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的工程任务是保护抚仙湖,有条件地逐步改善星云湖水质,合理配置和补充玉溪市红塔区水资源。工程设计首先确定了出流改道引水道规模,同时对星云湖和抚仙湖做两湖联合调节计算,再根据玉溪市区需水要求和东风水库的调节能力论证人工湿地规模。  相似文献   

2.
康健红 《人民珠江》2010,31(6):43-45,58
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现仅有海口水文站,而抚仙湖湖面积较大,仅1个测站,很难准确反映出两湖在短历时内的湖水位变化,难以准确推求短历时的湖泊蓄水变量,因此还原出的两湖逐日入湖洪量精度较差.对于无资料或者资料精度较差的湖泊来说,介绍一种可行的设计洪水推求方法.  相似文献   

3.
星云湖出流改道隧洞工程的桩号11+000—11+120段处于粉砂质粘土夹粉细砂地层中,施工至此,多次涌水涌砂,不能成洞。后采用了冷冻法固结土体。冻土帷幕厚度2.2m,冻土帷幕封水效果良好。冻土与衬砌之间设40mm的木板保温,临时支护厚180mm,永久衬砌的质量得到保证。隧洞因此得以顺利贯通。冷冻法固结土体有效、可靠,虽然昂贵,但仅在局部使用的话还是可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4.
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是保护抚仙湖、改善星云湖水质,同时为玉溪市红塔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水资源条件,要确定工程的规模和效益,必须要进行两湖兴利调节。本文在充分考虑出流改道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对星云湖和抚仙湖做两湖联合调节计算,并进行分析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李俊 《人民珠江》2009,30(1):34-36
云南星云湖出流改道隧洞工程的桩号11+000~11+120段为粉砂质黏土夹粉细砂地层.此处施工,多次涌水涌砂,不能成洞.后采用冷冻法固结土体,隧洞因此得以顺利贯通.冷冻法固结土体虽然昂贵,但有效、可靠,局部使用的话还是可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预制承插管的施工技术,对预制管的检查、修补、安装、浮管的预防做了较详细论述.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引水三标混凝土预制管安装于2005年3月12日开工,2006年1月6日完工.埋管段工程从2007年12月运行至2011年12月10日,工程运行顺利.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在第四系湖积层和上第三系(N)半成岩地层中采用的顶管施工技术,针对不同地层选用国产和进口顶管机头,对顶管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减阻、中继间、纠偏测量、管节制作、施工进度等做了较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中第四系湖积层和上第三系(N)半成岩地层中采用的顶管施工技术,对顶管施工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作个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隧洞掘进到九溪洞段时,出现大量涌水涌砂和坍塌现象,造成地面塌陷,工程进展受阻。为确保工程安全,顺利施工,在隧洞掘进中首次采用了冻结法,有效地解决了隧洞穿越流砂不良地质洞段的施工问题。对冻结法在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隧洞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以某防洪调蓄湖项目为研究对象,针对项目设计部门所提出的设计目标,进行了引水工程引水规模的论证探讨。分析表明,该防洪调蓄湖换水周期应按30 d确定,引水泵站每天运行时间约2 h,以增强湖区的水体流动性。待远期一工段引水工程周边调蓄湖均建成后能有效改善整个片区的水质,并形成“调蓄低地+外排外江”的排涝总体格局,大大提高防洪治涝总体能力,构建起完善可靠的城市防洪治涝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