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是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标准规范之一,其最新修订版GB50189-2015已正式发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9-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2.7、3.3.1、3.3.2、3.3.7、4.1.1、4.2.2、4.2.3、4.2.5、4.2.8、  相似文献   

2.
《广州建筑》2005,(3):4
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3.
《福建建材》2005,(2):26-26
我国批准发布的第1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全面铺开,必将对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设信息》2005,(3):42-42
由建设部组织编制、审查、批准并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建设部于4月26日在京召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称《标准》)发布宣贯会,建设部副部长黄卫指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5.
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综合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我国每年城市建成民用房屋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3亿-4亿平方米。据专家研究,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左右。由此可见,公共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天津建设科技》2005,15(3):53-53
由建设部组织编制、审查、批准并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是建筑行业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并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一项重大举措.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2005,(1):98-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近日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在这本80多页的节能设计标准中.公建空气调节系统室内计算参数是,一般房间冬季温度20℃.夏季25℃,而大堂、过厅冬季温度是18℃.夏季室内外温差不大于10℃。按照这样的参数设计.商场、写字楼冬热夏冷的高耗能情景将会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8.
<正>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北京市第三版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该版本对"公共建筑"的定义细分为三类。在未来为期30天内,市民可登录北京市规划委网站查询该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该征求意见稿,今后北京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将从节能角度降低室内照明、供暖、供冷的能耗。新版标准倡导,公共建筑要穿上更厚的"保温衣",新建建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苏省建设厅、省墙改与建筑节能领导小组要求制定的《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已正式发布,并于10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该省以住宅建筑为主的民用建筑建设中增加了一项重要的控制指标,也是贯彻落实建设部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夏热冬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具体措施。该标准较1996年的推荐性标准有3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增加了室内热环境设计指标;二是节能水平从30%提高到50%;三是由推荐性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省建设厅副厅长张泉就如何贯彻执行这一标准…  相似文献   

10.
吴延鹏 《暖通空调》2005,35(6):101-101
2005年4月26日建设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发布宣贯会在北京召开。该标准由建设部组织编制,审查,批准并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编号为GB50189~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原《旅游旅馆建筑热_[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同时废止。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宣贯会上讲话。《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公共建筑包含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科教文卫建筑(文化、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邮电、通讯、广播电视建筑用房,  相似文献   

11.
《煤气与热力》2005,25(8):10-10
我国首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领域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其编号为GB50189-2005。其中,第4.1.2、4.2.2、4.2.4、4.2.6、5.1.1、5.4.2(1、2、3、5、6)、5.4.3、5.4.5、5.4.8、5.4.9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BG50189-93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2.
《砖瓦》2015,(10)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3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批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189-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1、3.2.7、3.3.1、3.3.2、3.3.7、4.1.1、4.2.2、4.2.3、4.2.5、4.2.8、4.2.10、4.2.14、4.2.17、4.2.19、4.5.2、4.5.4、4.5.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同时废止。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是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北京市质监局日前公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公共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保温及空调系统能耗进行明确约束,严格遏制惊人能耗。该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于7月1日起强制实施。该标准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在民用建筑领域全面铺开,是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制定并强制执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5.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作为建筑节能的技术依据和准则,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基础和全面推行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遵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要求的项目,依法审批机关不得批准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予验收。因此,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就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住房城乡建设部11月2日发布公告,批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75-2012,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  相似文献   

17.
今后建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不仅要全部建成低碳、舒适的绿色建筑,还提倡车位错时向社会开放,以缓解市民停车难。近日,重庆市城乡建委、市勘察设计协会召开专项培训会,陆续对全市3000余名设计人员宣贯最新版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下称标准)。今年12月1日,新版《标准》将在主城2737平方公里范围内正式施行,今后对市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18.
<正>从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获悉,江苏省住建厅组织修订的新版《住宅设计标准》将于2021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版《住宅设计标准》从安全健康、全龄友好、智能智慧、应急防控等4个方面对住宅设计标准进行完善和提升。尤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住宅设计暴露出来的短板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是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标准规范之一,原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对规范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进行全面修订。本次修订全面提升了公共建筑设计节能水平,同时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及先进性;增加了对养分设计细节的标准化规定,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年新建公共建筑3-4亿m^2,既有公共建筑近40亿m^2,这是不小的建筑量。但公共建筑的能耗也是惊人的:大型高档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约为城镇普通居住建筑能耗的10-15倍。一般公共建筑的能耗也是普通居住建筑能耗的5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为那些追求奢华、贪大求新的高能耗建筑竖起了警戒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