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概念辨析,梳理了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价值及生态损益三个概念之间的定位及范畴,进一步明晰了水电工程生态损益评估概念;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理论及方法为基础,提出了水电工程生态损益评估技术路线,将水电工程生态损益评估划分为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生态价值核算、生态损益分析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各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建立了水电工程生态损益评估定量计量模式,该模式可用于以货币形式定量评估水电工程的生态损益净值.研究结果将为综合研究水电工程的生态效益、生态影响及生态损益净值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河北省石家庄市供水紧张和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快速下降的趋势,寻求可靠的替代水源,石家庄市寻求以上游岗南、黄壁庄水库作为水源地向市东北工业区供水。这属于农业用水向工业的水权置换,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在分析岗南、黄壁庄水库水资源及可供水量,分析石家庄市东北工业区工业用水现状与需水量,分析农业用水可转供工业的水量,分析工程布置、投资估算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的基础上,对工农业水权置换各方损益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对宁夏固原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对下游平凉市城乡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主要供水工程、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宁夏固原饮水工程最大引水量为2589.08万m3,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是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根据国内外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研究成果和水电工程的实践,对水电工程普遍存在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并针对水电工程环境损失进行了生态补偿研究,提出了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环境影响外部效果分析应体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解决辽阳、鞍山等城市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1996年开始实施引兰入场工程,即通过管道把兰河部分水量引人汤河水库.这一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但与此同时,仓存在着相应的负效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1998年实际引水状况,分析了引水工程给 南水库带来的负效益,即水量损失、水质污染变化、发电效益损失、供水效益损失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解决辽阳,鞍山等城市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1996年开始实施引兰入汤工程,即通过管道把兰河部分水量引入汤河水库,这一工程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负效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1998年实际引水状况,分析了引水工程给Shen窝水库带来的负效益,即水量损失,水质污染变化,发电效益损失,供水效益损失等。  相似文献   

7.
王艳军 《山西水利》2014,(11):42-43
介绍了交口县域供水工程概况,分析了工程布置及相关建筑物情况,从温泉用水区、大麦郊用水区及回龙用水区三方面对工程供水方案进行了设计,该工程的实施将对交口县的工业、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畑  杨鹏  张高 《陕西水利》2022,(1):146-148,155
水库工程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实践表明,从水库不同深度的水层中取水,将提供不同的水质和水温,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库区下游动植物生长和人畜生活用水.以农业灌溉、村镇以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力刀水库工程为例,在介绍分层取水必要性的基础上,确定分层取水口型式,并对分层取水口的水力学计算、结构布置进...  相似文献   

9.
渭河流域是陕西省重要的工农业科研和生产基地,人口稠密,然而渭河干、支流水质日益恶化,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随着引黄济津工程的实施,为保证供水安全及入黄水质,从水质保护目标和管理需求出发,分析预测渭河流域各河流的水域纳污能力,对渭河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管理与水资源保护规划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通过对设计条件下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研究,提出了渭河水污染控制可采用的水域纳污能力,可为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襄垣县的水资源概况,从供水工程建设现状、年取用水量及工农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水平三方面分析了目前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存在水利工程运行效益差、煤炭开采导致产流条件改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是伴随着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的过程而实现的。水循环伴随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调节气候价值、输送价值、水体自净价值;碳循环伴随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净初级生产力、生物量;氮循环伴随的生态服务价值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水污染损失。针对河道内生态用水不同组分量纲不同,采用能值统一度量水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以郑州市水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其2011年生态服务价值为3.16×1020sej,各项服务价值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输送价值调节气候净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量水体自净水污染损失,分析其优势和薄弱环节。研究成果可为水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资源常规配置中供需分离、配置与调度结合不紧密,难以支撑流域水资源严格管理的问题,提出流域水资源供需双侧调控模型.在需水侧,通过建立供水量和效益函数关系,并考虑水土资源等约束条件,构建农业种植结构与灌溉制度优化模型;在供水侧,采用模拟与优化、配置与调度相结合的两阶段建模路径,构建多水源配置与水库群优化调度模型;通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态供水系统中供水效益的影响,弥补传统间接计算法不能全面考虑所有效益的缺点,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将生态生产系统的投入和产出转化为同一量纲,对生态供水效益进行量化研究,绘制生态生产系统能量图并建立能值分析表,计算生态供水效益分摊系数,从而计算生态供水总效益和单方水供水总效益。以南水北调东线应急供水受水区——京津冀地区为例,利用2015年的数据,计算得出该地区的生态供水效益分摊系数为4.08%,单方水供水效益为5.48元/m~3。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池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河池市2004年-201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明确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显示:(1)河池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742 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7.428 6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平均值为6.686 7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平均值为0.107 7,表明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水资源安全程度高;(2)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年均降幅为7.80%,表明河池市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最后指出应从水资源均衡因子取值、核算水污染足迹等方面完善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benefits of potabl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s in Kajang Municipality in the state of Selangor, Malaysia, using the avertive cost method. Households were willing to pay MYR 322 annually to improve potable water quality. This represents about 80% of their average annual water bill. The present value of aggregate benefits over a period of 30 years at various social discount rates ranged from MYR 301 million to MYR 768 million. These estimate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public investment criteria.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merit in an upward revision of water tariffs if they provide improvements in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条件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西安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49亿m2,目前正在全面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本文分析了西安市现状年的用水现状及供水能力,并结合城市需水预测、水源工程规划及可供水量预测,计算出2015、2020、2030年的水资源平衡结果,并提出了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的相关措施。研究对于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茜  郭伟 《吉林水利》2010,(4):44-45,53
通过分析平原河网的水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针对污染源的特点,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提出综合治理措施,最终使平原河网形成一个可自我维持、达到良性循环、具有生命力的水生态系统,达到改善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思成  路建军  王国忠 《人民长江》2012,43(16):103-105
根据潘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特点,从经济损益分析的角度,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中推荐的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方法,研究该电站建设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分析了其水土流失影响状况。分析结论认为,在电站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略低于水电业同类项目的平均值,其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整体影响较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研究结果为开展水电站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供水合理水价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水工业企业(城市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要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城市供水水价结构,在研究城市供水的价格和构成中要考虑到各环节的合理补偿,价格制定合理的原则,结合国际通行的水价结构分析我国水价结构现状,制定合理的水价结构不仅是当前水价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而且关系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