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众创空间的特征、机制及其空间规划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6,(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众创空间蓬勃发展,对城市空间规划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从共享视角出发,认为众创空间本质上是以"共享"为核心的微型创新产业集群,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创新成本、集聚创新要素。文章结合国内众创空间发展趋势与实践,从区位选择、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三个层面考察了众创空间的共享特征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入规划体系、发展社区众创空间、改造存量空间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声势浩大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众创空间经历了从"井喷"到"调整"的艰辛历程,大量众创空间陆续倒闭。到底什么样的地方适合做众创?各个地方又适合做怎样的众创?本文在放眼中国创新城市大格局的基础上,得出了工作地、教育地、宜居地和度假地四类创新城市地图,并探讨了"犀牛角模式""章鱼模式"和"蜜蜂模式"三种众创空间的生存之法。文章的最后,就创新样板地——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5)
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民众投入到这轮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有的地方政府直接大包大揽众创空间的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差异很大。本文结合荆州市众创空间发展的现状,探讨众创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的具体角色与定位。  相似文献   

4.
正近两年来,为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央政府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随之催生了大量小微企业的办公需求。以优客工场、3Q等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大批涌入市场。众创空间是创业服务平台。2015年被称为我国众创空间元年。这一年,众创空间从50余家发展到2 300多家,增长近46倍。全国包括2 345家众创空间在内的孵化器达到4 875家,成为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而据不完  相似文献   

5.
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标和任务。上海国资运营平台在深化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方面担负着关键性作用,如何将持有的存量不动产参与上海众创空间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存量资产尤其是不动产物业的经营业态和利用效率,已成为发挥上海国资运营平台作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6,(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基于"互联网+"的"双创活动"开展与众创空间建设方兴未艾。相关研究发现,众创空间存在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内部功能系统及运行机制。文章通过分析"广佛智城"众创空间的建设历程、功能构成及其运作机制,揭示了众创空间空间规划和功能搭建的特点,以及众创空间在集聚产业要素和降低产业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的开展推动众创空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众创空间作为新 生事物,使得众创空间的区位选择也呈现特殊性。选取福州和深圳两个城市的众创空间,基于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 比分析各城市众创空间的选址偏好及潜在规律。两个城市的众创空间区位与商务中心和智力中心相联系,但由于城市 格局和城市创新条件不同,众创空间的选址偏好存在差异,因此众创空间的规划布局应依托城市发展背景和自身发展 条件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6,(10)
正0引言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3月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概念。在《意见》中,众创空间作为一种面向社会草根的创业服务平台,强调产业创新,以及自下而上的社会创造力,适应于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作为新概念,众创空间之所以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平台或孵化器,在于其与互联网和开源  相似文献   

9.
周素红 《城市规划》2015,(12):96-97
<正>"大数据"与"互联网+"背景下催生的"众包、众筹、众创"等新的理念的涌现,正成为社会经济组织模式转型的新动力,推动新一轮规划管理模式的转型。具体而言,"众包"理念催生了海量自下而上的公共服务个性化需求与新型的公众参与,给规划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机遇与挑战:"众筹"理念为规划建设及城市开发的运营管理带来新的可能;"众创"理念正催生新  相似文献   

10.
徐明玉 《城市住宅》2021,28(4):58-61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氛围逐渐在深圳形成,新增大量初创企业,经历"从0到1"存活阶段,而低成本和优质服务的平台则成为关键,初创企业不得不从城市中寻找此种载体.产业升级而出现的闲置空间——旧厂房,逐渐进入创业者和投资者的视线,经过"腾笼换鸟"式改造后,成为新型创业平台,受到众创企业青睐,研究重点介绍深圳旧厂房通过改造实现众创空间供应的3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6)
高职院校建设"互联网+众创空间",是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双创"教育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新的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措施。笔者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着手,提出基于"互联网+众创空间"的多方协同创业教育模式,整合高职院校硬件、网络、师资及企业、培训机构等多方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优势,构建"创业团队+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大赛+创业孵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思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35)
高职院校中的众创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为学生们进行创业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可以大展拳脚的平台与阵地。众创空间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资源,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对项目给予扶持,并且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市场、政策等众创空间生态圈,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的双创工作成为国家战略,众创空间成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载体。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担负着我国创新引领的职责,其众创空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研究提出三元空间协同认知框架,构建"三区联动"分析模式,导入POI大数据为支撑,运用热力度图、叠置分析等技术对北京众创空间联动效应及发展环境进行多维测评,识别得到三级优先发展区域。最后,基于测评结果提出空间联动、主体联动、机制联动和政策联动的优化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创新发展日益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主线,众创空间也成为创新经济和创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本文基于对众创空间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相关调研数据,借鉴众创空间集中率指数及空间自相关统计Moran指数,对上海以区县为单元的众创空间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海众创空间发展格局整体上表现出非随机性特点,空间上呈现一定自相关性;上海众创空间组织尚未突破资本驱动时代地租理论所引导的城市圈层空间结构;众创空间发展理念有待提升,既是经济平台又是公共服务设施;上海众创空间与城市其他功能空间的融合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3)
众筹与微商融合的新型创业模式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是互联网领域经济模式的创新。从传统创业模式的局限性入手,比较了其与众筹创业模式、微商创业模式之间的异同,分析了影响众筹与微商融合创业的因素,从众筹与B2C微商、C2C微商融合的角度剖析了众筹与微商融合模式及其特征,进而在京东众筹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在创业中促进众筹与微商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8)
<正>加强科技创新,是青少年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青年学生养成热爱创新优秀习惯的重要渠道。2015年3月2日,科技部举行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电视电话会议,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精神,研究发展众创空间的措施和手段,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现在结合本人工作经验浅谈当今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工作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学校配套政策主动出台,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3):17-2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高校创业教育为视角,基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结合"众创"思维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内涵理念、发展模式、内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有助于为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扶助工作指明新方向。从创业教育角度开展大学生就业扶助工作,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经验,通过革新创业教育理念、分类化制定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构建创业教育服务支持体系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3)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众创空间"建设进入"井喷式"增长阶段,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广州市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存在创办类型单一、形式大于内容、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生态问题。"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构建,可以运用"生态平衡"原理,拓展"众创空间"创办类型;运用"协同进化"原理,发挥共治合力作用;运用"竞争机制"原理,实现"众创空间"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了众创空间的发展,但产生了新的问题。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管理资源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借鉴北京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的建设经验,采用RFID、Android平台、嵌入式开发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电力信息监测、员工考勤信息记录等功能,为搭建智慧众创空间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为今后利用云计算与服务进行智能建筑行业的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8-14
双创背景下广州市众创空间蓬勃发展,成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从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入手,广州市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发展存在同质化明显、技术水平不高及专业产业不匹配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协调办学资源、优化创客导师队伍、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优化专业设置和密切人才交流方面选择众创空间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