子衡器继杠杆式衡器、弹簧秤等种类之后,成为了使用更广泛的衡器形式。数字传感器作为称重传感器的另一种形式,与模拟传感器共同成为了电子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两种传感器将共存,共同壮大电子衡器家族。  相似文献   

8.
杨晓光  张云霞  胡吕兵 《衡器》2011,40(8):28-31
双托辊双传感器杠杆式的YT8P系列电子皮带秤,是应用于烟草行业制丝线或片烟复烤生产线的物料在线动态称重设备,在生产线各个环节中分别起着流量控制、定量控制、精确掺兑配比和投入产出统计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电子秤的称重原理和"皮带效应",分析了称重误差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减少误差的"准直性校准"方法及其应用实践,总结了一套"...  相似文献   

9.
高温环境对计量运行有诸多不利影响因素。耐高温称重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称重传感器、承载器(秤体)装置、称重信号传输的耐高温难题。耐高温称重传感器的研发制造,是耐高温称重技术的首要攻关技术。轧制力传感器是轧制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量程范围大,测力上限高,受力面积大,使用环境恶劣。传统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不能适用于轧制力传感器生产,轧制力传感器制造工艺必须创新与改进。余通公司轧制力传感器专用工装工具与使用方法,实现深孔贴片工作半机械化操作,解决了人工手动操作难以实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力传感器标定系统难以精确加载微牛级微力的现状,设计了一种二级杠杆式微力发生机构。首先,在比较了常用柔性铰链精度性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微力发生机构的工作原理。然后,在考虑杆件变形和柔性铰链中心偏转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杠杆和各柔性铰链的受力和能量传递情况,推导了二级杠杆式微力发生机构力缩小倍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并以实现某一力缩小倍数为设计目标,据此提出了微力发生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接着,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输入力下的力值响应特性。最后搭建了微力发生机构的性能实验测试平台。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力值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为5.501%和7.391%,实验非线性误差为2.89%,可实现0~500μN的微力加载。认为力缩小倍数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采用该优化设计方法准确设计二级杠杆式力柔顺机构、提高微力加载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