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风险概率理念引入高土石坝坝坡抗震稳定性分析中,提出了同时考虑筑坝料参数和地震不确定性的高土石坝坝坡地震失稳风险评估方法。将基于概率烈度的地震动作为拟静力法分析的输入,以考虑地震的不确定性;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法结合高斯过程响应面考虑筑坝料参数的不确定性,综合确定坝坡的地震失稳概率。最后,计算了紫坪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坝坡地震失稳概率。提出的方法可为高土石坝坝坡地震失稳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石坝坝坡失稳模糊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土石坝坝坡失稳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建立了考虑设计参数模糊性和失效准则模糊性的坝坡失稳模糊风险模型,并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求解其风险概率,将模糊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后,可直接采用现有传统风险计算方法计算失事概率。结果表明,坝坡失稳风险分析中考虑了风险的模糊性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风险评价更加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水库土石坝渗漏问题采用了"黏土斜墙+贴坡排水"的加固方案.本文对加固前后土石坝稳定渗流期和非稳定渗流期的坝体渗流及坝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加固前相比,土石坝加固后的渗流量及渗透坡降均有所下降,上游坝坡安全系数升高,下游坝坡失稳概率大幅度降低.加固后的坝体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所采用的工程加固措施是有效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中通常采用的单一安全系数方法忽略了实际工程材料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土石坝工程坝坡的安全水平不清楚,无法提供工程安全度的合理的评价指标。为此,需将可靠度分析引入土石坝坝坡稳定性安全评价体系。通过一个均质坝坡算例和工程实例的应用,利用蒙特卡洛法研究了影响坝坡稳定性可靠度指标的主要因素,包括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相关性、土体参数的均值和变异性,进而将确定性方法得到的单一安全系数与基于可靠度分析方法得到的坝坡稳定分析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求解安全系数中包含较大的不确定性时,确定性方法往往无法正确反映边坡的实际安全状况,而可靠性分析可估计不确定性因素的总体影响,区分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量级,有利于设计人员更准确地评估土石坝边坡的安全等级,为坝坡设计和加固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6,(11):104-107
随着土石坝筑坝技术的不断发展,建造的土石坝越来越高,坝高超过200 m的土石坝设计时一直沿用只适用于修建坝高低于200 m土石坝的现行土石坝设计规范,高土石坝设计规范亟需完善。基于相对安全率理论计算不同坝高、不同坡比工况下土石坝坝坡稳定安全系数,分析超过200 m高土石坝坝坡稳定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取超过200 m高土石坝坝坡稳定允许可靠度指标4.2为设计标准,计算传统方法相对安全率和可靠度方法相对安全率,并对二者进行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超过200 m高土石坝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正常工况取1.6与允许可靠指标为4.2处于同一风险控制水平,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库水位骤降时,土石坝坝体内浸润线高于库水位,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和渗透力会导致上游坝坡失稳。英布鲁水电站土石坝设计过程中,采用饱和与非饱和渗流模型的有限元法分析得到库水位骤降条件下土石坝的非稳定渗流场,采用极限刚体平衡法计算得出上游坝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英布鲁水电站土石坝在水库敞泄时,上游坝坡的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库水位按设计推荐的库水位降落速度控制,上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依托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增建防渗墙前后土 石坝的渗流场、应力场的变化以及上、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探讨了防渗墙对坝坡稳定的影响 规律。结果表明:增建防渗墙可对坝体渗流场起到明显的截流作用,提高下游坝体的有效应力场,同时 也提高了下游坝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从而使土石坝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得到增强;提出的三种失稳评价标 准在求解坝坡稳定强度折减系数方面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选取适当刚度的防渗墙在增强坝体整体稳 定性同时能兼顾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笔者先后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实现了以强度折减法求解坝坡安全系数,以渗流理论分析了土石坝的渗流稳定,以及求解了考虑流固耦合的土石坝坝坡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比极限平衡法更合理、更准确,采用ABAQUS对非饱和土进行稳定渗流分析是合理的、可行的,考虑流固耦合求解土石坝坝坡安全系数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所得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治淮》2021,(9)
土石坝边坡稳定对大坝安全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土石坝边坡稳定性分析,找到边坡失稳的原因,合理选取加固方案,对工程设计和大坝安全运行均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淮河中游某水库为例,根据大坝坝坡稳定性分析,加固设计时考虑将下游坝坡表层土剥离后重新翻压,确保与原土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土石坝因具有就地取材、地质条件适应性强、工作可靠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其失事以渗流引起的渗透破坏、滑坡尤为严重。故合理、正确地进行大坝渗流分析与坝坡稳定分析是保证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关键。对七家营水库黏土心墙砂砾石坝渗漏量、浸润线、渗透坡降及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复核计算,对大坝渗流及坝坡稳定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水域边发生的复合地基支承路堤滑塌事故的问题,为研究水域及其水位变化对邻近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水域及其水位变化对于桩体受力以及路堤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域的存在将大幅提高桩体的受力,水域与路堤形成的先后顺序不同其影响也不一致,水位的突然降低将大幅增加桩体发生弯曲破坏的风险,对路堤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不考虑水域以及水域水位变化的影响采用传统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将显著高估路堤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贾海磊  李军  张敏 《水利水电技术》2018,49(10):165-172
汛期高水位下土质堤防承受高渗透压力易产生渗漏、管涌乃至决口等险情,为了在险情出现前对堤防的状态进行了解,对处于汛期持续高水位或发生险情前期的土质堤防进行快速隐患探查并进行渗漏风险评估,对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探测模式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用于堤防抢险探测的物理优势。通过石臼湖堤防抢险探测试验表明:当土质堤防持续在高水位下挡水,堤身隐患(如孔洞、松散体、裂缝等)处的土体含水率将升高,电阻率将和周围土体产生差异,表现为低阻异常闭合圈;高密度电法对于土质堤防的低阻异常区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通过分析堤防视电阻率值的大小和相对关系,以及视电阻率等值线的形态,对堤防进行渗漏风险评估,圈定了堤防的渗漏高风险发生区域,成功预测到了12 h后石臼湖堤防多处渗漏和管涌点的发生区位,证明高密度电法用于堤防渗漏抢险探测和风险评估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姚劲松  董志超 《人民长江》2011,42(20):68-71
在高路堤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易产生较大的地基沉降和路堤滑移失稳问题,不但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也对工程完建后的运营、维护及安全留下较大隐患。因此,须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以南京市浦口区滨江大道工程为例,从设计角度对深厚软基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塑料排水板法及水泥土搅拌桩的方案对软土路基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对路基沉降情况进行了监测,沉降监测成果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土力学、水力学基本原理、探讨深水中填筑这坡失稳机理,提出确保三峡二期截流戗堤边坡稳定的设计原则和方法。采用质抛投料、全断面进占、平抛垫底等措施后,可以实现顺利截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江西省塘坝除险整治技术指南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分析了塘坝除险整治工程设计中大坝、溢洪道和坝下涵管的设计要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塘坝除险整治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洪水保险是防洪减灾的一项重要非工程措施,保险费率厘定是洪水保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耦合VOF法与k-ε紊流模型的三维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对溃堤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到溃堤洪水引起的经济损失,与通过CAPM模型得出的风险附加费率,最终确定洪水总保险费率。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堤坝工程,进行了不同溃堤情况下的洪水保险费的计算,验证了其实用性,旨在为我国溃堤洪水保险定价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堤防边坡失稳是堤防工程建设及运行当中危及工程安全的主要现象。本文详细分析了边坡失稳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对实际发生的边坡失稳现象的处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冻土条件下的溃堤机理,开展了弯道水槽概化模型试验。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成像原理,提出了一种无干扰全方位的实时溃口三维参数测量方法,并结合温度传感器监测堤内温度变化,研究了冻土条件下均质土堤漫顶溃决过程中溃口形态的演变规律和溃决区域的水位、流速、流量变化特性。依据试验中溃口冲蚀特点,将溃堤过程划分为渗透过流、堤后冲蚀、横向展宽、冲淤平衡4个阶段,黏性土堤和非黏性土堤第2阶段、第3阶段分别以陡坎冲蚀和失稳坍塌为主要特征,且黏性土堤会出现明显的陡坎合并现象。试验结果还表明:冻结后土体间隙的冰晶体与土颗粒相互胶结,土体的黏聚力增大,溃口扩展速率及溃决区域的水位、流速变化率均减小,且黏性土堤受冻土深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冻土条件下堤防背水侧与堤顶的连接处薄弱易溃,应加强维护,且一旦溃堤应优先对临水侧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19.
基于随机有限元法对英德市北堤防护工程进行了渗透破坏风险分析,并对新堤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分析中选取了旧堤以及新堤的典型堤段并建立相应计算模型,考虑了背水坡和临水坡两种破坏模式,然后利用可靠度理论对旧堤及新堤的渗透破坏概率进行求解,通过对比得出新建堤防发生渗透破坏的风险概率明显降低,最后求得旧堤和新堤的综合风险概率,结果表明新堤能满足安全性要求。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利用河网水动力学模型模拟水位演变情况,通过可靠性分析计算水文失事概率,并结合保护区淹没损失,对堤防的水文失事风险进行评价。以苏州地区为例进行实证计算,得到现有调度方案下的水文失事概率及期望损失值。结果表明:堤防水文失事概率偏大,表现出对堤防加高应急的需求。本文在建立效益、成本、高度三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最大化效益成本比得到堤防最优加高高度,为非汛期应急准备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