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
5.
根据平陆县农委推行的秸秆还田试验结果,阐述了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了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7.
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但是有的秸秆还田效果不明显,播种后还有个别地块出现苗黄或死苗现象,据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提高玉米秸秆还田效果呢?笔者认为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秸秆的禁烧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实施,秸秆处理成为困扰农民生产生活和当地政府的一大难题.保护性耕作和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既能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又能保护黑土地.因此,加快推进适宜本地保护性耕作和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量化分析玉米秸秆还田和小麦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秸秆还田后小麦栽培技术的相关要点。确定试验地点为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划定3块试验小区,每块试验小区的尺寸一致。将播种时间段控制在10月3~10日,1号试验小区(A1)的栽培技术为玉米秸秆还田后浅旋作业,2号试验小区(A2)的栽培技术为玉米秸秆覆盖还田,3号试验小区(A3)的栽培技术为铺撒粉末状玉米秸秆配合机械开沟完成后进行覆土盖籽、压草。对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影响小麦出苗程度,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程度,不同栽培技术与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小麦实际产量和经济效益构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并分析。不同的玉米秸秆还田量会对小麦的栽培效果产生影响,对实际产量与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本次研究中结合数据认定,玉米秸秆还田1/3能够取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术要点,可以实现小麦栽培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主要的有机肥源,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培肥地力,而且具有蓄水保墒、减少秸秆焚烧、减轻劳动强度、加快秋收进度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节能减排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秸秆还田,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冬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一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机化适用技术,在德宏州低热坝区的冬玉米主产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运用,产 相似文献
14.
玉米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需综合考虑如何实现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玉米秸秆当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与有机物,进行还田处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玉米秸秆还田中仍存在玉米秸秆粉碎不及时、玉米秸秆焚烧现象普遍等问题,影响到了玉米秸秆还田的推进,所以应该应用科...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基础条件。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还能起到充分利用资源,防止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对于玉米秸秆来说,属于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玉米秸秆,为秸秆还田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已经得到了农民一致的认可和支持。加强农业玉米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并对土壤中氮素的流失情况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供给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农业玉米秸秆还田良好的实施效果。以农业玉米秸秆还田的优势极其技术为论点,希望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