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国后我国相继建立起了一大批资源型城市,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城市都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问题——所开采的资源在一步步枯竭。文章以盘锦市为例,通过对城市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原有支柱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工业产业结构变化指数和工业产业专业化指数来分析城市的转型情况。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勘探开发而兴起,矿产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原动力,也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保障。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矿竭城衰的问题。本文以铜陵市为例,研究了铜陵市转型的主要路径,即资源型产业多元化延伸、非资源型产业发展升级、深化循环经济,以及不同转型路径产生的效果;提出了协调稳固替代产业、提升工业产品层次、拓展原材料供应渠道等巩固区域经济转型成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具有较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问题日趋突出,这些城市必须选择新的产业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本文以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抚顺为例,运用科学方法对其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湖北省黄石市的2000—2012年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阶段内,黄石城市发展经历了迅速恶化—调整优化—震荡调整优化—稳定持续发展的过程,但整体上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这说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因素的束缚,而当这些限制因素解除后,又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据此,提出黄石市亟须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具有较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问题日趋突出,这些城市必须选择新的产业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本文以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抚顺为例.运用科学方法对其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冶市是典型的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的枯竭造成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早期作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产业已成为夕阳产业,大冶市面临着重新选择支柱产业的挑战。构建大冶市支柱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大冶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及政府在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下的优惠产业政策,确定大冶市的支柱产业。认为大冶市应发展以机械、专业设备及器材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制造业,以饮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制造业,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冶炼、采选及压延加工业为主的资源型产业。  相似文献   

7.
选取资源枯竭型城市耒阳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耒阳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运用DEA方法对其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耒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5—2015年耒阳市经济总量持续增加,产业结构也逐年调整,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第二产业拉动经济的状况。第一产业发展较慢,大部分村域的生产方式仍以粗放式为主;第二产业现为逐渐衰退的部门;第三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对耒阳市整体经济的拉动力不足。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规模效率普遍较低。着力调整优化耒阳市整体产业结构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使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从宏观层面引导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文章选择以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经济社会现状,充分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提出:1)平桂应充分借鉴阜新的项目带动模式和辽源的产业高端化模式等先进经验,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上台阶,实现产业高级化;2)应像德国鲁尔区那样,在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 健康产业、旅游业等替代产业;3)应以日本北九州为鉴,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转型崛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阜新经济转型为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评价问题,首先对阜新转型前和实施转型战略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阜新转型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对阜新市的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阜新经济转型为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评价问题,首先对阜新转型前和实施转型战略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阜新转型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对阜新市的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在转型的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基本生活的问题,又要谋求长远,努力实现城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既要抓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又要抓富余人员向区域外的转移,为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的支撑;即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在转型的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基本生活的问题,又要谋求长远,努力实现城市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既要抓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又要抓富余人员向区域外的转移,为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的支撑;即需要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资源衰竭型城市是中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发展相对落后,存在着尖锐的社会经济矛盾。在该类城市中老的大型国有企业偏多,且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现象迟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城市政府能力缺失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深层次体制障碍。强化城市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弱化其微观管理职能,分化其社会管理职能,营造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是资源衰竭型城市经济实现成功转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资源衰竭型城市是中国城市类型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发展相对落后,存在着尖锐的社会经济矛盾.在该类城市中老的大型国有企业偏多,且传统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的现象迟迟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和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缺乏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城市政府能力缺失成为制约经济转型的深层次体制障碍.强化城市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弱化其微观管理职能,分化其社会管理职能,营造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是资源衰竭型城市经济实现成功转型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著称的陕西省榆林市经济快速增长,成为西部地区新兴的资源型城市。榆林市经济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增长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利用西方复兴的产业区理论,对榆林资源经济增长绩效进行了理论分析,将其经济性质界定为产业区“激进式”增长模式。根据产业区的核心命题和榆林市资源经济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的七大策略:学习化、在地化、多元化、飞地化、同盟化、生态化、福祉化。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濒临枯竭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承接产业转移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紧接着对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介绍,并以铜川为例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给承接地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以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资源枯竭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以铜川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濒临枯竭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承接产业转移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紧接着对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介绍,并以铜川为例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给承接地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以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双核型城市群是我国城市群构建发展中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借鉴协同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构建双核型城市群复合系统,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11-2017年面板数据,以我国东部4个双核型城市群为案例,测度各城市群中心城市子系统有序度、港口城市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为此类城市群协同发展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4个双核型城市群复合系统协同度皆呈现增长趋势,在统计期末进入良好的协同发展状态,并表现出“高低低高”的特点;2)中心城市子系统和港口城市子系统有序度表现出同步增长态势;3)各中心城市子系统经历了一个无序发展到有序协同的历程,有序度不断提升,但有序度增长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2011-2017年北方中心城市有序度提升势头整体优于南方中心城市;4)各港口城市子系统有序度的提高在统计期期末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高低低高”态势,总体状况不及中心城市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平顶山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市民感知、生态状态、生态治理及生态改善4个方面构建平顶山市生态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出生态转型绩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1)2007—2016年,平顶山市生态转型效果明显,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市民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仍有提升空间。2)生态转型绩效差异明显。从生态状态来看,单位GDP能耗和烟尘排放量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降低是主要影响因素;从生态治理来看,政府管理和政策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生态改善来看,平顶山市自然保护区的扩建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增加是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