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碳低合金铸钢贝氏体中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SEM,TEM研究了中碳低合金铸钢态下具有中脊的贝氏体形态和中脊特征,并探讨了带中脊贝氏体的相变机制,研究表明,中脊存在于不同形态的贝氏体中;中脊先天贝氏体铁素体基体核与长大,是与基体贝氏体衬度不同的单相氏体铁素体,类似片状马氏切变形核与长大,第一片贝氏体中脊可贯穿整个晶粒。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利用RE-B复合变质剂,变质处理ZG30CrMn2Si,使其性能,特别是韧性明显提高,无缺口试样的ak≥100J/cm^2,为用来制作破碎中等硬度物料的耐磨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国香  肖军民 《特殊钢》2001,22(6):36-38
研究了履带板用新型中碳Cr-Mn-Si-Mo-RE低合金铸钢的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性能稳定在σb=900~1100MPa,δ=10%~15%,ak=45~55J/cm2,HRC35~45之间,综合力学性能好.将该材料用于牙轮钻机履带板,使用寿命为原材料ZG35Mn钢的1.7倍.  相似文献   

4.
5.
成分及第二相组织对球墨铸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正交试验、定量金相、热疲劳试验及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碳、硅、铜、铬及石墨与碳化物体积分数对球墨铸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其相应的定量关系式-回归方程,从而为热循环条件下工作的球墨铸钢的成分选择及组织控制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球状石墨及促进石墨化元素有利于其热疲劳性能的提高,而碳化物及反石墨化元素则削弱其疲劳性能。中还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利用我国丰富的钒钛资源,开发含钒钛铸钢新钢种.生产和研究表明,钒钛铸钢比国内同类型铸钢有较好的综合性能,s提高15~30%,eb提高5~23%,耐磨性提高24%以上,铸钢件使用寿命提高20~100%。开发应用表明,钒钛铸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铸钢材料。  相似文献   

7.
8.
9.
吴年强  李志章 《钢铁》1996,31(8):45-49
对不同成分的含铬铸钢进行了与电化学试验,利用恒电位仪、扫描电镜和XPS手段,研究了试验材料在混合盐(0.1%NaCl+0.5%N2SO4+H2SO4,pH=6)中的抗蚀行为,试验表明铬含量对铸钢耐蚀性有显著的影响。当含理达到8%以上,铸钢表面形成了氧化膜。氧化膜富氧、富铬而贫铁,膜中的Cr/Fe比远大于基体中的值;膜的表层含有铬与铁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这种氧化对含铬约8%的铸钢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四川省攀枝花丰富的钒钛资源,生产出的钒钛铸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耐磨性和耐热性能。本文主要研究钒钛元素在铸钢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钒钛元素在铸钢中的存在方式和分布状况;分析了钒析出相的结构、颗粒大小、形貌和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与析出特性。研究了钒钛元素对铸钢显微组织、物理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钒钛铸钢强化的原因和充分发挥钒钛元素在铸钢中作用控制方法和途径,为钒钛铸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析电解液成分对铅电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伟 《甘肃冶金》2004,26(4):27-29
简要介绍了铅电解生产中电解液成分的机理及其影响。并通过试验 ,找出适合电解生产的电解液成分配置参数 ,对电解铅生产指标及降耗节能有显著地改善。  相似文献   

12.
13.
赵虹 《有色矿冶》2003,19(3):48-49
阐述了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不同对谱线强度的影响,以及造岩元素对谱线强度的影响,并且列举了常见分析元素受第三元素干扰情况。提出了消除样品成分对谱线强度影响的方法。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缓冲剂。为光谱分析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WO3、MoO3粉末为原料,通过共还原方法得到W/Mo金属混合粉,采用不同配碳量和碳化温度碳化制备得到w(Mo)为10%的(W,Mo)C粉末.利用XRD、SEM及TEM等方法分析观察了不同碳化工艺参数对粉末碳化后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对比WC的相关参数对碳化结果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采用共还原碳化法,可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合金化对铸钢相变、溶质微观偏析及裂缝敏感性的影响,讨论了传统的铸造过程中裂缝敏感性上升的某些典型情况。用调节合金元素的方式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硅对贝氏体铸钢高应力冲击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硅含量(0.7%-2.4%,质量分数,下同)贝氏体铸钢的抗高应力磨损性能和失效机制。结果表明:高效硅贝氏体铸钢的耐磨性能较低硅钢显提高,其磨损失重约是低硅贝氏体铸钢的1.2,这是因为硅使氏体铸钢在高应力冲击磨损下表现出不同的失效机制。低硅(0.7%)贝氏体铸钢由于韧性低、组织结构粗大及树枝晶的微区成分偏析,故材料抵抗冲击的能力很低,常在表面还未形成强烈变形层(白层)甚至变形层时,就在变形层和材料基体内产生裂纹并扩展,故低硅贝氏体铸钢的失铲方式为变形层和基体剥落机制。而硅含量为1.65-2.4%的高硅贝氏体铸钢,因脆性的渗碳体被韧性的残余奥氏体所代替,钢的韧性显提高,失效方式表现为白层的剥落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铝炭、镁炭耐火材料中引入氮化硼及很细的铝粉,在埋碳烧成过程中发现部分氮化硼与碳及铝反应生成氧氮化物及碳化物。引入氮化硼,降低了铝炭、镁炭砖的氧化失重速率,提高了砖的抗氧化性能。加入量适当时,对砖的抗侵蚀性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对攀钢传炉炼钢用作钢水增碳剂的石油焦、煅烧无烟煤的增碳效率、增碳钢水化学均匀性以及它们对钢水增疏、降温、气体及夹杂含量、钢材机械性能及高、低倍等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增碳剂的增碳效果相当,在单耗不超过2kg/t钢的条件下对钢质量均无不利影响,用煅烧无烟煤代替沥青焦或石汕焦作钢水增碳剂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稀土-硼对30CrMn2Si马氏体铸钢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稀土-硼复合变质剂对30CrMn2Si马氏体铸钢的组织转变、性能及夹杂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硼复合变质处理能细化组织,减缓奥氏体分解,提高钢的淬透性,使Ms点升高,并抑李晶马氏体形成,增加位错马氏体比例,改善夹杂物形态、大小及分布:从而使该钢的αK提高70%,δs提高65%,α2、αb均提高2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20.
Schwe.  K 杨玉玲 《国外钢铁》1995,(5):40-45,48
保护渣含有不同形式的反应器,并且还含有碳酸盐形式的碳,不同碳质的燃烧反应性能影响着保护渣的冶金性能,因此,应对碳的燃烧和碳酸盐的分解做等温重量分析,以便能清楚地区分这两个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