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代建制的起源 代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建设经理制(CM制),即建设经理作为业主的代理人,以业主的名义开展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竣工试运行等工作。其关键在于选择建设经理,利用建设经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为工程增值。在国内,最早的代建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3年厦门通过招标或直接委托方硝哿一些基础设施和政府项目委托给一些有实力的专业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2.
彭建锋  单颖 《人民长江》2009,40(15):85-86
2006年国务院颁布《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规定水库移民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业主参与的管理体制,同时赋予项目业主参与移民工作的职责。结合我国水库移民工作的新形势,以及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大力推行“代建制”,思考和探讨项目业主在移民工作中引入“代建制”,即项目业主委托专业化项目管理公司代替其履行一部分移民工作职责,由专业项目管理公司根据委托或授权负责移民工作中的微观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项目业主负责宏观决策和总体规划投资控制,从而不断提高水库移民工作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杜锡明 《长江建设》2012,(8):146-147
“代建制”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代建制”属于委托代理的法律范畴,委托代理是被委托人在委托人委托权限内从事被委托事项,并由被委托者承受结果和承担责任。项目代建制作为一种新的建设模式,是指由建设方委托有资质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按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直至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单位使用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4.
杨增欣 《长江建设》2008,(10):77-78
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代理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项建设工程来说,由于其建设投资渠道、权属与功能以及运营方式不同,因而可以采取不同的建设管理方式。对于公用建设工程或自营式项目,近来又出现了“由业主组织发包、全面委托管理”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业主只负责立项、筹资以及建成后运营管理,而将繁杂的建设管理事务委托给专门从事工程建设管理的社会性机构——建设经理,由建设经理负责从项目规划直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全面管理(CM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业主不必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充分发挥建设经理的专业经验优势,可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避免建设过程中决策管理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一种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代建制”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控制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和建设投资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同现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相比,“代建制”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先进的投资管理模式,应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快推行“代建制”。  相似文献   

7.
周志强  何卫锋 《治淮》2005,(12):28-29
一、“代建制”的含义和实质 所谓“代建制”,是指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的一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代建制”及其优势 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就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以下简称代建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实施组织工作,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实行“代建制”的关键在于用公开竞争机制选择具有专业素质的代建单位,用经济合同来约束代建单位执行代建合同约定的代建任务。  相似文献   

9.
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代理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代建制是我国工程建设投资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我国目前尚无适应于代建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导致代建法律地位不明确,代建、业主、监理等各方关系职责不清,代建人在履行职责时难以正确把握工作范围和职责,很难发挥应有作用。提出现阶段应尽快出台代建制的法律文件和行业标准、技术规范,赋予代建人应有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权利、责任、义务,使代建人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达到推行代建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