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l7例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3工作站进行MPR及VR等后处理。结果l7例中,DeBakevI型8例,Ⅱ型6例,DeBakevⅢ型3例。均获得满意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病变真假腔及内膜片、夹层动脉瘤病变的部位、范围、附壁血栓以及管壁钙化情况。结论CTA能无创、迅速、准确诊断夹层动脉瘤及其分型,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为手术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在评价血管的畅通性及确定有无内膜增生或支架变形上有重要意义,可替代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赫震寰 《化工之友》2008,27(1):24-24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夹层分离并非少见病,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延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临床多合并高血压病,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急性胰腺炎、脑血管疾病等,误诊率极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误诊率及死亡率均下降,100%可在生前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以积累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误诊11例,误诊率44.00%;16例好转出院(69.57%),7例死亡(30.43%)。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多样,临床较易误诊,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很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彩超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找出误诊病例原因,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140例附件肿物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附件区肿物诊断率较高,应注意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易误诊、漏诊。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附件区肿物无创,简便,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利用多种检查方式,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对提高附件包块诊断的准确率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次主要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胃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胃癌患者超声图像的表现特点,与手术病理结果相互对比.结果:经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得出,本次30例胃癌患者中有1例患者被误诊(胃溃疡),其余29例患者经超声诊断的胃癌患者通过病理均确诊为胃癌,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结论:对于胃癌的诊断临床上可选取彩超进行,其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有效弥补采取胃镜检查的缺点,值得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误诊的原因,争取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53例右半结肠癌中有24例均有误诊经过的病例,误诊率为45.28%。结果因误诊造成7例患者只能行结肠肿瘤姑息性切除术,3例行二期手术,另1例因广泛转移无法手术,出院后2个月内死亡。结论掌握本病临床表现特点,重视早期临床症状,详细询问病史,术前行钡灌摄片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CT、B超检查;术中发现阑尾病变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应仔细探查回盲部、升结肠;对不能确诊结肠肿块,应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病因所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彩超对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的患者,采用二维高频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纵径/横径(L/S)值、内部回声及CDFI特征。结果 7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结肿大24例,急性淋巴结炎17例,恶性淋巴瘤9例,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7例,结核性淋巴结肿大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7%。误诊4例,误诊率为5.3%。结论应用高频彩超对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检测,能明显提高诊断符合率,并对肿大淋巴结的性质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总结32例经彩超诊断为乳腺癌的声像图和多普勒血流特点,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诊断32例乳腺癌的病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为28例,误诊4例,其中2例为增生结节,1例为纤维腺瘤,1例为炎性病变。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全面分析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但仍有局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的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8年收治的6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术前行查血T3、T4、TSH;甲状腺彩超、CT、放射性核素131Ⅰ扫描、颈部淋巴结活检、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等,术中甲状腺冰冻切片病理检查5例,术后均做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腺瘤10例,腺瘤囊性变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3例。患侧腺叶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43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9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3例,单纯甲状腺结节摘除5例。结论根据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大小、位置、病理性质等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预防术后复发,避免遗漏恶性病灶,保证手术疗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FI在假性动脉瘤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D及CDFI并经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20例假性动脉瘤进行扫查,分析假性动脉瘤的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和频谱特征。结果CDFI定性正确率为100%,所有病例均显示附壁血栓和腔内涡流,瘤颈部双期双向频谱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诊断诊断假性动脉瘤安全、可靠、快捷、方便,应作为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探讨宫外孕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的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取我院2006年以来应用超声诊断的69例宫外孕结合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的69例宫外孕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确诊为66例,诊断符合率为95.6%;误诊为3例,占4.4%。结论超声检查宫外孕可给临床提供准确率很高的诊断的依据,它具有简便直观、迅速、敏感性高、无损伤及易于重复等优点,所以超声应作为宫外孕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方法对28例急性阑尾炎误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误诊为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胃肠炎5洌,胃炎5例,泌尿系感染3例,盆腔炎3例,肠炎2洌,肾盂肾炎2例,痛经3例,蛔虫并感染1例,胰腺炎1例。经行手术治疗后得到确诊。结论为减少误诊,应及时抓紧时间全面检查及时会诊,并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的诊断线索。方法对2003年5月~2008年5月经上级医院确诊的4例及本院确诊的7例共11例布-加综合征例患者首发临床表现,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检查、彩超、CT、磁共振及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布-加综合征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腹胀、下肢水肿等,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升高,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须通过影像学及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结论对于出现不明原因腹胀、下肢水肿、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者要考虑布-加综合征可能,并以此为线索进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方法对我院32例纵隔型肺癌的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和病理证实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12例,隐匿性肺癌2例;病理类型:鳞癌13例,腺癌9例,小细胞癌10例;发病部位: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6例,左肺下叶6例。X线诊断误诊为结核球3例,误诊为纵隔肿瘤6例。结论明确纵隔型肺癌的诊断,综合分析病史、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及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辅以必要的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CTA、MRA、DSA三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非侵入性CTA和MRA取代DSA的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35例怀疑动脉瘤患者同时作CTA、MRA、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CTA基本上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动脉瘤,为后续的手术或者栓塞提供足够的影像学信息;MRA对较小动脉瘤(直径≤10mm)的诊断仍然存在一定难度,容易漏诊。结论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可疑动脉瘤患者的初选检查方法,必要时再行DSA进行确诊。随着更多三维重建技术的推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会更加提高,在不久的将来CTA可能会成为动脉瘤术前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施德丽 《化工之友》2008,27(13):108-108
目的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对孕妇进行彩超检查,筛查胎儿畸形,最终找到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孕期。方法我院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有彩超检查的孕妇中检出的胎儿畸形进行统计,分别统计出中、晚孕期间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对漏误诊的胎儿畸形于中、晚孕期间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最终找到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孕期。结果彩超检查孕妇2457例中,检出各类胎儿畸形8例,超声检出率3.26‰。中孕期检出6例,检出率75.00%;晚孕期检出2例,检出率25.00%。漏误诊胎儿畸形共3例,漏误诊率1.22‰。发生于晚孕期2例(占67.00%),发生于中孕期1例(占33.00%)。结论中孕期(20周~27周)可选择作为胎儿畸形彩超筛查的最佳孕期。所以中孕期间孕妇必须作一次全面、详细、系统的彩超检查,必要时晚孕期(32周~36周)复查,动态观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肠系膜纤维瘤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此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并共同探讨精准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的小肠系膜巨大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和诊疗方法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尿频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妇科疾病,术中请外科会诊后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予以确诊,恢复良好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肠系膜纤维瘤病属于罕见疾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术前术中容易误诊,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目前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非外科治疗的有效性待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在诊断胎儿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对近3年来在本院使用四维彩超检查的2760例孕16~30周之间的孕妇进行胎儿产前诊断检查,检出各类异常胎儿39例,并经引产证实。结果脑积水6例,脑积水合并脊柱裂4例;无脑儿4例;全前脑5例;颈部水囊瘤2例;唇裂8例;四肢发育异常4例;内脏外翻3例;多系统复合畸形3例。结论四维彩超在孕期保健中,筛查胎儿畸形是安全、可靠、诊断符合率高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小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状况及其发病机制,并对其检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小脑梗死好发于男性,易发于50岁以上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房纤颤为小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主要以恶心呕吐、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眼震及构音障碍为主。临床检查常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初步筛选,对不确定者或怀疑者则需给予头颅CT或MRI检查。结论正确认识小脑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其临床特征对其的诊断与治疗能提供有效的临床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生殖器结核与不孕症的关系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妇产科1997年10月至2007年7月收治确诊的28例生殖器结核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生殖器结核发病年龄多为生育期,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输卵管及子宫内膜病变而致不孕。结论生殖器结核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易误诊,临床工作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体征及各项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