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ansys12.1对10m+80m+10m的上承式悬索桥建立了有限元结构模型,并进行了桥梁结构的模态分析,得到了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自振周期、振型图等动力特性。所得结论可为上承式悬索桥的设计及抗震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一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其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计算了结构前10阶振型的频率及其形状,最后探讨了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的特点,从而为悬索桥动力分析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3.
以三汊矶自锚式悬索桥工程为例,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大桥的动力模型,计算了前16阶频率及振型,并具体分析了恒载、加劲梁刚度、桥塔刚度等结构参数,提出了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悬索桥施工阶段全过程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悬索桥施工过程中,随着主梁拼装长度的增加,对悬索桥固有动力特性影响较大的主缆拉力和形状也不断变化。因此在对悬索桥作施工全过程动力特性分析之前,必须首先计算各状态的主缆轴力和几何形状。本文编制了用于悬索体系非线性静力分析的有限元程序SUSCAB,并以广东虎门珠江大桥为工程背景,给出了悬索桥施工全过程动力特性分析的基本步骤,讨论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固有动力特性的演变情况和主梁抗扭刚度的不同取值对结构扭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钱江九桥和青岛海湾桥大沽河航道桥两座自锚式悬索桥为例,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大桥的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对大桥进行了静力和动力计算分析,发现存在多阶拉索振动振型并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为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独柱塔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特性,以南京江心洲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2015,分别建立了成桥状态的墩底固结模型和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对比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恒载集度、加劲梁刚度、桥塔刚度、主缆刚度以及吊杆刚度对该类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时,结构自振周期延长了1.4s,并且振型发生了变化;恒载集度主要影响结构竖弯振型;加劲梁竖向刚度对结构竖弯振型影响较大;加劲梁扭转刚度对结构各主要振型影响均不明显;桥塔纵向刚度主要影响结构纵飘振型;桥塔横向刚度对桥塔横弯振型影响较大;主缆抗拉刚度主要影响加劲梁竖弯振型;吊杆抗拉刚度的提高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7.
中央扣对三塔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研究了在主跨跨中主缆和主梁之间设置中央扣对大跨度三塔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扣的设置对第1阶竖弯振型有较大影响,对某些竖弯振型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较明显地推迟了1阶反对称扭转振型的出现,增大了侧弯振动频率;对单跨内反对称侧弯振型的影响大于单跨内正对称侧弯振型,使得以缆索振动为主的振型推迟出现;所得结论为该桥的抗风、抗震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长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5,37(1)
为探索高震区大跨度桥梁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本文以刘家峡大桥为例,通过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其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以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和促进设计优化。研究表明,刘家峡大桥加劲梁、主缆的设计并不由地震作用控制,但是桥塔的设计由地震作用控制,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11.
基于ANSYS软件,建立了某主跨为406 m的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子空间迭代法对其自振特性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形式中央扣的多精度模拟技术及不同形式中央扣模型对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中央扣可以显著提高悬索桥的刚度;相对于其他柔性中央扣和无中央扣模型,刚性中央扣模型刚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指出悬索桥施工控制在我国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仍存在各种不足,通过某大桥施工控制的实施及分析施工控制中出现的难题,根据现在已有的技术力量,提出悬索桥施工控制的具体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14.
润扬大桥悬索桥动力特性分析与实测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首座采用刚性中央扣代替短吊索设计的润扬大桥悬索桥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与实测变异性研究。首先,通过建立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30种不同伸缩缝刚度下的动力特性参数,研究了悬索桥动力特性的边界敏感性;其次,对基于环境激励的桥面模态试验分析结果以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获取的不同时期动力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通车前后动力特性参数的变异性,指出了部分振型自振频率发生较大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悬索桥动力特性具有较强的边界敏感性,伸缩缝刚度的变化能够引起部分动力特性参数发生较大的变化。设置中央扣后悬索桥一阶反对称振型自振频率边界敏感性增大。在对悬索桥的动力特性进行精确分析时,主梁两端边界条件不容忽视。研究成果对同类大跨度悬索桥的设计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以在建主跨为1080m的三塔双跨悬索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主梁架设顺序对三塔悬索桥施工阶段空气静力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具有良好抗风稳定件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三塔悬索桥主梁拼装采用从桥塔处至跨中施工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空气静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对悬索桥的一般施工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从主缆架设和钢箱梁吊装两个方面论述了施工控制的内容,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悬索桥的复杂性,综述了需要控制的内容和目标,为进一步准确分析与控制悬索桥的受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